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张臣  赵蕾  马晓海  张兆琪 《疑难病杂志》2012,(12):901-903,995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冠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通畅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拟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患者50例(植入支架59枚),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扫描。2名研究者对CA结果不知道的情况下分别对冠状动脉支架内管腔进行评估。结果与CA结果对比,DSCT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支架为单位)分别为55.6%(5/9),97.8%(44/45),83.3%(5/6)和91.7%(44/48);DSCT对直径≥3 mm支架的再狭窄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100%、100%、94.4%;对直径<3 mm支架的再狭窄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90.9%、50.0%、90.9%。结论与CA结果比较,DSCT对冠脉支架评估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敏感性相对较低。其临床意义在于排除管腔通畅的患者,亦可以作为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无创性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途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对SD大鼠进行12 Gy单次照射,制备急性放射性肠炎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APS(2 g/kg)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CC,0.2 m...  相似文献   
13.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高效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的高效方法.方法:胰酶消化法从脐静脉获得HUVEC,观察其形态并传代培养,检测其摄取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的情况,传3代流式榆测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结果:消化分离的细胞呈小圆形且聚集成团;2h细胞开始贴壁,呈条索状;7d细胞增多呈漩涡样生长;此后细胞继续增多接近融合,呈铺路石样改变.流式检测细胞高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144、vWF、CD31,部分表达CD34,而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为阴性表达.镜下发现贴壁细胞原代、第5代摄取Dil-AcLDL,胞浆呈现红色荧光,提示为有活性的内皮细胞.结论:利用胰酶消化法能从人脐静脉获得大量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后能成功增殖传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片对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和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曲美他嗪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方对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肝阳上亢证)的降压效果,并探讨其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设计的方法将34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4例,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积分、24 h动态血压(ABMP)、心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血脂指标改善,评价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同时两组各随机抽取40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可显著降低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下降率,且夜间血压下降率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变异性和总有效率也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治疗组在改善眩晕、腰膝酸软、心烦、口干口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率、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ngⅡ和Hs-CRP水平下降,而血清CGRP水平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平肝潜阳方对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调节血脂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浆内皮素及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 (EH)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浆内皮素 (ET)及血压的关系。方法 :将EH患者 12 0例按中医辨证分为肝阳上亢型 ( 3 0例 )、阴虚阳亢型 ( 4 2例 )、肝肾阴虚型 ( 2 6例 )、阴阳两虚型 ( 2 2例 )和正常血压对照组 ( 2 0例 )。分别检测各组ET浓度及监测血压并分析各组之间的变化。结果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组ET值及血压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变化规律 :阴阳两虚型 >肝肾阴虚型 >阴虚阳亢型 >肝阳上亢型 >正常对照组。结论 :ET及血压可作为EH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卵圆孔未闭(PFO)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临床热点之一,其引起的反常栓塞、不明原因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PFO的诊断和介入封堵治疗涉及神经科、影像科、介入科等多学科医生团队的配合,国内近年来也有多项相关的指南发布。文章就近年来包括超声、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多种影像技术在PFO诊断和介入封堵中的应用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影响冠心病(CHD)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病例调查方法,选择398例CHD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①随访出现和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患者之间基线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②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减少术后心绞痛的复发和血运重建术需求,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则未见改善心血管患者预后。[结论]未观察到基线脂质和炎症因素对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CABG是CHD心脏不良事件的负性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患者GSH-PX和CAT改变及天麻钩藤饮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改变及天麻钩藤饮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3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健康组)的血清作对照.结果观察组机体内GSH-PX和CAT水平较健康组明显下降,经治疗后GSH-PX和CAT均明显升高.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减退,天麻钩藤饮可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将变异型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硝酸酯、钙离子拮抗剂和阿斯匹林治疗4个星期,针剌组在西药基础上加针剌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心俞、太冲和神门。结果:针刺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5例;针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95.4,P〈0.05)。针刺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为86.9&#177;23.15μmol/L,较治疗前63.8&#177;22.07μ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25,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降低,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1);针刺组治疗后内皮素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辅助治疗变异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