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30例正常妊娠孕妇、46例妊高征孕妇(其中轻度16例,中度11例,重度19例)血浆血栓调节蛋白、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1)血栓调节蛋白:正常妊娠组为(2.526±1.682)μg/L,轻度妊高征组为(2.725±1.321)μg/L,中度妊高征组为(4.165±1.632)μg/L,重度妊高征组为(4.862±1.265)μg/L;正常妊娠组与轻度妊高征组T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重度妊高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二聚体:正常妊娠组为(0.38±0.16)μg/L,轻度妊高征组为(0.58±0.20)μg/L,中度妊高征组为(0.71±0.23)μg/L,重度妊高征组为(0.96±0.18)μg/L;正常妊娠组与妊高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妊高征病情的加重,血浆血栓调节蛋白、D-二聚体水平也逐渐升高,D-二聚体可作为妊高征孕妇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监测指标,血栓调节蛋白可作为反映妊高征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应用以上指标,不但有助于早期诊断,并且可以判断DIC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P选择素(GMP-140)水平变化的动态观察,探讨断指再植术患者血液出现高凝状态与再植成活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断指再植患者80例(再植组),采用定量ELISA法测定再植组患者术前、术后的VWF与P选择素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再植组术后2个指标的动态变化;比较同一观察时间点再植成活组与失败组间VWF与P选择素水平.结果 再植组与健康对照组间VW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6,P<0.01);再植组血浆VWF水平在术后1、4、8、16 h分别为(1 715±493)、(1 396±549)、(1 266±504)、(1 163±436)U/L,与健康对照组(903±187)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植组与健康对照组间P选择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6,P<0.01);再植组血浆P选择素水平在术后1、4、8、16、24 h分别为(14.7±2.6)、(12.5±3.0)、(11.8±3.2)、(11.1±3.0)、(10.5±2.6)μg/L,与健康对照组(9.1±1.2)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植成活组VWF水平在术前、术后1、4、8、16、24、48、72 h分别为(854±209)、(1 535±389)、(1 177±407)、(1 040±283)、(958±216)、(829±193)、(777±151)、(713±137)U/L;再植失败组分别为(1 202±164)、(2 333±243)、(2 146±161)、(2 039±244)、(1 865±170)、(1 645±283)、(1 427±331)、(1 188±262)U/L,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4、5.12、6.10、8.43、10.17、8.85、5.10、4.61,P均<0.05);再植成活组P选择素水平在术后1、4、8、16、24、48、72 h分别为(13.9±2.5)、(11.2±2.0)、(10.2±1.6)、(9.6±1.2)、(9.2±0.9)、(9.5±0.6)、(9.3±0.4)μg/L;再植失败组分别为(17.2±1.0)、(16.9±1.0)、(17.0±1.3)、(16.1±1.1)、(14.9±1.5)、(13.8±1.4)、(12.8±1.2)μg/L;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2、9.91、10.35、12.79、9.46、9.45、9.33,P均<0.01);术后不同时间段VWF、P选择素有动态变化,在术后1~4 h升高明显,持续至24、48 h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与VWF与P选择素水平有关.动态监测两者水平对判断血液出现高凝状态和抗凝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尿液、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转运蛋白(NGAL)和尿肾损伤分子-1(KIM-1)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本院以各种原发病于ICU病房治疗,且继发AKI的危重症患者23例,同期于ICU治疗的非AKI患者24例和健康者21例,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液、血清NGAL和尿KIM-1水平,用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健康对照组、AKI患者入院时,AKI患者组、ICU非AKI患者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AKI的诊断价值。结果 AKI患者组血清NGAL、尿NGAL、尿KIM-1、BUN、Cr和Cys 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患者组与其入院时各研究指标比较,血清NGAL、尿NGAL、尿KIM-1、BUN和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患者组与非AKI患者组间血清NGAL、尿NGAL、尿KIM-1和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NGAL、尿液NGAL、尿液KIM-1、Cr、Cys C、BUN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1.00、0.97、1.00、0.98、0.98、0.99。结论 AKI患者组与其他各研究组间血清NGAL、尿NGAL、尿KIM-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NGAL、尿NGAL、尿KIM-1作为新的肾损伤标志物,对AK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小剂量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影响.方法 20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骨化三醇(每天0.25μg)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4、8周观察患者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成纤维细胞因子23水平.结果 用药4周和8周后患者血钙明显上升(但尚未超过正常范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4周和8周后血磷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和8周后血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4周后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和8周后血成纤维细胞因子23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升高血钙、抑制碱性磷酸酶并升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剂吡格列酮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非降糖作用.方法 33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吡格列酮(30 mg/d)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4和8周后观察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脂和血压水平.