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院于1989年1月~2003年12月对48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在内镜下连续套扎(EVL)治疗,其中38例采用追加注射硬化剂(EVS),经随访观察EVL加EVS优于单一的EVL止血治疗效果,观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掌握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对于临床实践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徐亚君  祝月华 《河北医药》2002,24(12):993-993
我院妇科门诊自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8月 ,应用微波联合丽珠威治疗尖锐湿疣 (CA) 10 3 6例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998年 1月以来 ,我院妇科门诊经临床及病理确诊尖锐湿疣 (CA) 10 96例 ,其中外阴皮损不典型增生 2 0例 ,合并宫颈癌变 5例。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宫颈癌变 ,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对阿昔洛韦过敏者不列入观察。联合治疗 10 3 6例 ,年龄 16~ 67岁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2年。皮损多发 ,数目从数个到数十个不等 ,大小有的如粟粒大、黄豆大、乃至核桃大 ,散在或密集融合成片 ,表面乳头状、鸡冠…  相似文献   
34.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持续发展[1],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根本指导方针,作为培养就业大军的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责任。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一直被用人单位和学校所看重,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学活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ZNF436在人胃癌细胞系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及ZNF436对胃癌细胞MKN-28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以人胃癌细胞系,胃癌、配对癌旁组织和正常人胃组织为研究对象;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ZNF436在胃癌细胞系,胃癌、配对癌旁组织和正常人胃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在线数据分析ZNF436的表达与预后关系;ZNF436-siRNA(实验组)、NC-siRNA(对照组)质粒转染人胃癌MKN028细胞,转染后48 h实时定量PCR验证ZNF436的敲降效率,Transwell实验分析敲降ZNF436后对实验组细胞迁移和侵袭影响;裸鼠转移瘤实验验证ZNF436体内对细胞转移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迹实验验证ZNF436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胃上皮细胞系相比,ZNF436在人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01);同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人胃组织相比,ZNF436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01);在线数据发现ZNF436的表达与胃癌的预后有关(P=0.0028);ZNF436基因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01);实验组中裸鼠转移瘤的瘤大小和体积明显低于实验组(P<0.001);低表达ZNF436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细胞因子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ZNF436作为潜在癌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通过促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胃癌的进程。  相似文献   
36.
徐亚君 《北京中医》2004,23(6):353-354
胸痹病的记载 ,始见于《金匮要略》。本病主要症状为胸闷心痛 ,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轻者仅感胸闷如窒 ,呼吸欠畅 ;重者则有胸痛 ,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自 1995年 3月以来 ,笔者以温胆汤化裁治疗本病 ,取得  相似文献   
37.
徐亚君 《辽宁中医杂志》2009,(12):2089-2090
目的:探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机制,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浊法治疗该病的疗效分析。方法:将已确诊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0例,前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法;后者给与血管扩张剂,根据病人情况加用活血化瘀药物、降糖、降脂及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药物;结论: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浊法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在治疗效果、症状改善、降糖及降脂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脂水平,探讨它们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78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与72例无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抽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TC/HDL-C比值,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TG、TC、LDL—C、TC/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BIL、DBIL、IBIL、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TG、TC、LDL-C水平,TC/HDL—C比值升高,TBIL、DBIL、IBIL、HDL-C水平降低与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胆红素和脂质代谢紊乱,胆红素和脂质代谢紊乱参与了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血液病基础诊断与常规血液学检验的重要项目,是最基本的简便实用的检查方法。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的高低是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关键[1]。然而,对于大多数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血细胞形态学是一大难点,毕业后往往仍不能熟练掌握,也无法对常见血液病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40.
国外研究发现,血小板功能异常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和发展.2002年1月国内毕胜等报道,AD患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增强,其原因可能与AD患者血浆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β-淀粉样肽(β A4)浓度增高有关,故推测血小板活化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机制.本研究检测了15例AD患者、24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血小板粘附(PadT)和血小板聚集(PAgT)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