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70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366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474篇
预防医学   182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210篇
  7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龋病的发生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行为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影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利用口腔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sopox) 的克隆序列,重组构建新的不能产生H2O2 的口腔链球菌变异株。方法:口腔链球菌株ATCC10557 经培养后用酚-氯仿法抽提细菌染色体基因组DNA ,经PCR 扩增sopox 基因,用BamHI 进行限制酶切;参照Chris 方法进行电转化,挑选阳性菌落测定其上清液中H2O2 的含量;将细菌传3~4 代后再次重复上述检测。结果:转化子经筛选后得到1 株阳性菌落,测定上清液中H2O2 含量,第1 次检测表明变异株产生H2O2 的量仅有所下降(介于阳性对照ATCC 10557 和阴性对照大肠杆菌JM109 之间) ,经3~4 次传代后变异株中上清液H2O2 量已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结论:成功构建了口腔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缺陷型变异株。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对235例输血反应发生情况及其预防、处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减少输血反应,有效处理输血反应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输注各类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情况、处理情况。结果 26873例受血者中发生输血反应的235例,总的反应发生率为0.87%,其中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和过敏性输血反应(ATR)占97.02%。不同的血液成分中,输注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和血小板的输血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23.4%、26.8%和49.8%。其中首次输血发生反应31例,2次或2次以上输血发生反应204例。结论输血反应主要以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过敏性输血反应为主,明确输血反应的种类并对症治疗,是处理输血反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总结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7月~2009年8月1 276例LA中转开腹67例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腹率5.3%.其原因为:阑尾周围粘连紧密36例(53.7%),阑尾根部坏疽8例(11.9%),盲肠后位6例(9.0%),腹腔广泛粘连4例(6.0%),出血4例(6.0%),小肠损伤3例(4.5%),合并麦克尔憩室3例(4.5%),阑尾肿瘤2例(3.0%),不能维持气腹1例(1.4%).结论 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适应证,提高术者技术水平,可降低中转开腹手术率.适时中转开腹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5.
双向Glenn术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姑息性手术之一,其术后独特的监护对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现将我们的监护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5(chloride channel 5, CLC5)在模拟失重下磷代谢异常致骨丧失的作用机制,为失重性骨代谢异常的防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①利用回转器对IDG?SW3骨细胞模拟失重,将骨细胞分为模拟失重组(MG组)和失重对照组(MG?CON组),2 d后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matrix protein 1, DMP1)和CLC5在IDG?SW3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②利用尾部悬吊法对小鼠模拟失重,将10只1月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悬尾组(SUS组)和空白对照组(CON组),每组5只,4周后取两组小鼠胫骨制作石蜡切片进行CLC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③2月龄DMP1基因敲除鼠和DMP1转基因鼠各5只(体重为20~25g),制备胫骨石蜡切片,进行CLC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2D回转后DMP1和CLC5在IDG?SW3骨细胞中的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LC5在CON组和SUS组胫骨细胞胞质和基质中均有表达,且SUS组表达量明显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C5在DMP1基因敲除鼠和DMP1转基因鼠骨细胞中的表达也较CON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模拟失重下CLC5参与了DMP1对磷代谢的调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颅内血肿常常并发肾衰竭,使病情恶化,导致死亡.现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00年5月收治颅内血肿216例,其中内科脑出血157例,并发急性肾衰竭40例,发生率25.5%,外伤后颅内血肿59例,并发急性肾衰竭6例,发生率10.2%,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全部病人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并发肾衰竭标准为:(1)少尿(24h小便量≤400mi)、无尿(24h小便量≤100ml);(2)血尿素氮≥8.9mmol/L或血肌酐≥133mol/L或两者呈进行性升高. 2一般资料46例病例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20岁74岁,平均58岁,其中≥50岁38例,均为内科脑出血病人,占82.6%.所有病例入院时查肾功能正常.有高血压病史40例,占86.7%;有糖尿病史10例,占21.7%;查血糖升高18例,占39.1%;丘脑及基底节区血肿26例,占56.5%;发生颅内血肿后3d内并发肾衰竭40例,占86.7%;1周后并发肾衰竭6例,占13.3%;46例中,非少尿型36例,死亡4例,少尿、无尿型10例,其中7例行腹膜透析后1周~2周肾功能恢复,无1例死亡;另3例未见透析,1例肾功能恢复,2例死亡.  相似文献   
109.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耐糖实验及胰岛素分泌的研究范萍,刘秉文,方定志,张荣爵,刘宇,傅明德,吴兆丰,王洪敏,朱红,张蓉(成都华西医科大学载脂蛋白研究室,成都610041)本文对33例健康成人(男24例,女9例,年龄52.5±5.8岁,体重指数24....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疗案第三次报告(ATPⅢ)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2004年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JCDCG)2007年建议的代谢综合征(MS)工作定义中不同的肥胖标准在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人群中应用的差异及与肥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715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有完整血压、血脂及血糖资料的2 372名一级亲成员.分别用ATeⅢ、IDF、CDS和JCDCG定义诊断MS及肥胖.结果 (1)四种定义诊断的一级亲MS患病率分别为45.40%、38.74%、25.08%和39.29%,按ATPⅢ、IDF定义诊断时,女性MS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均P<0.01);(2)除CDS定义在女性中最常见的组合是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外,其余定义下MS的常见异常组合均表现为四种代谢异常同时存在;(3)四种定义诊断的一级亲中具备肥胖组分的比例分别为58.18%、58.18%、33.90%和42.96%;肥胖患者中分别有66.59%、66.59%、54.85%和68.99%伴有MS;(4)应用ATPⅢ/IDF以及JCDCG定义中腹型肥胖的诊断切割点,分别有28.58%及16.78%个体表现为体重指数(BMI)<25 kg/m2,但已旱腹型肥胖,其中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38.90% vs 15.02%,21.01% vs 11.22%,均P<0.01).结论 (1)MS及肥胖的发病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人群是其高危人群;(2)采用腰围作为MS中肥胖组分的判别指标,较BMI可能更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和防治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