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1.
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4年2月至2000年7月对54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根据全身情况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不同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3例 ,女21例 ,年龄65~82岁 ,平均72.2岁 ,均有高血压病史。1.2出血量及血肿部位幕上出血量20~90ml,平均64ml;80ml以上5例 ,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38例 ,皮层下8例 ,丘脑区出血6例。幕下出血2例 ,位于小脑半球 ,量分别为15ml、20ml,其中9例病人血肿破入脑室内。1.3临床表现意识清楚或嗜睡23例 ,…  相似文献   
32.
我院于1978年7月起对100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进行肝血流图检查,现将初步结果小结如下: 对象和方法一、检查对象: 正常组:医学院健康教职工、学生89人,其中男性45人,女性44人;年龄最小16岁,最大69岁。肝炎组:100例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6岁;其中急性肝炎33例,慢性肝炎67例(慢性肝炎活动期37例,慢性肝炎恢复期30例)。按1978年杭州肝炎会议诊断标准分型。二、方法: 仪器:上海安源医疗用品厂,DXT—Ⅱ型  相似文献   
33.
一、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概念。 血液循环中,HBV有关颗粒致少有三种不同形态: (一)球形颗粒:平均直径20—22nm、最为多见。 (二)管形颗粒:直径20—22nm、长度可达数百nm、形态不一。 (三)双层球形颗粒(Dane颗粒)、直径42nm、已被公认为HBV本身,具有双层  相似文献   
34.
对医院合同制护士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嘉鳞  徐娉 《天津护理》2007,15(1):29-30
对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50名合同制护士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合同制护士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加强对合同制护士的管理,稳定合同制护理人员队伍,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5.
抗休克的作用机理 一、对代谢的作用。休克缺氧状态,碳水化合物进行无氧代谢,葡萄糖只能分解为丙酮酸,不能进一步氧化为乙酰辅酶A,形成乳酸血症,阻碍了ATP的生成。ATP的降解分离出大量磷酸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糖皮质激素应用后增加ATP生成,促进乳酸生成糖原,降低血清内乳酸和磷的浓度,并可使甘油三酯加速变为脂肪酸,加入产能循环,无氧代谢的产物如丙酮酸,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等含量下降,减轻代谢性酸中毒。休克缺氧又可促进蛋白质的糖原异生作用,加速蛋白质消耗分解,由于肝细胞  相似文献   
36.
庄强  徐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9):1085-1087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的7例脑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3例入院时已经发生脑疝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给予脱水、抗炎治疗,1周后其中2例给予抗凝治疗。4例未发生脑疝患者入院后给予脱水、抗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例术后未血凝治疗男性患者半月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家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6例女性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抗凝治疗可作为当前治疗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的主要方法,即使在合并颅内出血的情况下,也常作为首选方式,但对于急性颅内高压,在脱水药物治疗无效情况下,手术清除血肿及去骨瓣减压也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7.
鲎试验(简称LLT)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检测微量内毒素的一种方法。1956年Bang发现给美洲鲎注入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鲎血凝固。1964年Bang与Levin等进一步证实,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微量内毒素可以使鲎变形细胞溶解物产生凝胶。LeVin等用氯仿提取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病人血浆中的内毒素,进行此试验,用于临床检测病人的内毒素血症。近年来通过一些临床检验,实践证明这一非特异性试验简单、灵敏,有助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但Butler等用LLT检测伤寒病人血浆中的内毒素时,发现全组21名未经抗菌治疗的病人均呈现阴性反应。该氏认为伤寒患者的持续发热和毒血症症状,主要不是由内毒素血症所引起。然而伤寒  相似文献   
38.
我们于1978年和1979年对11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了PHA皮试和淋巴细胞转化率试验的初步观察,报告如下。 方法 一、皮试液和剂量:本组使用广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制成PHA冻干注射剂。每支含PHA冻干粉剂10毫克,用生理盐水25毫升和50毫升分别稀释制成0.1毫升含40微克和20微克。放在普通冰箱内备用。每1—2周重新配皮试液一次。 二、注射方法:以皮试液0.1毫升,注射于患者前臂掌侧皮内。24小时后观察皮肤反应。测定皮肤红斑面积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取其平均值,以毫米为单位计算。  相似文献   
39.
庄强  徐娉  张亚波 《山东医药》2009,49(6):92-93
目的观察一期整复颅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2例颅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行医用胶粘合加丝线固定一期整复颅骨缺损,对照组31例行硅橡胶二期修补颅骨缺损、36例行钛网二期修补颅骨缺损。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半年后刀口感染率及术后平均刀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良好,术后6—12个月X线或CT检查显示骨片存活良好,局部形态完整,无明显术后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与对照组行硅橡胶二期修补颅骨缺损者比较,治疗组术后皮下积液率、平均刀口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医用胶粘合加丝线固定一期整复颅骨粉碎性骨折能一次完成颅脑清创与颅骨成形疗效好。  相似文献   
40.
我们自1993年4月至1996年2月对31例脑室内出血病人行双侧侧脑室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并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6—65岁,平均52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19例,全组病人均经CT检查证实诊断。1.2 临床表现 嗜睡3人,神志恍惚6人,浅昏迷10人,中度~深度昏迷12人。20例瞳孔缩小,6例两则瞳孔不等大,5例两侧瞳孔散大。1.3 CT检查所见 单纯脑室内出血者12例,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