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价成人骨盆骨折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骨盆骨折行CT检查的成人患者110例,随机抽取20例为常规剂量240mA扫描,剩余90例按体重指数(bodymass index,BMI)随机分成3组低剂量组(第一组BMI〈19kg/m2,第二组20kg/m2≤BMI〈28kg/m2,第三组BMI≥28kg/m2),管电流分别使用40、80、120mAs,其余扫描参数同常规剂量组。记录各扫描剂量产生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按正常图像(优)、图像有少许伪影(良)、图像有严重伪影(差)评定图像质量,并对图像满足诊断率进行比较。结果除120mA组的满足诊断率为93.3%,其余各组图像的满足诊断率均为100%,各低剂量组40、80、120mA的CTDIvol分别是常规剂量组的17.4%、34.8%和52.2%;其DLP分别是常规剂量组的19%、38%和57%,低剂量组的CTDI与DLP值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结论骨盆骨折的低剂量CT扫描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同时可以较CT扫描常规剂量减少,可明确地减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内痔的造影检查表现及放射科检查对内痔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994-1998年经我院内窥镜检证实的 2 2例内痔病人 (其中男 10例、女 12例 )进行了结肠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 ,观察肛管直肠移行处的改变。结果 肛管直肠移行处见一个或多个结节 8例 ,皱褶增粗或呈分叶状者 10例 ,皱褶规则、无分叶、且宽径在 3mm以下 1例 ,移行处光滑无皱褶 3例。结论 双对比造影检查对内痔的诊断是有价值的 ,其敏感性是 81.82 %。  相似文献   
23.
地中海贫血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的X线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地中海贫血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16例患者,全部呈地中海贫血外貌,12例颅骨内外板变薄,板障明显增厚,呈竖发状,4例板障轻度增厚;10例蝶鞍变浅,8例板障型乳突,7例副鼻窦及乳突气化不良;7例肋骨增宽,前端明显膨大;6例椎体骨小梁增粗,呈栅栏状、粗网格状;10例骨盆、四肢骨呈网格状。结论:颅骨内外板变薄,板障明显增厚,呈竖发状,肋骨前端明显膨大,椎体、骨盆、四肢骨呈网格状,是地中海贫血的X线特点,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24.
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1 3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及Ⅹ线资料.结果 骨折Garden分型:Ⅰ型18例(1.3%),Ⅱ型494例(35.7%),Ⅲ型720例(52.0%),Ⅳ型152例(11.0%).发生股骨头坏死114例(8.2%),绝大多数在骨折后3年内发现,股骨头晚期塌陷55例(4.0%).骨折GardenⅠ-Ⅳ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分别为0%、5.9%、9.6%、10.5%,晚期塌陷率分别为0%、1.6%、5.1%、6.6%.4组年龄(<20岁、20~40岁、40~60岁、>60岁)的坏死率和晚期塌陷率分别为48.4%、15.6%、10.5%、3.8%和14.5%、8.2%、6.1%、2.0%,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 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和年龄是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晚期塌陷的主要危险因素,Garden Ⅲ、Ⅳ型和青少年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双能量减影技术(DES)技术在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47例经手术证实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的患者所做的X线气管软化试验,调取DR组与DES组图像,由甲、乙两名医生分别对两组气管受压最窄处管径差进行测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DES图像组分析,得出的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DR组,两组间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通过DR法与DES法测量出的管径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6,P<0.01)。甲、乙两医生对DR法、DES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DES结合瓦-米(V-M)试验摄片为甲状腺肿患者术前评估有无气管软化风险及程度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MFH)影像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确诊为BMFH的X线、CT及MRI表现。结果4例侵犯单骨,2例侵犯多骨。溶骨型4例,混合型2例。股骨下端3例,肱骨上端1例,楔骨1例,横突1例,共侵犯12个骨骼。6例均有骨及骨皮质明显破坏,以溶骨性破坏为主,2例病灶周围有轻度骨硬化。全部病例均有软组织肿块,巨大肿块2例,局限性肿块4例,1例肿块内可见散在小钙化影。全部病例未见骨膜反应,3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结论原发性BMFH好发于长骨干骺端或骨端,多见于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虫蚀状或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巨大软组织肿块,无骨膜反应,是其影像学特点,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和病理。  相似文献   
27.
下肢缺血性疾病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肢动脉缺血可引起局部疼痛和坏死、溃疡、感染、截肢。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扩血管药物、内膜剥脱术,血管狭窄可行血管扩张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完全闭塞者可行血管旁路手术、内膜下血管成形术[1,2]。动脉内灌注活血化瘀药物对于改善微循环,减轻缺血坏死有重要作用[3,4]。本研究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滑膜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膝关节滑膜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增强扫描10例。结果局限型12例,弥漫型2例。病灶主体在T1WI上5例与骨骼肌信号相近,9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在T2WI上12例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信号之间,呈高、低混杂不均匀信号,7例可见“葡萄串”样改变;2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8例病灶内部在T1WI及T2WI上可见粗大条状、迂曲状的低信号流空血管影,2例伴液-液平面。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病灶均呈中度或明显的不均匀强化,6例可见迂曲脉管样强化。10例病变边缘在T1WI及T2WI上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低信号包膜影。7例可见低信号的分隔。3例伴有局部骨质侵蚀破坏,2例伴有韧带受累。9例伴关节积液。1例见静脉石。MRI信号多样性反映了不同的病理组织成分。结论MRI能反映膝关节滑膜血管瘤的病理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儿童与成人强直性脊柱炎Ⅰ期不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用X线平片及CT扫描作对比,并分析X线片和CT扫描的特点。结果:①儿童Ⅰ期AS的骶髂关节骨皮质浓密不均;②儿童关节邻近骨皮质内的骨小梁不清晰;③关节间隙不狭窄。成人的①②两项与儿童相似,但关节间隙狭窄。结论:儿童与成人的强直性脊柱炎Ⅰ期影像学表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