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建设项目 (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工作一直是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掌握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现状 ,为制定有关管理政策、法规提供科学的依据 ,我们于 2 0 0 1年 8月对 1996~20 0 1年天津市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建设项目依法完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审核、审查及验收情况进行了调查 ,同时对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一、对象与方法以 1996~ 2 0 0 1年天津市 12个区、县 2 6 1个乡镇企业 4 4 4户个体私营企业的 72个建设…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不同深度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传导功能及结肠P物质(SP)、Cajal间质细胞(IC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常规针刺组、深刺一组和深刺二组,每组10只。采用1 mg/mL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10 mg/kg)灌胃复制STC大鼠模型。常规针刺组、深刺一组和深刺二组予“天枢”电针干预,分别直刺进针3、4.5、10 mm,每次15 min,每日1次,连续15 d。采用活性炭灌胃法检测大鼠首粒黑便排出的时间,多导生理记录仪检测大鼠结肠肌电频率和振幅,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中SP和ICC特异性标志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kit)的阳性表达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肠肌电频率明显降低(P<0.01)、振幅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SP、c-kit阳性表达面积明显缩小(P<0.01);与模型组比较,常规针刺组、深刺一组和深刺二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缩短(P<0.01),深刺一组和深刺二组结肠肌电频率明显升高(P&...  相似文献   
63.
《内经》有多篇关于九针的详细论述,对后世针具针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后世针灸临床并未真正实现九针的应用。员针为九针之一,因其针尖如“卵形”的钝头设计,后世临床多用以体外揩摩之用,未能发挥其作为针具的真正用途。本文介绍基于《内经》对员针针具的挖掘复原,探讨员针当为刺入肌肉“分间”以治疗肌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文献中手针疗法治疗疾病的应用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搜集期刊、医案、医籍中手针治疗疾病的文献作为原始数据,建立手针疗法治疗疾病数据库,对60多年来手针疗法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录入、审核、提取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手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规律和特点。结果:手针疗法在临床各科中均有应用,在外科和内科中应用频次较高。期刊、医案、医籍文献中外科应用频次分别是132次(66.33%)、73次(50.69%)、67次(11.65%),内科应用频次分别是37次(18.59%)、59次(40.97%)、338次(58.78%)。期刊文献中,手针疗法治疗各科疾病疗效显著,愈显率分别为:外科88.45%、内科78.06%、五官科89.96%、儿科90.65%、妇科60.61%、皮肤科67.73%;手针治疗各科疾病以双侧或者健侧手穴为主,手针配合运动疗法的使用频次为107次。医案文献中涉及34种疾病,以伤筋和腰腿痛较为多见。医籍文献中涉及了123种疾病,内科病种最多(56种)。结论:手针疗法在临床各科中均有应用,其中外科以伤筋、腰腿痛为主,内科以腹痛、哮喘为主,儿科以小儿遗尿、小儿腹泻为主,五官科以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乳蛾为主,妇科以经行腹痛为主,皮肤科也有应用;取单侧手部穴位治疗疾病愈显率较高;手针治疗外科疾病时多配合运动疗法;手针疗法在治疗各科疾病时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5.
铸瓷介质对光固化树脂材料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光源透过不同表面处理的陶瓷介质对光固化树脂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制作厚度1.0mm的热压铸瓷片,以光固化灯透过或不透过不同处理的瓷片(A组:无介质;B组:喷砂;C组:喷砂+HF酸蚀;D组:喷砂+HF酸蚀+硅涂层)照射光固化复合树脂40s。用色度计测量固化后树脂试件的即刻颜色,随后将其浸泡于红酒中,分别在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再次测色,计算色差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各实验组不同浸泡天数的色差值均不相同(P〈0.05),而相同的浸泡天数中各实验组之间的△E值并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不论是否存在热压铸瓷介质和不论陶瓷采用何种表面处理,固化的树脂于红酒中浸泡5d后均发生肉眼可察觉的明显颜色变化,但相互间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6.
