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5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3篇 |
内科学 | 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20篇 |
综合类 | 84篇 |
预防医学 | 25篇 |
药学 | 2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05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全身各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122例,均行MSCT薄层扫描及3D和MPR重建。结果:122例患者中下颌骨骨折37例,脊柱骨折36例,肋骨骨折20例,骨盆骨折9例,四肢骨折20例,重建图像中3D图像可以显示骨折和脱位的立体形态。但对微小骨折的显示不如横断面图像;MPR图像可行任意方向、任意角度重建,以最佳视角显示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MSCT 3D及MPR图像可以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判断伤情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82.
目的:探讨海马神经发生在电针治疗癫痫大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制备癫痫大鼠模型,观察电针治疗1周、3周和4周后自发性反复癫痫发作(SRS)的次数,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5-溴脱氧嘧啶尿核苷(BrdU)标记的海马齿状回新生神经元增殖的数量。结果:癫痫持续状态后存活下来的大鼠最早在致痫后3天即出现SRS,第2周起模型组和电针组均呈现SRS。治疗3周和4周后,电针组SRS的次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大鼠致痫后第1周和第3周,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0.01),至第4周明显减少,与空白组相当。电针组治疗第1周,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虽然较模型组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3周,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第4周细胞数目与模型组、空白组相当。结论:电针能显著抑制癫痫大鼠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发生,可能在电针治疗癫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3.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STAT1mRNA在病灶局部的表达水平以及电针的干预影响。方法:通过电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STAT1mRNA在病灶侧皮质、海马CA1区的表达水平以及电针的干预效果。结果:模型2h组无显著性变化;模型24h组多个指标稍有增高;模型组3d组指标均有显著的增加。电针组中电针2h组、电针24h与模型24h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3d组与模型3d组比较,所有指标均明显偏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3天后STAT1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电针治疗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84.
目的 :探究散结片对肝癌大鼠巨噬细胞极化及MAPK/JN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SD雄性裸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索拉非尼组、散结片组,记录大鼠死亡数量并绘制生存曲线,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肝组织巨噬细细胞特异型标志物的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MAPK/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死亡数量、肝组织CD163、p38MAPK、JNK蛋白表达明显增多,生存曲线、肝组织中CD11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索拉非尼组、散结片组死亡数量、肿瘤质量及体积、肝组织CD163、p38MAPK、JNK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生存曲线、肝组织中CD11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散结片组比索拉非尼组变化显著;而抑制剂组与散结片组肝织中p38MAPK、JNK蛋白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比抑制剂组明显降低。结论 :散结片可能是通过抑制MAPK/JNK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促进其向M1型极化,进而抑制肝癌大鼠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285.
TCD对脑梗塞与高血压病的脑血流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高血压与脑梗塞之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我们运用TCD技术对124例脑梗塞患者与5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脑血流测定,并将两组的检测结果加以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脑梗塞124例,均为经头颅CT证实的住院患者。其中男97例,女27例,男:女为35∶1;年龄最大者83岁,最小者36岁,50岁以下7例,50~59岁25例,60~70岁64例,70岁以上28例;原发病为高血压37例,糖尿病13例,心脏病8例。对照组高血压病53例,均为经临床诊断为原发型高血压的门诊患者,其中男23例,… 相似文献
286.
287.
288.
1临床资料本组56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12~73岁,平均52.7岁.均为减速伤.入院时49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CT示单纯脑挫裂伤29例,脑挫裂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单纯颅骨凹陷或线型骨折8例,未见异常6例. 相似文献
289.
目的:比较腧穴热敏灸和西药舒利迭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穴和膈俞穴之间施行温和悬灸。疗程:隔日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舒利迭,1吸/次,2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肺通气功能,临床症状单项评分及总分评定和临床疗效。2组患者均于于治疗前、治疗第30天、治疗第60天观察。结果:2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肺通气功能(PEF、FEV1)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的更加明显(均P 0. 05)。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症状单项评分和症状总分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上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提高的更加明显(均P 0. 05),说明腧穴热敏和西药对哮喘慢性持续期均有改善的作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80. 0%,对照组为53. 3%,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腧穴热敏灸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在改善肺通气功能、临床症状观察评分、临床疗效判定方面均优于西药舒利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0.
热敏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感冒后咳嗽是指当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之为感冒后咳嗽.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一般持续3~8周,有的患者可持续时间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我们自2006年10月开始采用热敏灸配合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感冒后咳嗽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