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大力  彭延波  邢磊  赵晓晶  常莉莎  张丽 《临床荟萃》2007,22(15):1098-1099
脑卒中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1]。因此,客观准确的评估脑梗死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对病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physiol  相似文献   
52.
血清Hs-CRP浓度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Hs—CRP浓度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122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66例健康人的血清Hs—CRP浓度并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发病后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Hs—CRP浓度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预后越差。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3.
将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和对照组各42例,阿奇霉素组在抗血小板、活血化淤、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阿奇霉素组治疗第7天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阿奇霉素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阿奇霉素组Ⅰ级预后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可能会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观察雄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SOD活力、MDA、NO的表达,探讨依达拉奉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O)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依达拉奉(ED)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生化法测定3组脑缺血再灌注后SOD活力、MDA、NO含量。结果 ED组及SO组脑组织SOD活力均高于I/R组(P<0.05),MDA及NO含量显著低于I/R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增强SOD活力、减少MDA及NO含量,改善自由基代谢,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C5.0决策树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jschemic stroke,AIS)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风险预测性能。 方法  将AIS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根据入院2周内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与非HT组,建立C5.0决策树与RBF神经网络模型,比较两者的预测性能。 结果  共收集460份病历资料,按照训练集与测试集7 ∶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样本和测试集样本。C5.0决策树模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准确率分别为96.5%和80.1%,灵敏度为98.1%和82.6%,特异度为94.8%和77.9%,Kappa指数是0.93和0.60,AUC是0.97和0.80。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准确率分别为72.6%和74.7%,灵敏度为87.6%和88.4%,特异度为56.9%和62.3%,Kappa指数为0.45和0.50,AUC为0.72和0.75;在训练集中,C5.0决策树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在测试集中,两者预测性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C5.0决策树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56.
原发性癫(癎)合并特发性震颤(ET)临床少见,呈家族性发病更为罕见,现报告1家系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先证者女,42岁.因四肢震颤4年于2006年9月入院.患者38岁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震颤,尤以持物时震颤明显,后逐渐累及双下肢,尤以活动或劳累后双下肢震颤振幅较大.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观察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治疗1周后血清NSE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观察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NS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第3天时,患者血液中NSE浓度即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 IP)对大鼠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Sham组、I/R组、IP组,分别予假手术、阻塞大脑中动脉2 h后长时间灌注以及在阻塞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时作IP处理,比较3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凋亡细胞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IP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神经缺损评分降低,脑含水量减少,脑梗死体积减小,锥体细胞损伤明显减轻,退变神经元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IP在脑血管缺血急性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  相似文献   
59.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早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发病时间〈24h急性脑梗死患者272例,应用自制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疾病史,检测入院后24h内hs—CRP水平,同时收集患者入院后1,7,14d的NIHSS评分、mRS评分作为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判定指标。应用相关分析进行hs~CRP与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患者7dNIHSS评分、mR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hs—CRP与入院后1,7,14dNIHSS评分,入院后1,7,14dinRS评分高度相关(P〈0.001)。hs—CRP是影响7dNIHSS评分及1TIRS评分的共同危险因子。结论hs—CRP是急性脑梗死病情危重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60.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标志,具有高度特异性。病理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大量死亡,导致大量的NSE经血脑屏障入血,使血NSE含量增高。NSE的研究为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就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含量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