子宫肉瘤是罕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从组织学类型可分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恶性混合性中胚叶瘤。复发率高,治疗以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放疗效果不确切,可以协助控制局部复发,抗雌激素治疗也有一定效果。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临床期别和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老化对4种树脂黏固剂颜色及相对透明率参数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Biscem(双固化型)、Choice(光固化型)、PermaCem(化学固化型)和RelyX Aplicap(化学固化型)树脂黏固剂制取树脂试件,每种黏固剂制取5个试件,分别设为A、B、C、D组,按厂家推荐的方法光照或自然固化。在黑暗环境保持24 h后用色度计测量色度值CIE L*、a*、b*,并计算其相对透明率。然后将各组试件分别经紫外线照射老化8、16、24 h后再次测量,分析色度值和相对透明率的变化。结果4组树脂黏固剂试件在紫外线照射后均发生了颜色变化,照射时间越长色差值越大。照射时间相同时,4组试件的色差值不同,B组与D组的色差值较小,C组最大。A、B与D组的相对透明率受紫外线老化的影响较小,C组在紫外线照射后相对透明率发生改变。结论紫外线照射老化能够引起树脂黏固剂发生颜色改变,但是多数产品的相对透明率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对光固化树脂基充填材料颜色及不透光度的影响。方法采用7种光固化树脂基充填材料(Aelite Flo、Filtek Z350 Flowable、Clearfil AP-X、Dyract AP、Z100、Durafill VS、Filtek Z350 Universal)各制作5个树脂试件。用色度计测量颜色参数L*、a*、b*(CIE 1976 L*a*b*系统)及Y刺激值(CIE 1931 XYZ系统),然后将7种试件经紫外线照射老化8、16、24 h后再次测量颜色参数及Y刺激值,计算7种试件经紫外线照射后的色差及不透光度。结果紫外线照射后试件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颜色变化,色差变化范围从8 h的1.85~3.21到24 h时的2.88~4.55;不透光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高,变化范围从照射前的0.75~0.82到照射24 h后的0.80~0.98。其中,Z100和Filtek Z350 Flowable试件的色差值较大,Filtek Z350 Universal试件的不透光度较大。结论紫外线老化能够引起树脂基充填材料发生颜色改变和不透光度升高,不同产品的颜色稳定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9.
张莘  王益民  李扬  吴晓华 《武警医学》2008,19(11):1013-1014
2007年1月~2007年6月我们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nsH)检测大肠癌组织中c-erbB-2基因扩增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分类、分级、分期、5年存活率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基于卵巢癌二元论分类,比较高级别与低级别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对初次紫杉醇与铂类药物联合化疗的疗效以及预后有无不同.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病理学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患者197例,均为初次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卵巢癌二元论观点将其分为低级别肿瘤和高级别肿瘤两组,分别为95例和10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和铂敏感率,使用生存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初次化疗疗效及预后情况: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的铂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5%vs 73.5%,P=0.287).但是低级别肿瘤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P<0.001)和总生存时间(OS)(P=0.001)均长于高级别肿瘤.FIGOⅠ~Ⅱ期患者两组铂敏感率(87.8%vs 100.0%,P=0.227)及PFS(P=0.061)和OS(P=0.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GOⅢ~Ⅳ期行满意减瘤术的患者中,低级别肿瘤组对铂类化疗药物欠敏感(58.6%vs 83.7%,P=0.018),但两者PFS(P=0.850)和OS(P=0.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晚期行不满意减瘤术的患者中,两组患者铂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vs 44.4%,P=0.133),PFS(P=0.243)和OS(P=0.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晚期行满意减瘤术的患者,高级别卵巢癌患者采用TP化疗方案较合适,低级别卵巢癌患者TP方案不一定是最好选择.对于低级别卵巢癌患者,有待开发更新更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