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543篇
内科学   39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637篇
预防医学   243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238篇
  3篇
中国医学   211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 :验证从牛皮质骨中提取的骨形态发生蛋白 (bBMP)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探讨煅桡骨 (SB)作为其载体对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 :①将bBMP植入 1 6只balb/c小鼠肌袋内 ,每周宰杀 4只行细胞学检查 ,连续 4周。② 1 6只新西兰大白兔手术造成双侧桡骨 1cm缺损 ,分别植入bBMP -SB和SB进行自身对照 ,分批宰杀后行X -线照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植入肌袋内的bBMP术后一周即可诱导软骨细胞形成 ,2周时可见编织骨 ,4周时可见小梁骨及骨髓成形。而骨缺损实验中 ,bBMP -SB组在软骨诱导、小梁骨的形成数量、骨折愈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SB组。结论 :①bBMP有强大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②bBMP -SB复合骨可促进骨缺损愈合  相似文献   
32.
郑华  徐影  李艳  张薇 《医用生物力学》2004,19(3):173-175
目的 通过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测定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状况。方法 用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 ,对 2 0例健康者 ,77例CRF患者 (其中 30例氮质血症 ,4 7例尿毒症 )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RF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测定结果为 :SDNN 85 .2 8± 19.96 ,SDANN 75 .5 5± 2 2 .4 7,r-MSSD19.2 2± 11.82 ,PNN50 6 .7± 14 .79,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者 (P <0 .0 1)。氮质血症期与尿毒症期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差别。结论 通过HRV时域分析发现 ,CRF患者有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CRF氮质血症期患者已出现HRV下降 ,提示CRF患者早期就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3.
舒张性心力衰竭兔Ca2+调控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时Ca2+调控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以阐明DHF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DHF兔模型,并设假手术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兔心肌细胞内Ca2+含量和肌浆网(SR)Ca2+-ATPase(钙泵)活性,并以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2+调控蛋白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1)DHF兔心肌细胞内Ca2+含量(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728±545vs633±168,P<0.01);(2)DHF兔SR钙泵活性,细胞膜L型Ca2+通道和SR钙泵mRNA水平(μmol*mg-1*h-1)明显低于对照组(10.5±2.8vs21.1±5.7;0.75±0.11vs1.20±0.33;0.76±0.12vs1.24±0.38,P<0.05~0.01);(3)DHF兔细胞膜L型Ca2+通道mRNA水平与左室舒张末压中度负相关(r=-0.74,P<0.05),SR钙泵mRNA水平与左室舒张末压和左室松弛时间常数中度负相关(r分别为-0.81、-0.64,P<0.05~0.01);DHF兔兰尼碱受体mRNA水平与左室松弛时间常数负相关(r=-0.71,P<0.05);(4)DHF兔SR钙泵的蛋白质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0.75±0.06vs1.02±0.09,P<0.05).结论细胞膜L型Ca2+通道和SR钙泵mRNA和蛋白质表达减低是导致心肌细胞内Ca2+超负荷及DHF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
左室负荷改变及缺血对犬左室舒张早期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E波速度在负荷改变及缺血状态下的变化规律。方法 在犬应用脉冲波多普勒测量左室对照状态、负荷改变及缺血状态下二尖瓣瓣尖及瓣下1cm及2cm三个取样点的E波流速,各点心电图R波顶峰至E波顶峰的时间(R-E)变化,同时用心导管法测量左室松弛时间常数(T),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并了解与T值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二尖瓣血流速度在左室内的衰减为非线性,与静息状态相比速度衰减幅度由25%增加到39%,二尖瓣血流时间指标R-E受负荷影响小,受缺血的影响显著与静息状态相比缺血状态下,R-E  相似文献   
35.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体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最常见的老年痴呆性疾病之一,约占所有痴呆患者的75%。 其病理特征为具有很强神经毒性作用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在脑组织,并且许多神经元内tau 蛋白的过 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导致大量神经元坏死,大脑功能调控紊乱,从而出现严重 的认知功能障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成体干细胞,能产生大量多囊泡体分泌至胞外 形成胞外体。胞外体大小不等,直径为30~150 nm,可跨越血脑屏障,携带大量小分子miRNA和蛋白质分子到达脑组 织内发挥作用。MSCs来源的胞外体对AD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AMI早期QT间期离散度、JT间期离散度与严重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定 46例AMI患者心梗发生后第 3d的QT间期离散度 (QTd)和JT间期离度 (JTd)。并与30例正常人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组QTd、JTd、QTc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 (P <0 0 1 )。住院期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组 (1 8例 )的QTd、JTd、QTcd较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组 (2 8例 )明显增大 (P <0 0 1 ) ,且发生室颤的 9例患者QTd、JTd、QTcd比无室颤的明显增大 (P <0 0 1 )。结论 :早期测定AMI患者QTd、JTd、QTcd对患者近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37.
107例白塞病的系统损害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薇  王立冬  曾小峰 《中国医刊》2000,35(11):26-27
白塞病 (Beh etdisease,B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的疾病 ,可侵犯口腔、生殖器、眼、皮肤等全身各系统。由于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 ,所以掌握此病的各系统损害特点非常重要。本文回顾了1 980~ 1 998年我院收治的 1 0 7例BD患者 ,对其临床表现中系统损害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 980~ 1 998年收治白塞病患者共 1 0 7例。起病年龄 5岁~ 69岁 ,2 0岁~ 4 0岁为主 (占 77% ) ,病程 6个月~ 2 9年。其中男性 63名 ,女性 4 4名 ,男∶女 =1 4∶1。1 2 诊断标准 本文 1 …  相似文献   
38.
玻璃体出血     
自发玻璃体出血发病率约为7/10万。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视网膜破孔(30%)、视网膜静脉阻塞后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11%)、不伴视网膜破孔的玻璃体后脱离(8%)是该病的主要原因。玻璃体出血可以由于正常视网膜血管损伤的病理机制引起,出血来自病变的视网膜血管或不正常的新生血管,或其它部位的出血通过视网膜蔓延造成。  相似文献   
39.
围产期窒息缺氧所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早期的严重疾病,发病率较高,常伴有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近年来,有关HIE新生儿新血管系统损害已引起关注,国内外学者通过窒息死亡新生儿的病理解剖资料证实了心肌存在缺氧缺血性病理改变,也有从X线摄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报道心脏受累的表现情况,但有关HIE心脏受损的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改变报道较少。笔者对26例HIE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CO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进行观察并做心电图分析,根…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