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8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57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544篇
预防医学   20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29篇
  3篇
中国医学   219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对肺部感染新生儿治疗疗效及对肠道益生菌菌落平衡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肺部感染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哌拉西林组、头孢类组和联合用药组,同时选取同期医院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哌拉西林组使用哌拉西林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头孢类组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使用哌拉西林联合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收集四组研究对象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肠道菌落类型及数量检测,统计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评价三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哌拉西林组、头孢类组、联合用药组益生菌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较健康组低(P均0.05),腐败菌中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高于健康组(P0.05);哌拉西林组显效例数57例占57.00%、有效例数36例占36.00%,头孢类组显效例数55例占55.00%、有效例数33例占33.00%,联合用药组显效例数60例占60.00%、有效例数37例占37.00%,三组患儿疗效均处于较高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哌拉西林治疗新生儿肺部感染疗效与其他抗菌药物疗效相似,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肠道菌落益生菌失调状况,联合用药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多,同时容易导致患儿肠道益生菌失衡。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电针预防庆大霉素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cochlearspiralganglioncells,SGC)损伤的作用。方法:选用耳郭反射正常,体质量为300~350g的健康杂色豚鼠,雌雄兼用,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0只,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kg·d);庆大霉素组15只,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80mg/(kg·d);电针组15只,给予电针(针刺双侧“听宫、翳风、肾俞”穴)1次/d;针刺后再给予庆大霉素同对照组,各组用药均25d。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动物BAEP反应阈值;用组织学方法检测耳蜗SGC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在用药前对照组组、庆大霉素组和电针组BAEP反应阈分别为:(31.85±2.19),(32.23±2.26),(32.19±2.24)dBpeSLP;用药后27d检测分别为:(32.27±2.21),(59.58±17.74),(45.67±9.35)dBpeSLP。庆大霉素组、电针组分别与对照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6.809,4.435,P<0.01);庆大霉素与电针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t=3.800,P<0.01)。在放大倍数为400倍光镜下平均在80μm×80μm视野内SGC存活数为:对照组(14.08±0.79)个,庆大霉素组(9.16±2.55)个,电针组(11.17±2.08)个;庆大霉素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67,P<0.05)。结论:电针对庆大霉素引起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3.
药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其知识面,构建高等教育模式,实现国内高等药学教育立足于世界的目标。该文探讨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国内外公开课、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改善药学教育方法,从而提升高教学趣味,扩展知识面。  相似文献   
54.
《中国药典》作为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是药品生产、经营、管理和检验的法定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已实施三年多了,对保证药品质量,规范药品标准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在日常检验中,发现中药材和饮片有些质量标准的制定不尽合理,有些标准的制定尚未考虑人力、物力及操作可行性。就以下问题谈几点商榷意见和建议,供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补体7(C7)基因遗传变异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基因C7在结直肠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C7表达及拷贝数变异与结直肠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关系。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7遗传变异对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影响。使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C7 rs1061429和rs1376178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基因分型。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分析C7rs1061429和rs1376178遗传变异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与结直肠正常组织相比,C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C7表达及拷贝数变异可影响结直肠癌免疫细胞浸润。与C7 rs1061429 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CA基因型携带者可显著增加直肠癌发病风险(OR=1.42,95%CI:1.08~1.86)。与C7 rs1376178 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CA基因型携带者的结肠癌发病风险增加(OR=1.50,95%CI:1.06~2.10),CA或AA基因型携带者有较高的直肠癌发病风...  相似文献   
56.
目的:调查分析山东省日照地区10所中学600名中学生的错畸形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上半学期山东省日照地区10所中学的6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包括男生311名,女生289名,采取儿童填写调查问卷及专业医师口腔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室内自然光线,口内直视检查及问诊,并作记录,同时计算错畸形患病率与性别的关系;各种安氏分类的构成比、各种错畸形的类型构成与各种不良口腔习惯的关系等。结果600名中学生中,正常者有210名,错者有390名,患病率为65.0%。其中男生错畸形有198名,患病率为63.7%(198/311),女生错畸形有178名,患病率为61.6%(178/289),男女性别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5)。安氏分类构成结果显示,在390名错畸形患者中,安氏Ⅰ类234名(60.0%),安氏Ⅱ类98名(25.1%),安氏Ⅲ类58名(14.9%)。错畸形的类型构成结果显示,在各种错畸形的类型中,牙列拥挤所占比例最大,〈35.9%,其次为上颌前突及深覆盖、牙错位或扭转、深覆。不良口腔习惯统计结果显示,390名错畸形中学生中,口呼吸、咬唇、偏侧咀嚼、咬物习惯、吮指和吐舌习惯均超过50.0%。结论山东省日照市地区中学生恒牙列错畸形患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这与日常口腔用牙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预防错畸形的宣传教育,对已出现的错畸形及时矫治,做到早防早治,提高儿童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变化,了解其在电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用2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DCM组(n=10),并通过病理组织学证实为DCM心肌病理学改变。分别对两组大鼠采用改进的耐钙成年大鼠急性酶分离方法分离心肌细胞,运用膜片钳技术以全细胞模式分别记录两组大鼠心室肌单细胞的Ito和膜电容,并分析比较两组大鼠心室肌Ito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M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的Ito电流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70 mV时,(16.80±9.10) pA/pF v s(36.25±5.20)pA/pF](P〈0.05),DCM组的Ito的I-V曲线明显较对照组下移。结论 DCM的Ito数量明显减少,在DCM心肌电重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Ito的减少及Ito通道的分布密度不同,可导致动作电位时程与有效不应期发生变化,可能与临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中预防性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选江西省遂川县妇幼保健院2013-01/2014-02产科14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宫缩素治疗,实验组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宫缩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第三产程时间实验组(7.4±3.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2.7±3.2)min,产后2 h出血量实验组(152.7±24.6)ml明显低于对照组(238.2±26.7)ml,产后24h出血量实验组(210.7±34.6)ml明显低于对照组(368.4±38.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1,t=19.70,t=25.52;P值均<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应用于阴道分娩,可有效减少分娩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的临床表现及其在MR影像表现上的特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OPCA患者(OPCA组)的临床及MR表现.另选择7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年龄分为21 ~ 30岁组、31 ~ 40岁组,41~50岁组,51 ~ 60岁组,61 ~ 70岁组,每组15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桥脑测量.结果 8例OPCA患者均为散发病例,临床以小脑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锥体外系症状多见.头颅MR表现为小脑和脑干萎缩,特征性表现为“十字征”.OPCA组患者桥脑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分别为(20.63±2.16)和(16.74±4.37) mm,与对照组[(27.14±1.73)和(22.28±1.49)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中在21 ~30岁组和31~ 40岁组桥脑上下径及前后径数值最大,随着年龄增大数值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是诊断OPCA的首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提高OPCA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不同筛查方法对粘多糖贮积症(MPS)的筛查效能。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儿科及遗传咨询门诊就诊的72例可疑患儿的尿粘多糖筛查结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同时采用甲苯胺蓝显色实验法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沉淀实验法对疑似 MP S患儿进行尿液粘多糖筛查。结果显色实验法结果呈阳性患儿为25例,阳性筛查效能为72.22%(13/18),阴性筛查效能为100%(10/10);沉淀实验法示36例患儿结果呈阳性,阳性筛查效能为42.86%(6/14),阴性筛查效能为50%(7/14)。两种方法的阳性和阴性筛查效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胺蓝显色实验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灵敏的 MPS 筛查方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有利于提高该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