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计划免疫实现“两个85%”目标(简称达标)后,在其它有关部门相继“追出”的情况下,我们依据有关法律和规定,依靠卫生系统自身力量,实施了以计划免疫知识宣传为先导,以门诊接种为基础,以乙肝疫苗接种为龙头,以及时入保、建卡为前提,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为措施的“五要素工作法”。使计划免疫工作由原来的依赖外系统、单因素的行政管理转变为依靠本系统、多因素的依法管理。实施后与前相比:二个月内入保、建卡率提高44.73个百分点,四种疫苗接种及时率分别提高17.62~44.34个百分点,乙肝疫苗及四苗接种率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2.
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支架置入 (SP)术治疗颅外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并发症 ,探讨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2 2例 (平均年龄 6 6岁 )因颅外动脉 (颈内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锁骨下动脉 )狭窄 >70 %患者行SP术治疗。术前术后行脑血管造影、颈动脉双功能彩超检查。术中术后给予抗凝治疗。术后每 3个月复诊。结果 术后立即行脑血管造影 ,狭窄血管均开通 5 0 %以上。术后 3~ 12个月临床随诊仅 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颈动脉双功能彩超检查 ,1例出现舒张期短流。本组患者术后 5d内主要并发症有 :1例脑出血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死亡 ,1例上消化道出血伴右下肢体无力 ,5例出现TIA。结论 SP为脑血管严重狭窄者提供了新的、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但必须严格的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  相似文献   
123.
下颌骨骨折465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损伤,下颌骨折尤较上颌骨及其它面骨骨折多见。对于下颌骨折的病因、发病情况及治疗等,国外近年有不少报道,但国内这方面资料并不多见。本文总结了本院1976年~1985年465例下颌骨折住院病历,就其病因、发病情况、治疗及其并发症等作了初步分析。资料分析一、性别与年龄: 465例下颌骨折中男性383人,女性82人,男女性之此为4.7:1。最小患病年龄为8个月,最大为78岁。男性以21~30岁为多,女性则以20岁以下为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观察儿童腰椎穿刺(lu1m1bar puncture,LP)前局部外用药物麻醉对术后疼痛(腰痛/头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00例需行LP检查的患儿,分为麻醉组和非麻醉组.麻醉组LP前于穿刺部位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lh后进行操作.主要观察指标为腰痛、头痛.结果 麻醉组和非麻醉组穿刺成功率为100%.两组术后即刻面部、腿、活动、哭喊、可安慰性(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FLACC)评估量表评分分别为1.5(0,10)分和1.3(0,9)分,术后4 h分别为0.2(0,4)分和0.3(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60).麻醉组和非麻醉组术后即刻腰痛发生率分别为9%和11%(x2 = 0.222,P = 0.637)、头痛发生率分别为4%和9%(x2 = 0.082,P = 0.774).均未发生脑疝和LP过程需要终止操作的事件.麻醉组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术前局部麻醉不降低LP后疼痛(腰痛/头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5.
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对CIK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两种血液肿瘤细胞K562和HL-60培养上清液对脐带血CIK细胞的影响作用。方法 在细胞因子诱导的脐带杀伤细胞(CIKs)形成的过程中,加入肿瘤细胞培养上清,观察CIK细胞为主的异质性细胞群体。随培养时间延长,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K562和HL-60培养上清液能明显抑制CIK的增殖率和杀伤活性,免疫表型亦有显著的变化(P<0.05)。结论 K562和HL-60培养上清液能抑制脐带血CIK细胞的活性,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免疫逃避和耐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1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2例,中段结石9例。15例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没有效果;2例行输尿管镜取石术失败;14例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2~25mm;平均18.5mm。结果:31例患者取石均成功,手术时间50.130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量20~60mL,平均35mL。术后无漏尿;患者术后1~2d拔除后腹膜腔引流管,术后住院3-6d。随访2~24个月,患者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切开缝合处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作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或输尿管镜(URL)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补救措施,对于较大的输尿管结石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7.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技术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泌尿系疾病61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术7例,肾囊肿去顶术11例,肾切除术10例,肾、输尿管、膀胱开口衲状切除术3例,根治性肾切除术7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3例,肾盂切开取石术4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6例。结果;61例中的59例手术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0-180min,平均106.0min;术中平均出血57.9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忆无明显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2-11d,平均6.5d。结论: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疤痕少等优点,在泌尿外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须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8.
王玺  仇萍  彭晓珊  李正  李文龙 《中国药学杂志》2021,55(22):1836-1841
传统中药提取、分离技术步骤复杂、能耗高、污染大,已成为中药工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膜分离技术因具有无需有机溶剂、分离效率高、操作温度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符合制药行业绿色环保和智能制造的理念,近年来在中药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笔者对膜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原理进行介绍,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对膜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研究EB病毒LMP1基因与肺癌的关系,并对其变异株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了40例肺癌EBV-LMP1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结果40例肺癌标本中,11例(27.5%)阳性;对11例EBV-LMP1 DNA阳性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StyⅠ酶切消化,发现9例与标准病毒完全一致,2例不同,提示EBV-LMP1基因有变异存在.结论EB病毒的感染及LMP1基因片段的变异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0.
针灸治疗失眠处方选穴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近5a来运用穴位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报道100篇,对其处方选穴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治疗失眠过程中,大多数学者选择体针取穴法,部分学者采用耳针、头针、腕踝针,亦有学者针剌背俞穴、跷脉穴等方法治疗失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