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50篇
  3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细胞内铁超载诱导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并在细胞内大量积累导致细胞死亡。心力衰竭是严重的心功能障碍,心肌细胞的减少是导致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最近研究表明,在心力衰竭中发生了铁死亡,并证实铁死亡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铁死亡的机制及其对心力衰竭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平  陈亚娜  赵华  彭娟  王桂英 《山东医药》2002,42(20):32-33
肺炎支原体肺炎 ( MPP)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 ,临床表现多样 ,常伴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迄今为止 ,MPP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免疫学机制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比浊法检测 MPP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变化 ,探讨免疫变化在 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科门诊及病房符合MPP临床诊断标准的患儿 45例 (患儿有典型的MPP临床症状和体征 ;胸部 X线片检查有肺炎改变 ;病原学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 MP-Ig M抗体阳性 ) ,男 2 5例 ,女 2 0…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VTIQ)在乳腺实性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8例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乳腺实性病灶254个)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IQ)检查,所有病灶都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得到病理结果。分析乳腺良性病灶组、恶性病灶组各弹性指标的差异,包括VTIQ成像速度模式图及乳腺病灶的剪切波速度值Vmax、Vmin、Vmean,并绘制三者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诊断界点值,评估VTIQ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VTIQ成像中,乳腺实性病灶所显示的速度模式彩色编码图可分为五种类型:均匀型、欠均匀型、杂乱型、扩散型、硬环型。均匀型、欠均匀型多见于乳腺良性病灶,杂乱型、扩散型、硬环型多见于乳腺恶性病灶。VTIQ成像剪切波速度指标Vmax、Vmin、Vmean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经综合判断,Vmean可作为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最佳指标,诊断界点值为4.84m/s。结论 VTIQ技术应用于乳腺实性病灶良恶性诊断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Vmean可作为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的可靠评价指标,Vmax、Vmin可作为特殊乳腺病灶的辅助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 IDC-NOS)中miR-7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分子特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32例IDC-NOS病例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病例的石蜡标本和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Ki67和c-erbB-2蛋白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检测Her2基因扩增;qRT-PCR检测miR-7表达。结果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肿瘤细胞增殖是IDC-NOS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P<0.01);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者和Her2基因扩增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 miR-7在IDC-NOS中表达较正常乳腺组织低(P<0.01),与淋巴结转移率呈负相关(r=-0.450);miR-7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预后呈显著负相关( r=-0.236、-0.215、-0.368),且miR-7高表达较低表达者生存时间显著延长( P<0.01)。结论 miR-7表达与IDC-NOS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其潜在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4岁,体重16 kg,因“咳嗽1周,加重伴喘息2 d”在我院门诊就医。查体:T 37.6℃, R 28次/min,P 93次/min,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干鸣音及粗湿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心率93次/min,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血常规示: WBC 12.6×109/L, N 80%,E 2%,L 18%,Hb 125 g/L,RBC 4.5×1012/L, PLT 350×109/L,C-反应蛋白35 mg/L。 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模糊,未见片状阴影。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第1天门诊输液医嘱为“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1.0+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0滴/min ,每天1次”和“注射用炎琥林160 m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0滴/min,每天1次”治疗,当天输液过程无异常情况。患儿复诊述咳嗽、喘息无缓解,第2天输液医嘱除遵照第1天医嘱外,另加“维生素K1注射液10 mg +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0滴/min,每天1次”对症治疗。在静脉滴注维生素K1注射液2 min 时,患儿突然出现瘙痒、咽喉部不适(并有手抓喉部动作),随后出现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病房巡回护士发现立即更换维生素K1注射液组液体,给予清理呼吸道、吸氧等对症处理,但患儿呼吸困难无缓解,神志渐模糊,继而呼吸微弱至停止,心跳减慢至停止。立即用简易人工呼吸器实施人工呼吸,同时持续胸外按压,并静脉推注“5%葡萄糖注射液5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和“生理盐水5 ml+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g”及面罩吸氧等抢救措施。3 min后患儿呼吸心跳先后恢复,神志模糊,面色欠红润,可见吸气三凹征,考虑可能存在喉头水肿或(和)支气管痉挛,立即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2.5 mg+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对症治疗,15 min再重复1次。整个抢救过程中患儿未出现皮疹,无抽搐发生。抢救30 min后查体:T 37.2℃,R 33次/min, P 136次/min, BP 92/60 mmHg (1 mmHg =0.133 kPa),神志清楚,面色稍红润,口唇无发绀,上唇肿胀明显,双肺可闻及少许粗湿啰音,心音有力,心律整齐,心率136次/min,心前区未闻及杂音。急查血电解质基本正常,血糖12 mmol/L,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均正常,心电图无异常发现。1周后复查时,患儿精神、食欲、自主活动正常,查体无异常发现,上述检查项目均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IF-1α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中的表达及其与胎儿肾动脉血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4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观察组,4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术前48 h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检测其胎盘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胎儿肾动脉RI(0.73±0.08)、PI(0.87±0.17)、S/D(1.90±0.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RI(0.45±0.06)、PI(0.62±0.11)、S/D(1.35±0.16)(P<0.05)。观察组HIF-1α蛋白阳性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HIF-1αm RNA相对表达量(0.927±0.168),高于对照组的(0.534±0.132)(P<0.05);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组RI(0.89±0.11)、PI(0.95±0.23)、S/D(2.18±0.24),均高于HIF-1α蛋白表达阴性组RI的(0.57±0.12)、PI(0.69±0.14)、S/D(1.60±0.19)(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HIF-1α呈高表达状态,同时胎儿肾动脉血流动力参数RI、PI、S/D升高。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武汉地区首发精神分裂症(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FES)患者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武汉地区精神科专科联盟机构就诊的450例FES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4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统计观察组患者OP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骨密度测量结果和骨代谢指标水平,分析影响FES患者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骨量正常比例低于对照组,骨量减少及OP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骨代谢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精神分裂症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吸烟史、日均运动时长、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均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OP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0岁、精神分裂症病程≥2年、BMI≥24 kg/m2、既往有吸烟史、日均运动时长<30 min、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脂均为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武汉地区FES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的情况,相较正常人群OP发生风险较高,糖脂代谢异常可能是导致OP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应针对患者糖脂代谢平衡状态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20.
为合成铂配合物顺式-草酸-正丁胺/环戊胺合铂(Ⅱ),以顺式-二碘-正丁胺/环戊胺合铂(Ⅱ)为原料,先后与硝酸银和草酸钾反应合成标题产物。采用元素分析、MS-ESI+、1H-NMR和IR分析其组成和结构,利用MTT体外检测法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合成的化合物结构与理论一致,具有一定的体外肿瘤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