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急诊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广东省13所医院急诊科224名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得分为(292.58±29.87)分,75.00%的护士得分大于280分;急诊工作年限、科室急救案例讨论、教学查房和阅读习惯是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诊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水平属于正性,积极参与科室学术活动有利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系统评价青春期摄入豆类食品对女性成年后乳腺癌发病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和CBM中关于青春期食用豆类食品对女性成年后乳腺癌发病影响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1年8月。由两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和GRADE系统推荐的分级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最后采用Stata 11.0和GRADE pro ler 3.2.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6609例病例和79538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青春期食用豆类食品较多的女性比青春期不食用或很少食用豆类食品的女性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低[OR=0.816,95%CI(0.670,0.99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青春期豆类食品的摄入对绝经前乳腺癌的预防作用[OR=0.661,95%CI(0.550,0.796)]强于绝经后[OR=0.782,95%CI(0.486,1.259)];而无论东、西方女性摄入豆类食品均受益[OR=0.793,95%CI(0.569,1.105);OR=0.837,95%CI(0.743,0.943)]。结论青春期食用豆类食品对女性成年后乳腺癌发病可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对绝经前乳腺癌的预防作用尤其明显,而无论东、西方女性均受益。受纳入研究数量与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调查现行成人护理教育网络课程应用各种网络教学模式的现状,针对现有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09级670名成人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和13名有网络教学授课经验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人教育护理专业学生肯定了现行护理教育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对现行成人护理教育网络课程应用的各网络教学模式的认可度不同(对协作式教学模式应用的认可度最高);教师对护理教育网络课程网站的各教学模块的使用率、成人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对各课程网站的浏览率及两者对今后课程网站教学模块增设的内容需求存在差异。结论:成人护理教育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现有的护理教育网络课程网站的教学模块设置不完善,今后可以从优化教学模块设置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探索养气调血护理法对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产后缺乳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予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60例。观察对比患者的乳房充盈度评分、乳汁粘稠度、乳汁淤积程度。结果:实验组在乳房充盈度评分、泌乳量评分、乳汁瘀积程度、乳汁粘稠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这种养气调血护理的方法对产后缺乳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正>2014年11月910日,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学校护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承办的广东省第一届高等学校护理急救技能竞赛于南方医科大学隆重举行。竞赛以"创新、协作、提高"为宗旨,倡导"人、环境、健康"的护理教育理念。省内共有9个代表队36名选手参赛,分别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嘉应学院医学院、韶关学院医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医疗护理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医疗护理员的培养、考核和能力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形成医疗护理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初稿。2022年9~11月,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7个省份的20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共开展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95.24%,第2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929,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30(P<0.05)。最终构建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能力和人文特质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医疗护理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意见集中,可信度较高,对医疗护理员的培养、考核和能力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赵倩倩  杨智慧  米雪  张立力 《重庆医学》2017,(30):4310-4312
2015年中国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其中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死因之首[1].众多研究表明,肺癌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应激反应和明显的负性影响[2].而积极心理学则认为,部分患者通过调动内外资源能够在患癌事件中逐渐寻找平衡点并积极应对,这种特质被称为心理韧性,或者是个体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的"反弹能力",并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等负性事件时,通过激发潜在认知、心理特质,运用内外资源进行积极修补,不断调适,以达到正向适应的能力、历程或结果[3].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影响癌症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4].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可以验证并清晰呈现以上因素与心理韧性的影响关系[5].本研究对肺癌患者心理韧性及相关因素进行现况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图,具体描述变量间的效应关系,为心理韧性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自适应认知训练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入住海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老年病科病房的VCIND患者235例,根据患者入组顺序按随机数表编号,1:1分配到两组,观察组118例,对照组11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丁苯酞、多奈哌齐常规药物基础治疗,观察组接受六六脑?脑康复系统的自适应认知训练(包括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灵活性、计算推理能力五项脑功能训练),对照组只给予初级感知觉、注意力训练,两组患者每日均训练一次,每次30 min,持续训练12周后(第1~2周在医院训练;第3~12周在家中训练,由研究人员经网络监督),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有14例患者退出,对照组12例患者退出,最终209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Ca、EQ-5D-5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的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得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不适、焦虑/沮丧、EQ-5D指数和自我EQ-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在自我照顾、日常活动和焦虑/沮丧三个维度异常报告人数的比例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六六脑?脑康复系统的自适应认知训练可以有效提高VCIND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9.
胃癌p53基因突变与微卫星DNA不稳定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术前不同分期的胃癌p53基因突变与微卫星DNA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内境(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73例胃癌患者行术前分期,同时采用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仙镜活检组织标本p53基因突变及MSI。结果 p53基因总突变率为54.8%;T3期(64.3%)和T4期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系统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疾病体验。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有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采用2016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包含263例患者,提炼45个主题,归纳为8个新类属和3个整合结果:患者体会到疾病威胁并积极适应;患者感受到应对疾病过程中的挑战;患者感知到社会支持尚不完善。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期间经历负性情绪,面临诸多挑战,但能在找到控糖动因后达成适应状态,医护人员应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