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目的改善神经科ICU病房的空气质量 ,使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数 <2 0 0cfu/cm2 。方法采用QC小组的活动程序 :选择课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制定巩固措施、总结体会及今后打算。结果空气培养菌落数为 50cfu/ (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 ,空气培养细菌总数 <2 0 0cfu/ ) ,达到目标 ,降低了院内感染率。结论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消毒隔离知识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学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为病人创造了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 ;增进了医、护、患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中山市户籍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分层抽样采集2500例中山市户籍新生儿脐血,用HPCE测定HbBart's作为诊断α-地贫的阳性参考指标,对阳性样品用gap-PCR和RDB法进行α-地贫基因分型,并在所有被检样品中进行两种常见静止型α-地贫基因(-α3.7/和-α4.2/)的分子筛查。对未知突变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MLPA及家系表型分析等。【结果】在2500例脐带血样本中,经基因检测,255例被确诊为α-地贫基因型(含258个突变等位基因)。检出HbBart's阳性样品183例,有83例α3.7/αα、α4.2/αα和2例-SEA/αα基因携带者检出自HbBart's阴性样品中。中山市户籍人群中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10.32%(258/2500);4种已知α-地贫基因的构成比依次为54.65%(-SEA/)、33.33%(α3.7/)、11.24%(α4.2/)和0.78%(αCSα/)。【结论】中山市户籍人群中α-地贫基因携带率高,检出4种基因突变类型(-SEA/、-α3.7/、-α4.2/和αCSα/),以-SEA/为主,开展α-地贫的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74.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单基因缺陷所致的遗传性慢性溶血性贫血。人们一直期望其能成为第1个通过基因矫正而治愈疾病。但种种原因导致该疗法离临床应用尚远。目前药物基因调控治疗此病经过20多年研究,在重新激活已近乎关闭的γ珠蛋白基因高表达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中药的研发具有良好前景,本文从药物基因调控治疗的理论基础、激活γ珠蛋白基因的国内外进展及目前存在问题和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大同矿血局第一职工医院儿科近年死亡病例情况,回顾总结了6年间死亡病例资料,结果显示: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提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降低儿童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6.
浅谈宫颈癌筛查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妇科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并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张春芳  胡婷婷  于靖  张翠梅 《医疗装备》2023,(7):130-132+136
目的 探讨医用新型下肢约束带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EICU收治的96例因治疗需要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8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腕部约束带,观察组则使用医用新型下肢约束带,比较两组约束效果。结果 观察组肢体挣脱、坠床、皮肤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血液透析机报警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新型下肢约束带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肢体挣脱、坠床、皮肤损伤的发生,且护士的总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