结果 用药4和8周后患者IL-6、hs-CRP和AngⅡ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用药8周后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上升,与用药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8周后收缩压明显上升,与用药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ARγ激活剂吡格列酮对血液透析患者具有抗炎、抑制AngⅡ、抗高血压和调节血浆胆固醇等非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早期检测的意义以及脑出血后止凝血状态变化与继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对照组,2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脑出血患者在继发脑梗死前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内皮素(ET-1)、P选择素(P-S)、蛋白C(PC)、D-二聚体(D-D)值。结果脑出血继发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FIB分别为3.96±1.53/2.77±0.68、2.86±0.44(均P〈0.05);P-S分别为22.4±4.07、17.98±3.69、14.96±2.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C分别为3.24±1.25、5.70±1.52、6.56±1.64(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对早期预测和诊断继发脑梗死以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以FIB、P-C、P-S三个指标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ICU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tatin C)与急性病理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的关联性,初步评价两者在ICUAKI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该院ICU收治的32例AKI患者(AKI组)的血液标本,均符合AKI诊断标准。记录其cystatin C的变化,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慢性疾病史,24h内各种化验指标(血常规、血气分析、肾功能、血电解质等)的最差值,并对其进行APACHEⅡ评分。AKI组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另外选取同期入住ICU未发生AKI患者20例作为非AKI组。结果 32例AKI组患者,死亡11例,死亡率34.4%。cystatin C水平随APACHEⅡ评分增多而升高,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tatin C升高结合APACHEⅡ≥15分,少尿与AKI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P<0.05)。结论对ICU AKI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前提下,cystatin C升高结合APACHEⅡ评分≥15分可以作为评价AKI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外伤病人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特异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b)的变化规律及对创伤并发的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观察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并动态观察20例钝性伤合并心肌损伤(心肌损伤组)及20例钝性伤未合并心肌损伤(普通创伤组)病人伤后1、2、3、5、7、10、16、24、48小时及1周血清中H-FABP、cTnI、Mb的水平及规律.结果 心肌损伤组的H-FABP、cTnI、Mb及普通创伤组的H-FABP、Mb均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通讯作者:罗进才.地址:东莞市厚街医院检验科.逐渐升高,于7天后逐渐回复正常,各项目在相同时点上心肌损伤组普遍高于普通创伤组.胸部创伤并发心肌损伤时,cTnI出现早、升幅大、窗口期长、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而H-FABP和Mb虽出现早、升幅大、灵敏度高但特异性低.结论 cTnI可做为判断胸部创伤有无并发心肌损伤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on disorders of pregnancy)[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患者静脉血清及脐血中可溶性黏附因子的表达。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定量检测6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轻、中、重型各2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脐血中sE-选择素、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molecule-1,PECAM-1)的含量。结果sE-选择素、PECAM-1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脐血中均有表达。sE-选择素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表达,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脐血中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各组与对照组血清和脐血中的PECAM-1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sE-选择素与自身脐血中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血清中PECAM-1与自身脐血中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sE-选择素的高表达说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且sE-选择素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PECAM-1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病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对间日疟患者血液12项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了解当机体感染疟疾时生化检验结果改变的规律。方法 采集44例间日疟患者静脉血进行12项生化检验,并与55例体检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K^+、Ca^2+、I PHOS、CO2CP、GLU、UA、CHO的结果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l^-1、Na^+、BUN、CREAT、TG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诊疗疟疾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其他疾病检验结果进行必要的鉴别及做出相应的处理。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