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444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539篇
预防医学   185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67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背景:目前所报道的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不尽相同,尚缺乏统一标准,且培养效率较低。 目的:拟对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筛选。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05/2008-04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35份脐带血标本来源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顺产或剖宫产胎儿。 方法: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法、羟乙基淀粉沉降法、羟乙基淀粉沉降与淋巴细胞分离液两步分离法分别从脐带血中获得单个核细胞。细胞接种后,应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L-DMEM和MesencultTM不同培养基,在不同体积分数胎牛血清(5%,10%,20%)、不同细胞接种密度(5×106,1×107,5×107,1×108)下进行细胞培养。细胞传至第3代诱导成骨,行Von Kossa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分离方法、培养基、胎牛血清浓度、种植密度分离培养细胞的效果,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的表达及成骨情况。 结果:与淋巴细胞分离液法比较,羟乙基淀粉沉降法、羟乙基淀粉沉降与淋巴细胞分离液两步分离法获得的单个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 < 0.05,P < 0.01),羟乙基淀粉沉降与淋巴细胞分离液两步分离法细胞原代培养时间显著短于另2种方法(P < 0.01)。应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或MesencultTM培养基,T25培养瓶中细胞接种密度为5×107时,培养效率高于其余各种条件组合(P < 0.01)。贴壁细胞表达CD29,CD105,不表达CD34,CD45,CD90及CD133,经成骨诱导培养21 d后Von Kossa染色可见黑色矿化结节。 结论:应用羟乙基淀粉沉降与淋巴细胞分离液两步分离法可以获得较多数量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或MesencultTM培养基、细胞接种密度为5×107时可以提高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132.
<正>冠心病是世界人口病死因构成比最大的疾病,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迅速上升趋势[1]。对冠心病患者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从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配合治疗的良好自治、自护状态,以达到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和促进疾病预后的目的。笔者对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早期全面系统健康教育,并设对照评价教育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3.
134.
疟疾是经蚊媒传播的重要热带病,据WHO统计全球约有40%的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有3~5亿人感染,110万人死于疟疾,尽管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当前疟疾仍然是热带与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危害公众健康、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疟疾感染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据统计2006年全国23个省917个县有疟疾病例报告,发病数较2005年上升51.7%,  相似文献   
135.
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附注射液源于参附汤,是由人参(红参)、附片(黑附子)等中药提取制成的中成药注射剂。人参含有多种不同结构的人参皂苷和人参三醇类物质,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而附片含有双酯类二萜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和单酯类二萜生物碱,主要有效成分是  相似文献   
136.
玻璃体手术并发周边部视网膜裂孔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并发周边部视网膜裂孔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玻璃体手术前不伴有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379例(404只眼)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现周边部视网膜裂孔的患者,记录裂孔的部位、数量、发现时间及是否伴有视网膜脱离,比较术中或术后发现裂孔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和视网膜复位率.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患者周边部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年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04只眼中,有32只眼出现55个周边部视网膜裂孔,平均发生率7.9%.周边部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在BRVO组最高(13.3%),而在PDR组的发生率较低(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P<0.01).55个裂孔中,有51个(92.7%)裂孔发生在有巩膜切口的象限,其中29个裂孔(52.7%)位于手术者主操作手一侧.手术中发现裂孔组的视网膜复位率高于手术后发现裂孔组的视网膜复位率.结论 玻璃体手术并发周边部视网膜裂孔主要与巩膜切口相关,但BRVO也是其危险因素之一.手术中发现裂孔组的视网膜复位率高于手术后发现裂孔组.  相似文献   
137.
1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因“肝炎4年余,发现肝脏占位20 d”于2003年1月9日收住我院移植科。T 36.8℃,P 80次/min,R 18次/min,BP 120/75 mmHg(1 mmHg=0.133 kPa)。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快。肝、脾肋下未触及。于2003年1月22日在全麻下行原位肝移植。全麻成功后取肝移植倒“T”形切口,进腹后可见肝脏硬化明显,呈结节状改变,腹腔中有少量腹水,术中行经典肝脏移植。手术顺利,供肝热缺血时间为0,冷缺血时间为6 h,无肝期65 min。病理示平滑肌肉瘤。术后给予普乐可复(FK506)、甲泼尼龙抗排异,给予谷胱甘肽(泰特)保肝,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抗感染。化疗后34个月死亡。病理示肿物表面呈结节状,包膜完整,质软有弹性。切面呈灰白色、灰红色或深红色,鱼肉状,细嫩湿润,间有不规则片状出血坏死区。囊性感,切开见囊内有咖啡样液体,内壁不平、粗糙,淡褐红色。镜下肿瘤组织纵横交错或呈编织状排列,瘤细胞大、梭形,胞质较丰富、粉红,核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两端钝或细杆样,核染色质粗颗粒状,核仁清楚,异型性明显,核大、深染,核分裂像易见,每高倍视野约1~2个(图1A)。肿瘤表面被有包膜,包膜外肝细胞受挤压萎缩。间质血管丰富,有出血、坏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SMA(图1B)、Vim、Desmin+,AFP、CEA、α-AT、α-ACT、Lysozyme、CD68、CD34、CD117、CK、Hepatocyte、FⅧ、HMB45均阴性。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蛋白与肿瘤耐药蛋白在肺癌组织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与各种肿瘤耐药蛋白的表达,并分析治疗及其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不同TNM分期(χ2=6.22,P=0.016)、淋巴结转移(χ2=3.88,P=0.045)、化疗效果(χ2=4.78,P=0.035)及3年生存组(χ2=5.10,P=0.024)的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仅对近期化疗效果产生影响,P值分别为0.035、0.018、0.041和0.021.仅突变型p53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的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7,P=0.023;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3年生存率、生存时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9.5,P=0.001.结论:突变型p53蛋白的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化疗效果和预后;而P-gp、MRP、GST-π和LRP的检测只能提示肺癌的近期化疗效果;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139.
长学制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为了更好地为长学制教学服务,在口腔固定修复学临床前期实习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重新编写实习手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标准的教学模型;制作并应用示教课件;实行分阶段考核。改革后的教学效果受到院教学督导组和广大学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0.
目的:建立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方法,监测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IL-10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切法构建IL-10内标分子。用已知量的该内标分子,通过竞争性RT—PCR对哮喘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的诱导痰和外周血IL-10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患者的诱导痰和外周血绝大多数未检测到IL-10mRNA,部分缓解期患者有少量IL-10mRNA表达。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和诱导痰均有IL-10mRNA表达。结论: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过程与IL-10基因表达有关,且存在IL—10转录水平的合成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