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处理大鼠系膜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吖啶橙荧光活体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免疫印迹法及细胞免疫结合图文分析观察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有明显诱导作用,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并能明显抑制Bcl-2基因表达,促进Bax基因表达,致使两者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洛伐他汀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对凋亡抑制或促进基因的调控,改变Bcl-2/Bax比值而诱导MC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004年3月至2009年5月在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Bartter综合征患者3例,均为男性,年龄29-34岁。临床表现:3例均以“低血钾待查”收治入院。其中2例患者以反复四肢麻木、乏力为首发症状;1例以泡沫尿伴腰痛起病。病程2~7年,其中1例院外误诊为周期性麻痹,2例院外未明确诊断。血压均正常。  相似文献   
13.
尿毒症,永远是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话题,它是所有肾脏内科疾病最后的终点。曾经,它就像肿瘤一样,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一旦肾脏病患者进展至尿毒症后,再无治疗手段延续其生命:而今,透析技术和肾脏器官移植技术等现代医疗手段的发展,为尿毒症患者带来了曙光,甚至有部分“尿毒症”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脱离”了透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部受损的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及肺部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肾内科就诊的MPO-ANCA阳性且确诊为AAV的5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肺部影像学资料和合并症。根据患者尿常规、血肌酐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肺损伤组和肺肾合并损伤组,对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纳入的59例患者中,男27例、女32例,发病年龄为24~93(61.8±15.6)岁。单纯肺损伤组13例,肺肾合并损伤组46例,两组的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单纯肺损伤组相比,肺肾合并损伤组患者血红蛋白[(85.13±23.79)g/L vs (116.38±23.99)g/L]、白蛋白[(27.55±4.68)g/L vs (34.75±5.31)g/L]水平降低,红细胞沉降率[(73.60±35.04)mm/1 h vs(57.77±34.56)mm/1 h]、CRP[28.15(5.08...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素(PTH)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经不同浓度的PTH作用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吖啶橙荧光活体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免疫细胞化学结合计算机图文分析系统检测c-jun、c-fos表达。结果PTH持续刺激GMC6h、12h时,10-11~10-9mol/L浓度范围内,促进细胞增殖(P<0.05);10-9mol/L在12h达高峰,并可使G0~G1期细胞减少,S G2M期细胞增多,并能明显促进c-jun、c-fos的表达(P<0.01),而10-8mol/L无明显作用;刺激24h时各浓度均无作用;刺激48h各浓度明显抑制大鼠系膜细胞增殖(P<0.01),且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不能进入S期,并能明显抑制c-jun、c-fos的表达(P<0.01)。PTH不诱导GMC凋亡。结论PTH体外刺激GMC增殖与作用时间及剂量相关,低浓度短时间作用刺激GMC增殖,持续作用抑制GMC增殖,其作用与c-jun、c-fos的表达有关,并影响细胞周期。PTH对体外培养的大鼠GMC凋亡无诱导作用。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可能参与了慢性肾病残余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和应用,肾移植术后肾或人的存活率都得到提高,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肾移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接近100%。我院2004年5月至2006年2月,早期运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救治肾移植术后并发ARDS的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定位存多囊肾病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在多囊肾病ESRD患者腹膜透析管置人术中使用超声对透析管末端进行定位,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肾功能等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超声定位进行腹膜透析管植入术的11例多囊肾病ESRD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腹膜透析管漂管移位、管周渗漏等并发症,腹膜透析管功能良好,血肌酐、尿素氮明显降低。结论超声可提供术中准确定位,提高多囊‘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管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血管成象评估透析患者血管通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象(muh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SCTA)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通路狭窄情况,为手术修复和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TA)提供指导。方法:采用TOSHIBA16层螺旋CT,对19例临床拟为血管通路功能不良的MHD患者进行检查,采用对侧肢体外周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注射速度3ml/s,造影剂总量50~100ml。注射后延时25~30s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采象,应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象和曲面重建技术对图象数据进行处理和三维重建。结果:MSCTA配合三维重建技术可获得空间分辨率很高的透析血管通路全景图,包括动脉流人道、吻合口和静脉流出道,血管走行情况和狭窄部位均获得清晰显示。检查发现内瘘吻合口狭窄4例;静脉流出道狭窄10例16个部位,其中4例形成明显静脉侧支循环;前臂内瘘局部扩张6例;锁骨下静脉狭窄3例;头静脉汇人锁骨下静脉处狭窄1例;上腔静脉狭窄1例。根据MSCTA的结果,对8例患者进行了动静脉内瘘手术修复,4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导PTA,手术直视和DSA证实了MSCTA诊断的准确性,手术和PTA干预的短期效果令人满意。结论:MSCTA是一项评估透析血管通路的先进手段,具有无创伤、成象迅速、高清晰度等优点,能全面、准确地评估MHD患者内瘘情况,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重置换模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应用CRRT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119例,其中70例采用双重置换模式(Ⅰ组),49例采用传统透析滤过模式(Ⅱ组),比较2组患者单次治疗时间、置换液用量、血液流速及患者整体存活情况、肾脏存活情况。结果①Ⅰ组单次治疗时间短于Ⅱ组,置换液用量、血液流速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Ⅰ组整体存活率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肾脏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重置换模式是一种有效的CRRT治疗模式,其为临床医师治疗急性肾损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指标的变化,观察对比环磷酰胺和环孢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口服泼尼松0.5mg·kg^-1·d^-1治疗的基础上,A组静脉滴注环磷酰胺0.5~1.0/m^2,每月1次;B组口服环孢素5mg·kg^-1·d^-1。进行1年的随访,在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分别记录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AST、ALT、Alb)、肾功能(CRE,UA,GLU)及环孢素血药浓度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从治疗3个月开始,部分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开始有所恢复,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及环孢素A均可以有效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同期两者差异不明显,并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