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徐兴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3):69-7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微量蛋白(MALB)在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另选择5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同时测定两组的Hs-CRP和MALB水平.结果:型糖尿病组Hs-CRP.MAL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和微量白蛋白是诊断Ⅱ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前Ⅲ、Ⅳ度脱垂性环状痔的手术方式主要分由Milla—gan—Morgan等提出的外剥内扎术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两大类。相对传统的外剥内扎术,PPH术的优点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我院自2009年3月到2013年5月间共收治12例因行PPH手术后并发直肠黏膜下脓肿的患者,此12例患者我们行肠镜下脓肿切排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200例各类型肝炎病人和100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因子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胸痛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与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5例急性胸痛患者的血清cTnI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根据cTnI的结果分为两组,分析cTnI与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它们的关系.结果:45例患者中有24例cTnI阳性,占53.3%;16例CK-MB升高,占35.6%;24例cTnI阳性患者中有6例(25%)发生心脏事件,21例eTnl阴性患者中仅1例(4.8%)发生心脏事件,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cTnI是诊断心肌细胞损伤最特异、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检测216例乙型肝炎病人血清抗-HBcIgE,探讨血清抗-HBcIgE与乙型肝炎临床有关系、观察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根治术后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明确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抗阻力锻炼对营养状态改善、辅助化疗耐受性及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按有无肌肉减少症分为患病(SA)组和未患病(NSA)组,所有病人术后行6 周期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术后辅助化疗期间,SA组病人正常饮食配合口服肠内营养(安素)并联合抗阻力锻炼,NSA组病人正常普通饮食。分析营养支持及抗阻力锻炼对病人营养指标改善、化疗耐受性及预后的影响。结果:2013 年1 月至2016 年1 月共纳入295 名病人(SA组116 名,NSA组129 名)。两组性别、年龄、鲍曼分型、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SA 组肿瘤直径大于NSA组[(3.23 ±0.89)cm vs (2.72 ± 0.99)cm,P = 0.001]。化疗前SA组病人BMI和骨骼肌百分比显著低于NSA组(P < 0.05);治疗后SA组BMI、骨骼肌百分比较化疗前改善(P < 0.05),NSA组BMI、骨骼肌百分比较化疗前下降(P < 0.05),治疗后两组BMI、骨骼肌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SA组有72(43.37%)名病人营养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转化为NSA病人。两组化疗严重毒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SA组与NSA组病人,1、3 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91.0%vs 97.6%,55.1% vs 66.9%,P = 0.101);营养干预后改善的SA组病人较未改善病人中位数生存时间明显延长(32 个月vs 29 个月,P = 0.033)。结论:56.27%胃癌病人行根治术后出现肌肉减少症;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合抗阻力锻炼能够改善该类病人营养状态,减少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并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MAE方案(米托蒽醌+阿糖胞苷+足叶乙甙)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8年7月应用MAE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骨髓象变化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急性难治性白血病36例患者治疗完全缓解率为61.11%,部分缓解率为16.67%,未缓解率22.22%,总缓解率为77.78%;化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32例,有轻微消化道反应31例,经积极输注血小板和蒽丹西酮止吐后均完成化疗.结论 MAE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缓解率有所提高,不良反应轻于以往治疗方案,是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原发性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是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评估直肠癌复发的模式,并找出影响复发的预测因素,提高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95例,进行多个临床病理变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癌症复发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肿瘤和淋巴结转移的深度(P<0.001),淋巴管浸润(P<0.001),辅助放疗(P<0.001)为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女性,肿瘤大小超过4.5厘米,进展T和N分期可看作为高危预测因素。结论 可以预测直肠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有性别,浸润深度,淋巴结状态,和肿瘤大小,这对了解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对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回顾性研究中存在着许多的限制,因此,我们建议前瞻性研究,以确定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