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祛瘀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服用自拟健脾祛瘀方(山药、白术、三七粉及鸡内金),对照组30例,服用辛伐他汀滴丸,疗程8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流变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血脂指标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后对照组的TC、TG、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健脾祛瘀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2.
HBsAg阴性的HBV感染常称为隐匿性HBV感染 ,指血清HBsAg阴性 ,而应用PCR技术检测血清和 (或 )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分为二类 ,其一 ,可检出血清HBV标志 ,包括抗 HBs(+ )、抗 HBc(+ )或抗 HBe(+ ) ;其二 ,所有HBV标志均阴性。我国HBV感染率高达 62 .5 % ,[1] 是隐匿感染存在的基础。 1991年骆抗先等应用PCR技术研究发现[2 ] ,HBsAg阴性的隐匿性HBV感染我国普遍存在 ,单纯性抗 HBc阳性人群中有 30 %~ 35 %血清HBV DNA阳性。因肝组织病理切片较临床更准确反映肝病变 ,对血清HBV DNA阴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主张肝穿…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危险因素及与维生素D(VitD)水平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RRTI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6岁患儿9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 101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完成结构问卷调查,收集母孕期情况、早产、出生体重、母乳喂养时间、户外活动时间、二手烟和过敏性疾病的病史资料。测定观察组非活动感染期及对照组VitD水平、IgA、IgG、 IgM、CD4+、CD8+、CD4+/CD8+水平,对VitD缺乏(<20 ng/ml)患儿,给予VitD补充3个月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并随访12个月,记录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 早产、出生低体重、母乳喂养时间、居住环境、户外活动、VitD水平、IgA水平、CD4+、CD4+/CD8+均为RRTI的危险因素,予补充Vit D 3个月后患儿IgA水平较前升高,统计1年的感染次数较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it D水平与IgA、CD4+、CD4+/CD8+呈正相关(r=0.56、0.73、0.68,P<0.05)与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呈负相关(r=-0.64,P<0.05)。结论 早产、低体重、母乳喂养时间、居住环境、户外活动均为RRTI患儿危险因素,RRTI患儿存在VitD水平及免疫学异常,提高VitD水平可改善RRTI患儿免疫,减少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脾虚证),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仅给予饮食、运动、胰岛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散加减。经过12周治疗,观察2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评判疗效。结果:参苓白术散加减能有效改善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依从性好。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可有效辅助治疗脾虚型2型糖尿病,改善患者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且副作用发生率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儿童抗利尿激素(ADH)与血清钠离子及尿钠的临床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63例发热患儿作为观察组对象,30例患儿符合高热惊厥相关诊断标准,将其作为FC组,33例无惊厥史但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URI)作为URI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儿童33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均采集静脉血10ml,接尿液2ml备检,测定尿钠、血清钠水平及抗利尿激素水平。结果血浆ADH及尿钠水平:FC组较URI组及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对照组与URI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血钠离子水平:FC组均低于URI组及对照组(P0.05),URI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FC组热性惊厥次数≥2次者血清钠离子水平低于发作次数少于2次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抗利尿激素与血清钠离子呈反相关性(P0.05),而与尿钠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发热可使ADH的分泌增加,血清钠离子含量减少,尿钠水平增加,应密切监测患儿血清钠及尿钠水平,必要时及时补充Na+,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以减少惊厥反复发作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北京市小汤山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水平,为防治儿童缺乏微量元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013年在北京市小汤山辖区内1538名儿童末梢血的钙、铜、锌、铁、镁5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受检儿童均为小汤山常住人口,将其分为4个年龄组:婴儿组(1~12个月,391名),幼儿组(1~2岁,278名),学龄前组(3~6岁,200名),学龄期组(7~11岁,669名),每组按性别又分成男、女2组,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间儿童5种微量元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小汤山地区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同时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结论小汤山地区儿童微量元素与正常地区存在差异,提示积极改水对于儿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小汤山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进一步积极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小汤山镇18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档案及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小汤山镇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6.69%(男17.41%、女16.06%),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患病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对身高、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家族史、文化程度、体力活动、家庭收入等资料进行分析,均与高血压的患病有关系。结论该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吸烟、超重、肥胖等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关系密切,亟需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高血压对居民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68.
摘要 目的 研究高龄剖宫产导尿产妇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为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6月在该院剖宫产的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对产妇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8例高龄剖宫产导尿产妇中,有33例术后发生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4.47%。感染患者尿液中检出了45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最高(68.89%)。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体质指数≥30 kg/m2、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血红蛋白数值<100 g/L、留置导尿时间≥2 d、导尿次数≥2次及既往尿路感染史是高龄剖宫产导尿产妇术后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高龄剖宫产导尿产妇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与产妇分娩年龄、妊娠期合并症、贫血情况、尿管留置时间、是否多次导尿及既往尿路感染史有关。  相似文献   
69.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为稳定期COPD合并肺心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正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加用中药进行综合治疗.两组均在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无论是对慢性肺心病的疗效(总有效率94%)还是对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2%)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6%和74%,P<0.01或P<0.05).SGRQ评分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提高(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优势明显,可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0.
尿路感染病原菌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335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的检测。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6.9%),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17.6%),再次为真菌(15.5%),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38.5%,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为16.7%。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尿路感染的最主要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感染率不容忽视,产ESBLs的菌种应引起注意。病原菌的耐药现象严重,重视病原菌的监测和耐药性分析,对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