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相关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6份病例呕吐物中的诺如病毒和8种常见致病菌。从呕吐物样本增菌液中分离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PCR方法检测增菌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肠毒素、利用PCR方法检测其肠毒素基因并进行spa分型分析。结果共采集到6份呕吐物标本,其中5份诺如病毒阳性,2份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基因nuc阳性。其中5份呕吐物增菌液nuc基因阳性,4份seb基因阳性,1份sea基因阳性。共分离到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3种spa型(t701、t437和t4209)。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基因PCR检测结果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存在差别。结论本次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可能由诺如病毒感染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共同导致。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为解决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的问题,探索一种快速定量检测“活的”沙门菌的技术路线。方法 将不同浓度叠氮溴化乙锭(EMA)作用于不同浓度的死/活沙门菌后,用qPCR检测沙门菌Ct值,确定EMA的最优使用浓度。在混合菌量为106、105、104、103 CFU/mL,活菌比例为0%、10%、30%、50%、70%、100%条件下,确定EMA处理过的活菌+死菌,未加EMA的活菌+死菌,未加EMA的活菌+生理盐水三组菌的Ct值,研究EMA-qPCR法对死/活沙门菌的区分能力。结果 EMA浓度低于50 μg/mL,EMA处理活菌组与EMA未处理活菌组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考虑,EMA最优使用浓度为10 μg/mL。采用10 μg/mL EMA进行预处理,混合菌量为106、105、104、103 CFU/mL时得出的结果一致:活菌比例为0%,≤50%,>50%时,EMA处理过的活菌+死菌与未加EMA的活菌+死菌两组Ct值差异(ΔCt)分别为≥5,≥1,<1。同时,除活菌比例0%外,其他活菌浓度下,EMA处理过的活菌+死菌与未加EMA的活菌+生理盐水两组Ct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菌量为103~106 CFU/mL时,通过10 μg/mLEMA作用,EMA处理过样品与未加EMA处理样品的ΔCt值≥1,可考虑样品中沙门菌活菌比例≤50%。  相似文献   
53.
目的获得本地区秋季腹泻患者弯曲菌的感染现状及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深圳市南山区2018年9 — 11月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双孔滤膜法分离培养弯曲菌并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菌种鉴定。 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应用琼脂稀释法获得菌株对11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根据菌株的序列分型(ST)结果,结合既往菌株分型数据进行本地区菌株的遗传聚类分析。结果共采集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50份,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76例,年龄在1~86岁之间。 150份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弯曲菌18株,检出率为12.00%(18/150)。 菌种鉴定发现,空肠弯曲菌占77.78%(14/18),结肠弯曲菌占22.22%(4/18)。 14株空肠弯曲菌可分为11种PFGE带型,8个ST型别,以ST9763最多(35.71%,5/14),是本研究新发现ST型别。 14株空肠弯曲菌对四环素全部耐药,对红霉素、阿奇霉素、泰利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及克林霉素100.00%敏感。 ST型别最小生成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宿主来源菌株没有显著聚集性,腹泻患者分离菌株分布在不同来源的组群中。结论采用双孔滤膜法提高了腹泻患者中弯曲菌的检出率。本地区弯曲菌的感染仍以空肠弯曲菌为主, 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呈现较高的耐药特征,分离的空肠弯曲菌ST呈弥散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十几年间我国空肠弯曲菌临床分离株对10种抗生素耐药谱特征,了解我国空肠弯曲菌耐药的变迁趋势。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食源性病原菌感染网络(GFN)推荐的弯曲菌琼脂稀释法,测定1995年至今分离的116株空肠弯曲菌对6类10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结果 经对实验结果整体分析,甲硝唑的总体耐药率最高为97.4%(113/116),四环素为82.8%(96/116),环丙沙星为80.2%(93/116),萘啶酸为79.3%(92/116),左氧氟沙星和氨苄西林耐药率相同,为40.5%(47/116),氯霉素为18.1%(21/116),庆大霉素为8.6%(10/116),链霉素为4.3%(5/116),最低为红霉素0(0/116)。随着时间的推进,萘啶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氨苄西林的MIC有明显增高趋势;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甲硝唑的MIC值变化不明显;链霉素的MIC值变化有下降的趋势。6.1%的菌株出现了8种抗生素多重耐药的结果,且菌株均出现在2010年后。经统计学分析,萘啶酸、环丙沙星、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氨苄西林6种抗生素在2001年前、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0年后4个时间段中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空肠弯曲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以及链霉素3种抗生素依旧保持了较高的敏感性,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甲硝唑以及氨苄西林6种抗生素产生了较大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我国空肠弯曲菌脂寡糖(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的序列特征,获得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的特异DNA序列特征。方法选择132株空肠弯曲菌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OrthoMCL软件,进行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DNA的同源性分析并以特异型别基因簇的特异序列为靶位点,建立PCR方法,根据特异引物序列以及扩增产物大小,识别菌株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的主要型别。结果在132株菌中,105株菌的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的DNA序列属于14个已确定的LOS型别,27株菌为新型LOS,根据DNA的同源性可分为10个新型别,分别命名为CDC1~10。LOS合成相关基因序列中存在大量的多聚A/T、多聚G/C结构以及碱基的插入、缺失等突变,部分突变有可能导致LOS相关合成酶及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影响其抗原性。针对A、B、C、CDC8型LOS的特异DNA序列建立的PCR鉴定方法可在50株测序菌株的基因组中得到验证。结论10种LOS新型别的发现有利于更准确地鉴定空肠弯曲菌,解释LOS的抗原多样性特征。空肠弯曲菌的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序列多样丰富,存在大量多聚结构和DNA序列的突变,是潜在的导致LOS抗原多样性的原因。主要LOS分型的PCR法可用于快速筛查5种特异LOS型,但仍需要更多菌株的验证。  相似文献   
56.
