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治喘八法     
<正> 气喘是指气逆息急,《中国医学大辞典》说:“促促气急,翕翕痰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也。”其轻者呼吸迫促,甚者胸胀息涌,鼻翼扇动,严重者气促倚息,不得平卧,目胀睛突,心悸浮肿,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肺主诸气,职司吸呼,为人身之橐籥,一呼一吸,消息自然。若六淫之邪,侵袭人体,郁遏肺气;嗜食肥甘,脾运不健,积湿生痰;饮食生冷,损伤中阳,不能运化,停留为饮,而致肺失宣降,气道壅塞,肺管狭窄,气机上逆为喘。此外,久咳伤肺,气无所主;色欲伤  相似文献   
82.
胸痛证治     
胸腔内居心肺,为宗气所聚之处,诸阳皆受气于胸中,人体气血有赖于上焦心肺输布。如胸阳不足,浊阴上乘,阴寒之邪,乘虚侵袭;饮食失节,酿生湿热,或湿聚生痰;情志失调,肝郁气滞;跌打闪挫,胸部受伤,而致胸阳失其旷达,气血运行受阻,均可发为胸痛。兹将辨证治疗,分述如下: 一、阴寒凝聚,痹阻心阳病机:胸阳不足,浊阴僭逆;或寒邪外侵,阻遏胸阳,气机闭塞,发为胸痛。证脉:胸部板痛,或牵引背部,感寒痛甚,喘咳吐痰,肢冷畏寒,苔白滑,脉沉细或弦滑。治法:通阳宣痹,化痰散结。处方:栝蒌汤(见《备急千金要方》) 药物:栝蒌实15克薤白12克半夏、枳实各9克生姜5片。  相似文献   
83.
杏林典故4则     
1橘井香四溢千载有余馨 橘井溢香,杏林春满,是中医界美德的象征.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诗说:"橘井汲后绿,杏林种时红.此萱复何扰,年年领春风".据说汉文帝时,荆州桂阳郡(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有位道士,名叫苏耽,少时丧父,侍母至孝.且精于医术,为人治病,不收报酬,世人称为苏仙公.传说他一日欲辞别母亲登山成仙.对其母说,明年将发瘟疫,可取庭中井水一升,橘叶一片,煎服即愈.次年确如斯言,求药者,远至千里,治愈者甚众.从此橘井的美名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84.
彭述宪 《陕西中医》1992,13(4):181-182
<正>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重订严氏济生方》中的柴胡散(由柴胡、地骨皮、玄参、羚羊角、甘菊花、赤芍药、黄芩、生姜、炙甘草9味中  相似文献   
85.
泄泻治验     
脾胃主受纳运化,小肠主分清别浊,大肠主传导排泄,其功能正常,则水谷自化,清浊分途,大便自调。若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恼怒伤肝,或房劳耗泄肾阳,脾失温煦,皆可导致脾胃不健,小肠受盛及大肠传导失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则腹泻作矣。《医学三字经》说:“湿气胜,五泻成”。故化浊利湿,健运脾胃为治泄之大法。《万病回春》谓:“治须分利小便,健脾燥湿为主。”据不同病情,辨证用药。挟表者,佐以疏散,食滞者,佐从消导,热者佐以清凉,寒者佐以温中,虚者佐以培脾。若肾阳衰  相似文献   
86.
清肝达郁汤,原载清代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一书,实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化裁而来。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木克脾胃的证候。本方用于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之证。两者实有区别,临证不可混淆。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内、外,妇科疾患、疗效满意,兹简介如下:一、组成:丹皮,黑山栀各9克,柴胡、白芍、归蕦、菊花各6克、广橘白45克、清炙草、苏薄荷各3克,鲜青橘叶5片。说明:剂量有所增加。二、功效:清肝凉血,解郁散结。三、主治:忧郁忿怒,损伤肝气,木郁  相似文献   
87.
连翘归尾煎,见于《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由连翘24克、归尾9克、金银花15克、红藤15克、甘草3克、五味药所组成。原书记述“治一切无名痈毒、丹毒流注等毒,有火者,最宜用之。”方中以连翘性凉质轻,能清火解毒,散结消肿。《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连翘,味淡微苦性凉。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归尾辛温走窜,破血消肿,金银花甘寒芳香,宣解热毒,红藤解毒散结,甘草和胃解毒,共奏清火解毒,消肿散结之功。脓未成者,可使消散;脓已成者,促使外溃,乃疮痈之妙方。凡疮疖  相似文献   
88.
眩晕证治     
眩晕一证,又称头眩、眩运、旋晕等名。眩是眼花、晕是头运,两者往往同时并见。轻者头旋眼暗,重者天旋地转,如坐舟车之上,起则颠倒,不能站立,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心悸。《医砭》说:“眩惑乱也:从目从玄,玄黑暗也,谓眼见黑暗也;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眩晕发生之原因,历代医家认识颇为不一。《内经》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立论。张仲景提出痰饮上逆可致眩晕。刘河间谓:“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倡导内风致眩。丹溪主“无痰则不作  相似文献   
89.
金铃子散见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一书。方中以金铃子苦寒性降,疏肝气之郁滞,泄肝胆之火邪;元胡索理滞气,行淤血,以增强金铃子止痛之功。《本草逢原》说:“以金铃子能降火逆,元胡索能散结血,功胜失笑散,而无腥秽伤中之患”。二味配用,共奏疏肝泄热,行气止痛之功。笔者效仿此方加味治疗肝郁化火、气郁血滞引起的多种痛证,多获良效,此举例如下: 一、偏头痛 贺××女,45岁,干部,1978年8月10日就诊。素罹肝风眩晕。二十天前因家事烦恼,引起右侧头痛,曾服川芎茶调散未应。患者右侧头部筋脉掣痛,上牵巅顶,后引风池,头晕目眩,心烦失眠,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  相似文献   
90.
医案二则     
久泻龙某某,男,19岁,农民。1991年3月2日就诊。泄泻腹痛1年,时轻时重。经医院肠窥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曾服痛泻要方、逍遥散、小建中汤等方罔效。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溏,解而不爽,日2次,甚则7~8次,肛门灼热,溺黄,口苦,心烦,舌红边略黯,苔黄腻,脉弦滑数。证属湿热久蕴肠间,日久气滞血淤。治宜清热除湿,导滞通腑,活血解毒。处方:大黄5g 枳壳10g 白头翁1Sg贯仲10g 败酱草15g 蒲公英15g 薏仁15g 冬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