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环磷酰胺每周冲击疗法治疗天疱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磷酰胺(CTX)可抑制B细胞功能、减少抗体产生。经典的CTX冲击疗法是每月静脉给药1次,每次1g,连续治疗4~6个月或更长时间[1]。它已应用于治疗各种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2,3]。我们以稍低剂量(600mg/w)CTX每周静脉注射1次的改良冲击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皮质类固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骨代谢及钙调节激素的影响。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1例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的SLE患者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及降钙素水平。结果 采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SLE患者血清骨钙素、降钙素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提示皮质类固醇可通过降低成骨细胞的活性而使骨形成受到抑制,结论 血清风钙素可作为  相似文献   
3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克隆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细胞的克隆性。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扫描技术分析了6例活动性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T细胞克隆性。结果:2例SLE患者的Vβ产物来自多克隆T细胞,另4例患者的Vβ9、Vβ2、Vβ1、Vβ2产物均来自寡克隆T细胞。结论:SLE患者T细胞存在克隆性增殖,并有可能是特定的自身抗原所引起的一种特异性应答。  相似文献   
34.
艾滋病的皮肤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V感染者的皮肤表现突出。某些皮损或皮损组合是诊断HIV感染的重要线索 ,也是反映其不同病期的标志。介绍了HIV感染者中皮肤损害的最新认识及皮损与患者免疫抑制状况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5.
<正>我们使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顺序持异的寡核苷酸(PCR/SSO)探针杂交的方法对DR2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汉族患者(24例)和正常对照组(26例)作组特异性扩增和班点杂交,发现SLE患者中1例样本具有不同于指定的DRB1*1501,1502,1503,1601和1602等位基因独特的杂交格局。该样本与探针DRB8603杂交阳性,与DRB8601阴性,它的反应格局类似于DRB1*1501,而DRB1*1501与探针DRB7011杂交也为阳性,但该样本与DRB7011杂交则为阴性。探针DRB7011的核苷酸顺序是GAC ATC CTG GAG CAG GCG相应于DR15(2)第二外显子66-72位氨基酸编码顺序。该样本的杂交格局与已在我国彝族和傣族正常人群阳性细胞中发现的等位基因DRB1*504完全相同,这提示我国汉族人群中也存在DRB1*1504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36.
自1988年1月起,根据卫生部的安排,我们应用联邦德国赫斯特制药公司研制的0.25%强炭松(Prednicarbaic)霜与西德市售的0.1%醋酸去炎松霜治疗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7.
38.
前十年中,已日益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多种皮肤病,如红斑性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瘢痕性类天疱疮、银屑病及蕈样肉芽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增殖性疾病。然而,关于用这些药物来治疗非恶性疾病,以及治疗后不能增加存活率的疾病的问题,还是非常有争论的。临床医生必须仔细权衡用这些药物可能得到的好处及其不利反应,而且必须完全了解这些药物的药理,并且要准备处理所发生的任何副作用。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这些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将会增加,它们潜在的好处是很大的,对其在治疗疾病中的地位必须持谨  相似文献   
39.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地高辛标记的顺序特异的寡核苷酸(SSO)探针杂交方法对江苏籍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正常对照HLA-DQA1亚区作寡核苷酸分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DQA1*0102频率明显升高(RR=3.43,Pc=0.03164),而DQA1*0601则显著降低(RR=0.29,Pc=0.04612)。表明DQA1*0102或某个与其紧密连锁的其它基因可能是江苏汉族SLE的易感基因,而DQA1*0601对SLE发病可能有一定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40.
长期以来 ,直接以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抗体检测方法 ,如梅毒螺旋体微量血球凝集试验(MHA TP)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TA ABS)一直是梅毒确诊的标准试验。虽然这类“螺旋体特异性”试验 (TST)其敏感性在一期梅毒中约为 80 % ,但在二期梅毒中被视为可达1 0 0 % ,且很少出现假阳性。然而 ,近年来人们对这类方法在HIV感染者的梅毒血清学诊断应用中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为此 ,该文对早期梅毒患者 1年随访期间的MHA TP及FTA ABS试验结果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评价。同时对这两种方法在最初梅毒诊断的一致性进行了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