目的构建空肠弯曲菌omp18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克隆表达rOMP18重组蛋白、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并评价其抗原性。方法PCR扩增空肠弯曲菌的omp18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2a(+)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BL21(DE3)),诱导表达后SDS PAGE分析其表达产物并纯化目的蛋白。应用空肠弯曲菌感染免疫血清,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其抗原性。结果与结论单、双酶鉴定结果显示已成功构建rOMP18的重组表达载体pET32a omp18,IPTG诱导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相符34kD(HIS16kD)。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OMP18具有抗原性,为空肠弯曲菌感染的特异抗体的检测提供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SERT表达调控在PI-IBS的发病机制。方法 6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M组用无菌生理盐水灌胃,2ml/d/只;A、B、C组分别用ATCC 2151菌种灌胃,浓度分别为108、109、1010 cfu/ml,2ml/d/只。4组均持续灌胃7d;感染后第3、7、14、28、42、56、70d检测肠道感染状态,第70d检测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肠道传输时间、粪便Bristol评分及结肠粘膜SERT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急性感染期大鼠感染个体数随菌液浓度增加而增多;感染恢复期C组粪便湿重比明显增加;感染后第70d,各组大鼠均脱离感染状态;B、C组大鼠AWR评分显著增加(P0.05),肠道传输时间缩短(P0.05),以C组尤甚,结肠SERT mRNA及蛋白表达量C组下调更显著。结论高浓度ATCC 2151菌液持续灌胃可增加造模成功率,引起大鼠内脏敏感性增强肠道动力紊乱,结肠粘膜SERT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58.
1995~1996年,应用IFA和ELISA两种试验方法对北京地区六大医院送检的268例临床疑似莱姆病患者血清进行了抗伯氏疏螺旋体IgM、IgG抗体检测,其中81例血清呈阳性反应,阳性率30.22%。神经系统病人150例,阳性59例,心血管系统病人25例,阳性6例,皮肤损伤病人34例,阳性7例,关节痛病人49例,阳性6例,头痛发热乏力病人7例,阳性2例,精神异常病人33例,阳性1例。81例抗体阳性病人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有效率达98%。  相似文献   
59.
空肠弯曲菌病与格林-巴利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ejuni)是弯曲菌属中主要引起人类感染的一个种,可定植于人的空肠、回肠和结肠,导致急性肠炎[1].C.jejuni的传染源主要是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未经消毒的井水或地面水、污染的牛奶、熟食通常是引起散发和暴发的主要原因.家畜、家禽是重要贮存宿主.粪-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其感染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居于细菌性食源性感染的首位.由于经济、气候、人口密度以及种族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通常为发达国家的10~100倍,但患者的临床症状却要明显减轻.人类对C.jejuni普遍易感,感染者中男性约1.2~1.5倍于女性.从发病季节看,发达国家C.jejuni暴发多发生在春季和冬季,散发病例有夏季高峰,而发展中国家检出率夏秋季明显增高[2].本文对C.jejuni与空肠弯曲菌病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病原学、致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等研究情况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预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类肠毒素W(SElW)与T细胞受体(TCR)的对接和超抗原活性位点, 并对SElW进行克隆表达和纯化。方法利用AlphaFold对SElW蛋白单体进行三维结构预测, 借助SAVES在线服务器使用ERRAT、拉氏图和Verify3D等软件对蛋白模型进行评估。用ZDOCK服务器模拟SElW与TCR的对接构象, 并对SElW与其他肠毒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设计引物扩增selw基因, 将该片段重组于pMD18-T载体中并进行测序;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Hind Ⅲ双酶切后将目的片段重组于表达质粒pET-28a(+)中, 重组质粒鉴定后用IPTG诱导表达;用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于上清中的SElW蛋白进行纯化, 用BCA法对蛋白进行定量。结果三维结构预测结果显示, SElW蛋白由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两个结构域组成, 其中氨基末端结构域由3个α-螺旋和6个β-片层组成, 羧基末端结构域由2个α-螺旋和7个反向平行的β-片层组成。SElW蛋白模型的整体质量因素得分为98.08, 其中93.24%的氨基酸Verify3D得分≥0.2, 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