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241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4篇
  6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长链非编码RNA TMEVPG1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1例脓毒症患者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时期来院体检健康者32例为对照组,收集外周血,分离PBMC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MEVPG1和干扰素(interferon,IFN)-γ mRNA水平;相关性分析TMEVPG1与IFN-γ mRNA、APACHE Ⅱ评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ratio,N/LPR)的关系;ROC 曲线分析TMEVPG1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症组PBMCs中TMEVPG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PBMCs中TMEVPG1与APACHE Ⅱ评分、NLR、N/LPR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PBMCs中IFN-γ mRNA表达下调(P<0.001),且与TMEVPG1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TMEVPG1能够将脓毒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区分开。结论: TMEVPG1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显著降低,可能通过调控IFN γ的表达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995.
<正>现阶段,血常规检查方式在我国医学界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何判断血常规各项指标应该是临床医生的基本技能。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如今的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给出了几十项指标以及结果的异常显示,临床医生应该具备从多项结果显示中分辨出有用数据信息的能力,从而对现阶段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判断。笔者从事临床医学多年,针对血常规检查过程中如何发现危机重症的征兆进行了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96.
张新军  刘爱军  徐娟  卢丽清 《癌症进展》2021,19(16):1665-1669
目的 探讨蒽环类联合紫衫类新辅助化疗对比以蒽环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乳腺癌Ⅱ/Ⅲ期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差异.方法 通过计算机在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TNM分期为Ⅱ/Ⅲ期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911例乳腺癌患者,其中6篇425例患者为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联合治疗方案vs 5-氟脲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CEF)联合治疗方案,5篇486例患者为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TTC)联合治疗方案vs 5-氟脲嘧啶+吡柔比星+环磷酰胺(CTF)联合治疗方案.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性方面,蒽环类联合紫衫类(TEC/TTC)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以蒽环类为主(CEF/CTF)的联合化疗方案(OR=1.84、2.32,95%CI:1.32~2.57、1.69~3.19,P﹤0.01);在安全性方面,TEC/TTC新辅助化疗方案脱发率和白细胞减少率高于CEF/CTF联合治疗方案(P﹤0.05).结论 对比CEF/CTF联合治疗方案,TEC/TTC新辅助化疗方案在治疗乳腺癌Ⅱ/Ⅲ期的中国女性患者中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但是也更容易发生脱发和白细胞减少的症状,临床上应密切关注,有必要展开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运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在不同临床进程中的组织弹性变化。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3例经临床确诊的HT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实验室血清学检查,正常对照组50例。根据HT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分为局灶型(I类)、类结节型(II类)、弥漫回声减低型(III类)、弥漫回声增强型(IV类),分别对应于HT的临床初期、进展期、活动期、恢复期;运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分析不同时期的HT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变化。 结果 HT超声表现局灶型(I类)35例,类结节型(II类)59例,弥漫回声减低型(III类)27例,弥漫回声增强型(IV类)32例;对照组SWV值与H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SWV值不同组别间除II、III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HT临床进程的发展SWV值由I类逐渐升高至II、III类达峰值,至IV类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12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收治的妇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涉及宫颈癌6例,子宫内膜癌6例,卵巢癌3例,宫颈原位癌及CINⅢ2例,子宫肌瘤1例,卵巢良性肿瘤1例。结果 19例患者中,妇科恶性肿瘤15例,良性肿瘤4例,其中18例患者经严格禁食水、积极胃肠减压、合理使用抗生素、营养支持、中药灌肠等治疗后缓解,1例转院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妇科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2周内,盆腔粘连或手术操作范围大、腹腔内创面广、低蛋白血症等为该病主要原因。妇科医生应当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保守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巫山淫羊藿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n)研究巫山淫羊藿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柱纯化得到总黄酮;运用HPLC-MSn联用技术得到各化合物的总离子流图和多级质谱图。结果:从巫山淫羊藿药效部位中鉴定出12个化合物,其中有3对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结论:HPLC-MSn法可用于巫山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的结构鉴定,为建立快速、准确的质量评价方法和分析炮制前后成分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护理美学以及将护理美学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将护士的仪表、姿态、语言、行为进行美学包装和培训,对护士的思想、心灵进行美学指导,利用美学改善病区环境,讨论应用以上措施后能否早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和提升医院的形象。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日较前减少,满意度较前提高,无护患纠纷发生,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结论将护理美学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早日恢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构建更为融洽的护患关系;能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