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8篇 |
内科学 | 45篇 |
神经病学 | 100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证据方法系统性分析1966年-2008年1月的文献,探讨DWI和PWI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结果和推荐意见DWI是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在卒中首发症状出现12h内,DWI的诊断价值优于CT平扫。DWI能够最准确地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A级推荐);但DWI的敏感件存诊断普通人群疑似卒中时,并不是最佳。本指南并不讨论DWI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Ⅱ级和Ⅲ级证据的研究显示,根据苯线DWI上病灶大小,顺洲前循环卒中早期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较高(B纵推荐),对后循环率中似乎缺乏预测价值(C级推荐)。基线DWI上病灶大小可预测最终梗死灶的大小(B级推荐)及早期、后期的临床转归(C级推荐):与DWI相比,基线PWI上病灶大小对病情严重释度的预测价值较低(C纵推荐)。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否定PW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价值(U级推荐), 相似文献
152.
无症状脑梗死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颖冬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1):647-648
无症状脑梗死 (silentbraininfarction ,SBI)的发现源于神经影像学发展。CT问世使之得到认识 ,MRI的应用对其了解得到深入。所谓“无症状性脑梗死”是指无脑卒中病史 ,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而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却发现脑梗死病灶 ;或虽有脑卒中 ,但影像学发现了非责任病灶 ,所以又称之为静止脑梗死 (silentcerebralin farction ,SCI)。1 影像学检查对AI的检出率 Jorgensen等[1] 曾对各种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得出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CT发现AI占 10 %… 相似文献
153.
大量研究表明,血小板功能异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试验能检测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血小板活化因子和P-选择素水平可反映血小板是否处于活化状态。检测各种血小板功能标志物,有助于了解血小板的功能状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康复组与对照组.规范康复组严格按照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完成规范化康复程序,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完成常规康复程序.两组患者在全过程中共进行3次功能评定,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Barthel指数(BI).结果:第一次评定两组患者M、FM、B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三次评定:规范康复组的FM、BI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M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次与第一次评定M、FM、BI差值,第三次与第一次评定的M、FM、BI差值两组之间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三次与第二次评定的M、FM、BI差值,两组之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康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5.
张颖冬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3)
<正>锥体外系疾患所致运动障碍(movement disorders)可概括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症候群和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多症候群两大类属性,前者临床表现以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为特征,代表疾病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而后者临床表现以舞蹈/投掷症、手足徐动症等为特征,代表疾病为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肌张力障碍(dysto- 相似文献
156.
158.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将60例发病72 h内的AC 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复康、阿司匹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1日3次,连续治疗30 d。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0 d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同时检测血浆ET-1含量,以治疗第30 d的ESS和ADL评分增分率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第30 d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ET-1含量较治疗前分别降低(40.3±20.5)pg/m l及(31.5±14.7)pg/m l,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51.9±20.7)%、(35.9±25.8)%,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ESS增分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AC I患者血浆ET-1含量与其ESS和ADL评分均呈极显著性负相关(r=-0.437、r=-0.449,均P<0.001)。治疗组有2例空腹服通心络胶囊后出现胃部不适,改饭后服用即消失。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AC I有效,不良反应少;并能明显降低AC I患者血浆ET含量。 相似文献
159.
张颖冬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0,19(5):257-261
1 一般概念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一部分大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的超同步化的阵发性放电,并引起患者和观察者都能察觉到的各种临床表现.而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癫痫的诊断是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有反复发作证据.诊断内容主要包括:①病人的发作是否为癫痫发作;②如果是癫痫,则尽力明确是哪种综合征或发作类型;③尽可能查寻病因;④作出初步伤残评定;⑤尽可能对导致癫痫的病灶作出定位. 相似文献
160.
将SMART原则引入到医院质量目标的规划中,从质量目标设置、目标分解、数据获取、目标完成情况分析等全面统筹医院质量目标实施工作。通过质量目标评估,跟踪医院各项质量、安全、绩效运行,提高医院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