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2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医生操作频度对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学习曲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名已完成超声消融培训的医生(A医生、B医生)分别在各自单位初始独立开展41例(A组)及39例(B组)超声消融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累积求和法(CUSUM)评估2组的学习曲线。比较2名医生的操作频度是否对学习曲线存在影响。结果 A组手术室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月完成操作A医生为2例、B医生为7例。A医生CUSUM曲线在可接受失败率(H0)和不可接受失败率(H1)之间波动,从23例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未跨过H0。B医生CUSUM曲线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在13例时曲线跨过H0。结论操作频度是学习曲线的重要评价指标。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有着严格、复杂的程序,连续的操作实践是迅速完成学习曲线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2.
绒毛膜羊膜炎是否为早产儿神经发育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MRI显示的脑发育成熟延迟或损伤可作为早产儿生后神经发育障碍的指标, 且较少受生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因素的影响, 故能更清楚地评价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神经发育障碍的关系。2022年10月, Am J Obstet Gynecol发表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 探讨中至重度急性组织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 HCA)母亲分娩的早产儿的MRI显示的全脑异常评分是否高于无或轻度HCA母亲分娩的早产儿[1]。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间实行区域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输液大厅分为两个区域,即输液一区和输液二区;将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每组由1名护理组长(药疗护士)及1名责任护士组成,负责区域内所有输液患者的全部护理工作.结果:实施区域输液患者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门诊输液间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提高了护士工作质量与效率,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小剂量阿维A口服及他扎罗汀外用联合NB-UVB照射治疗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接受治疗的60例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阿维A口服及他扎罗汀外用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0.05%他扎罗汀凝胶外用联合小剂量阿维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1年后随访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中,观察组的复发率6.7%要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小剂量阿维A口服及他扎罗汀外用联合NB-UVB照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且治疗后的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6.
背景: 早产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多项关于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meta分析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也可能降低早产发生率,特别是孕16周前开始用药者。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1]。入组对象为经超声确认孕周且为宫内活胎的单胎初产妇,在孕6~13周+6开始服用安慰剂或小剂量阿司匹林(81 mg/d)。研究对象来自6个中低收入国家的7个社区研究点。根据三角研究园(Research Triangle Park)数据协调中心集中生成的顺序,将参与者按1∶1随机分配(按研究点分层)至片剂阿司匹林组或安慰剂组(外观相同)。研究人员、医务人员和孕妇均不知晓分组情况,孕妇持续服用至孕36周+7或分娩。主要结局为妊娠≥20周后有妊娠结局孕妇的早产(孕37周前分娩)发生率。采用按研究点分层的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对二分类结局进行分析,计算RR值和95%CI。对至少服用过1次阿司匹林或安慰剂的孕妇,均进行严重不良事件评估。结果: 2016年3月23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14 361例孕妇中共纳入11 976例,年龄14~40岁,其中阿司匹林组5 990例和安慰剂组5 986例。阿司匹林组的5 780例和安慰剂组的5 764例纳入主要结局分析。阿司匹林组中668例(11.6%)和安慰剂组中754例(13.1%)发生早产(RR=0.89,95%CI:0.81~0.98,P=0.012)。阿司匹林组的围产儿死亡率(RR=0.86,95%CI:0.73~1.00,P=0.048),孕16周后胎死宫内和生后7 d内的新生儿死亡(RR=0.86,95%CI:0.74~1.00,P=0.039),早期早产(分娩孕周<34周;RR=0.75,95%CI:0.61~0.93,P=0.039)以及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且34周前分娩的发生率(RR=0.38,95%CI:0.17~0.85,P=0.015)均降低。2组其他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相近。结论: 中低收入国家的单胎初产妇,在孕6~13周+6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37周的早产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7.
患者男,30岁,因婚后未育2年就诊,表型及智力发育正常,性功能正常。在我院确诊为极重度少精子症,精子密度两次检查分别为0.6×10^6/mL、0.2×10^6/mL(正常参考值下限:15×10^6/mL)。查体:身高178 cm,体重80 kg。阴毛及外生殖器发育均正常,睾丸大小约12 mL(正常参考值:12~25 mL)。  相似文献   
108.
张圆圆  张馨月  陈长香 《重庆医学》2021,50(18):3194-3199
目的 了解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演变轨迹,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衰弱综合评估量表(CFAI)、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唐山市10个社区服务中心的3448例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人的身心总体健康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呈下降趋势.75~<80岁老年人SF-36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最高,80~<85岁SF-36总分和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维度与85~98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衰弱程度加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呈大幅下降趋势.轻、中、重度衰弱SF-36总分和各维度存在差异,中度衰弱与重度衰弱也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年龄、衰弱程度与老年人的总体身心健康状况有关(P<0.05).结论 应根据老年人的年龄阶段和衰弱程度及早开展筛查和干预,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Ct)急性感染和持续感染McCoy细胞后Rab蛋白家族表达的差异.方法 Ct感染McCoy细胞后,经青霉素G诱导获得持续感染组,未经青霉素G诱导为急性感染组,同时设立无衣原体感染、无青霉素G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和无衣原体感染、有青霉素G处理的青霉素对照组.感染48 h后,裂解McCoy细胞、收集蛋白后,用ELISA检测以上各组Rab4A、Rab6A、Rab10、Rab1 1A、Rab14蛋白水平,同时提取各组细胞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Rab4A和Rab14 mRNA的相对表达量(用2-△△α法计算).结果 Ct持续感染组Rab4A、Rab6A、Rab10、Rab1 1A、Rab14蛋白水平均高于急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均为3.621,均P< 0.001),且急性感染组和持续感染组中5种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08 3),而空白对照组和青霉素对照组中这5种Rab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转录水平,Rab4A和Rab14mRNA在各组的表达均显示与其蛋白表达相同的趋势.结论 McCoy细胞在Ct持续感染状态下,Rab蛋白的转录和表达水平高于急性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10.
背景:颌面部骨缺损以及牙周组织缺损是影响人类功能和美观的重要疾病之一,组织工程骨成为了修复颌面部骨和牙周组织缺损的主要手段。目前已形成了种子细胞及细胞共培养、支架材料、微环境三者复合以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基本模式,将组织工程骨进行预血管化并促进其快速成骨可以减少植入物的坏死、吸收,提升骨缺损修复的成功概率。 目的:归纳总结近5年内组织工程骨在口腔颌面部及牙周组织上的研究新进展。 方法:对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2010年至2015年文献进行检索,中文检索关键词为:颌面;组织工程骨;骨再生;血管化;基因修饰;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微环境,英文检索词为:oral and maxillofacial,bone tissue engineering, bone regeneration,vascularization,Genetic modification,Seed cells,Support material, Micro environment。排除无关性研究、重复性研究,保留68篇中英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骨在修复口腔颌面部及牙周缺损上的应用得到了巨大发展,在三维结构的支架材料上加载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可以有效的促进血管化进程,提高成骨效应,增加颌骨缺损修复术的成功概率。此外,在牙槽嵴缺损处或新鲜拔牙窝处植入组织工程骨材料,可以有效的恢复和保存牙槽嵴高度和宽度,为后续的修复治疗保证了良好的骨条件。在植入组织工程骨后,可在缺损处加载不同的外部环境刺激,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成分或信号通路来改变血管化进程,而血管化是建立有效血循环,保证植入支架成功的前提条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