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袁天华  张肖 《放射学实践》2006,21(7):725-725
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体检发现右后上纵隔肿块5个月余。大小便无异常。查体:血压170/100mmHg,发育正常,无呼吸困难。CT检查:右后上纵隔椎体旁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境界清楚,呈分叶状。内可见粗索状骨嵴及不规则钙化,肿块边缘呈薄的硬化边,相邻椎间孔扩大(图1)。增强扫描未见肿块明显强化(图2),CT诊断为右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良性可能性大。术中所见:肿物位于右后纵隔胸3椎体,饱满呈囊状,肿物固定并介入椎间孔,切除并送病理。病理检查:可见肿物呈分叶状,含有星形或梭形细胞,具有丰富的黏液和软骨间质,瘤细胞间有网状钙盐沉积。病理诊断:成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阿替普酶溶栓中医证候要素差异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25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溶栓,统计分析溶栓后第1、3、5、7、14天中医证候要素变化差异。结果 内风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内火证溶栓后第1~14天变化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证溶栓后第1~14天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内风证呈急剧下降趋势,至第14天消失;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呈逐渐下降趋势;内火证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气虚证呈逐渐升高趋势;前循环梗死与后循环梗死患者溶栓后第1~14天相同时间点内风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内火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梗死患者第7、14天阴虚证分布高于前循环梗死患者(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溶栓后第1~14天相同时间点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第14天,统计125例ACI患者预后,预后良好患者102例,预后不良患者23例,不同预后患者溶栓后第1~14天相同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治疗骨盆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骨盆肿瘤患者于我院接受MR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经术前定位,按照病灶距离体表最近和安全性原则选择最佳进针层面与路径,将冷冻针穿入病灶内进行冷冻消融。结果操作过程耗时1.5~2.0 h,所有病例术后MR扫描示冰球完全覆盖病灶。术后2例患者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结论MR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对骨盆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术治疗胰腺不可切除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严格筛选1例外科手术难以切除且满足纳米刀消融条件的局部进展期(Ⅲ期)胰腺癌患者,行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时处治并发症,并行CEUS及MR检查以评估消融效果。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轻度腹痛,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符合胰腺炎表现,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3天CEUS及术后5天MR检查显示肿瘤消融完全,消融区边界清晰,邻近血管、胆管及肠管未见损伤,胰腺周围呈轻度渗出改变,胃窦部胃壁水肿、增厚。结论 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术可在尽量保护血管、胆管及肠管等结构的前提下选择性消融胰腺肿瘤组织,且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处理方法。结果 253例中,77例(77/253,30.43%)肺出血,包括4例(4/77,5.19%)大量出血,有无肺出血患者的病变位置、病灶大小、穿刺深度、取材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5例(55/253,21.74%)发生气胸,其中5例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有无气胸患者的病变位置、病灶大小、取材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肺出血的影响因素为病变位置、病灶大小、穿刺深度及取材数量,气胸的影响因素为病变位置、大小及取材数量,均可预防、可处理。  相似文献   
16.
蔡辉  张肖  严佳斌  张杰 《吉林医学》2012,33(6):1155-115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方法:设计糖尿病观察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60例患者,在院观察期间,入院后第2天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血脂四项等指标,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做总结统计。结果:两组人群在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数据的监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大,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发生并予以相应的治疗,在临床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胃结石是食入的植物纤维和毛发在胃内潴留,并以其为核心形成的团块,进一步产生嵌顿、梗阻和溃疡,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国外以毛发性胃石居多,国内以进食山楂、柿子和黑枣等引起的植物性胃结石较多见[1],尤以胃柿石形成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74岁.于2006年3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多为干咳,偶有少量白痰.不伴有发热、胸痛、气促等其他不适.给予抗炎、止咳等药物对症治疗,效果欠佳.2007年5月25日体检时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提示左肺片状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监测2012~2014年本院医院感染患者中血培养为阳性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血流感染的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2~2014年3 406例血培养鉴定结果;采用SIEMENS MicroScan WalkAway96plus系统或API系统鉴定细菌和真菌,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纸片扩散法;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 406例血培养标本中有309例阳性标本,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9.2%,革兰阴性菌占39.5%,真菌占1.3%;阳性标本中,排名前5的检出细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40.5%(125/309),大肠埃希菌15.5%(48/309),金黄色葡萄球菌13.6%(42/309),肺炎克雷伯菌8.4%(26/309),铜绿假单胞菌5.8%(18/309).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耐药率各异,但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各菌属对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率,但未发现亚胺培南的耐药株.结论 血培养病原菌菌谱较广,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次之,且耐药性情况普遍存在,应及时对血流感染病原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并用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苏盛泽医院2011年各科室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规律?方法:收集培养标本共2 224例,利用API系统进行细菌及真菌鉴定采用,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出阳性标本648例,阳性率为29.1%;阳性标本主要分布在神经内科(26.7%),呼吸内科(23.8%),重症监护病房(17.6%)等;检出革兰氏阳性菌128株,占19.8%;革兰氏阴性菌431株,占66.5%;真菌89株,占13.7%;其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占阳性标本的16.4%,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6.0%)和肺炎克雷伯菌(13.6%);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s,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7.0%?62.5%;产ESBLs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94.0%~100.0%);非发酵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且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株;肠球菌和链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均在65%以上,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结论: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病原菌耐药性的变迁指导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新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