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徐娉  张景 《河北医学》2002,8(12):1082-1082
目的:总结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征,探讨眼肌麻痹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对15例确诊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为单眼,单动眼神经麻痹9例,单外展神经麻痹3例,单滑车神经麻痹1例,动眼神经合并外展神经1例,15例患者瞳孔均正常。结论:突然发病,复视为首发症状,发病与微血管病变及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道88例非典型出血热,并与83例典型出血热对比。结果表明临床上非典型出血热并非少见。根据它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出血热可分为4种类型。虽然未发现有诊断价值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但是非典型出血热轻型病例显著多于典型组,其病死率低,出血、肾脏损害、低血压休克少见,与斯堪的那维亚轻型出血热相似。检测出血热特异性抗体对避免误诊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53.
采用免疫沉淀法对187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了DNA聚合酶(DNA--P)的测定。在各类肝炎中DNA—P的阳性检出率以慢活肝最高为66.6%,依次为急性肝炎45%,携带者33.5%,慢迁肝31.5%。本文分析了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与DNA—P检出率的关系。经统计学处理,DNA—P检出率与HBsAg滴度增高呈正相关γs=0.99,P<0.01。HBeAg阳性组DNA—P检出率为62.4%,抗—HBe阳性组DNA—P检出率为29.5%,抗—HBs阳性8例、DNA—P均为阴性。抗—HBc—IgM强阳性组DNA—P检出率为86.4%。作者认为1/3无症状携带者DNA—P活力增高表明病毒在复制,因此携带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不可忽视。又鉴于18例抗—HBe阳性血清DNA—P活力增高,因此在判断HBeAg~-/抗—HBe~+患者病毒复制情况时,应予慎重。  相似文献   
54.
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大出血常为导致死亡的严重并发症,造成出血的原因是多因性的,其机制也较为复杂。有关本病的出血机理国内已有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出血机理及指导治疗,我们对62例褐家鼠传播的出血热患者进行了因子Ⅷ相关抗原、血小板功能、血游离肝素及抗凝血酶Ⅲ等项检测,并结合临床及其他凝血象检查分析报道如下。 病例及方法 一、观察对象:本组病例系1982年11月~1983年5月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褐  相似文献   
55.
使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HRP—SPA)间接免疫酶组化法检测100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54例非出血热病人及31名正常人血清中出血热异特性抗体。结果表明(HRP—SPA)在灵敏度和特异度上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基本相同,由于HRP—SPA简便易行,可作为EHF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6.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延缓麻醉清醒防止再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强  徐娉  梁文芝 《山东医药》2010,50(13):99-100
2008年2月~2009年10月,我们应用术后延缓麻醉清醒的方法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住院需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男53例、女37例,年龄36~75岁、平均54岁。患者均有明确高血压病史,人院时经头颅CT扫描明确脑出血诊断,其中右基底节区脑出血48例,左基底节区脑出血42例。血肿量按多田式公式计算40-78ml,平均52ml。  相似文献   
57.
58.
自1988年1月至3月,我室共观察了205例发热期或发热后期急性病毒性肝炎(368例次)的胆囊及胆总管超声图象,发现其随病程发展或恢复而有相应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在本组205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例中,男性133例,女性72例,年龄11~48岁,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早期应用及耐药菌株的产生,伤寒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与以往传统的认识有所差异,总的看来有轻化趋势,易导致误诊与漏诊。现就伤寒的临床和治疗动态作简要综述。不典型伤寒的一般临床表现:近年来在临床上发现伤寒有下列几点变异: 1.部分患者起病较急,可伴有寒战,50~60%患者的热型呈弛张热和不规则发热,稽留热型仅占25.2%,极少数患者呈低热。2.严重毒血症已明显减少,消化道症状中腹泻较便秘为多见,极少数患者饮食如常,可无消化道症状,故易导致误诊。这可能与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关。3.玫瑰疹仍具有诊断意义,发生率8.4~24.3%,可在整个病程中分批出现,故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