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爱帕琳肽(APL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周结束时,与对照组(75.00%,33/44)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41/44)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结束时,两组患者TC、TG、LDL-C、APLN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C、Hcy水平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增强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测定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正常值。方法应用温度感觉分析仪对123名健康成人躯干双侧T3、T7、T11关键点皮肤进行检测。结果测得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感觉阈值。冷觉和热觉阈值标准差较热痛觉小;冷痛觉阈值跨度最大;热痛觉阈值随节段下降有增大趋势;中年组较青年组阈值有增大趋势。结论躯干皮肤温度觉和温痛觉阈值正常参考值应按不同节段、年龄分别建模。冷觉、热觉个体差异较小,冷痛觉、热痛觉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3.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未染色大细胞比率(LUC%),以期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58例确诊为MDS的患者,并设30例对照病例,比较外周血中LUC%和骨髓形态学报告。结果 58例MDS患者中54例(93.1%)外周血LUC%高于正常,其中有45例(83.3%)经初次骨髓穿刺诊断为MDS,9例(16.7%)经2~3次骨髓穿刺诊断为MDS。对照组30例中有1例(3.3%)外周血LUC%高于正常者。结论外周血LUC%的增高有早期诊断MDS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4.
张璞 《中国医院统计》2011,18(4):357-358
目的 合理控制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加快周转,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卫生资源浪费.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与病床周转次数进行相关分析和住院病人的费用分析.结果平均住院日与病床周转次数存在高度负相关,6年间,由于缩短了平均住院日,为病人共节省医疗费用4 986.55万元.结论医院的统筹管理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保证,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平均住院日,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5.
凌金祖  张璞  张永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82-82,100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用于有冠心病患者的胸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合并冠心病行胸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先行椎管内麻醉,给试验剂量待麻醉平面确定后,咽喉部表面麻醉,静脉诱导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维持用异丙酚+芬太尼泵注,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硬膜外间断给局麻药。术毕行PCEA。对照组行静吸复合全麻。记录麻醉诱导期、清醒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全麻药用量、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清醒时间、ECG变化(ST段改变)例数、心绞痛阈值(RPP)、冠心病发病例数。结果观察组术中比较平稳,全麻药用量小、苏醒快,围术期未发现冠心病发病情况。结论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具有应激反应轻、循环比较平稳的特点,比较适用于有冠心病患者胸腹部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评估止点内移修复大型及巨大肩袖撕裂(large-to-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s,L/MRCT)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止点内移修复的46例L/MRCT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男26例,女20例;年龄40~75岁,平均57.7岁。大型肩袖撕裂20例,巨大肩袖撕裂26例。影像学评估术前脂肪浸润(Goutallier分级)、肌腱回缩(改良Patte分级)、冈上肌切线征、肩峰肱骨头间距(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及术后内移长度与肌腱完整性;以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与内旋活动度)与前屈上举肌力评估临床结果。根据术后肌腱完整性将患者分为肌腱完整组与再撕裂组,根据术后内移长度将患者分为A组(内移长度≤10 mm)与B组(内移长度>10 mm),比较患者临床功能和影像学指标。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6个月,平均31.8个月。术后1年MRI示冈上肌腱内移长度为5~15 mm,平均10.26 m...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在不同本体感觉测试下踝关节振动觉、位置觉及运动觉的差异。方法选取存在本体感觉障碍的脑卒中患者28例(患者组)和健康志愿者22例(正常组), 其中患者组按照卒中侧别, 分为右侧脑卒中组(10例)和左侧脑卒中组(18组)。对患者组的健侧及患侧、正常组的优势侧及非优势侧, 先后进行振动觉阈值测试、被动关节角度重置测试、主动关节角度重置测试、运动最小阈值测试, 分析并比较健康志愿者与脑卒中患者之间、脑卒中患者患侧与健侧之间、左侧脑卒中患者与右侧脑卒中患者之间的本体感觉差异。结果患者组患侧振动觉阈值[(28.91±22.53)μm], 跖屈15°[(5.49±5.39)°]和背伸5°[(4.48±3.89)°]的被动位置觉绝对差值, 跖屈15°[(5.23±4.34)°]、跖屈30°[(3.26±1.73)°]和背伸5°[(4.97±3.48)°]的主动位置觉绝对差值, 跖屈20°[(11.21±15.57)°]、跖屈10°[(7.47±8.40)°]和中立位0°[(5.63±6.32)°]的运动觉阈值, 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患者组健侧振动觉阈值[(5.90...  相似文献   
178.
卫生管理机制是卫生系统内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是卫生事业赖以运转的一切方式、手段、环节的总和,它按照一定的方式有规律地运行并发挥总体功能。卫生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人员管理机制、物资与设备管理机制、业务技术管理机制、信息管理机制、教育与科研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9.
目的:探索吉西他滨(GEM)联合热疗对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胰腺癌PANC-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无任何处理)、GEM组(给予GEM)和热化疗组(给予热疗联合GEM)。比较各组细胞增殖、凋亡、活性氧(ROS)、特异性蛋白1 (Sp1)及其下游蛋白表达情况。评估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各组细胞增殖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GEM对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30μmol/L GEM对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高于其他剂量(均P<0.05)。在GEM治疗前热疗1 h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GEM与热疗同时1 h和GEM治疗后热疗1 h(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GEM组和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增加,且热化疗组高于GEM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GEM组和热化疗组ROS升高,且热化疗组高于GEM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GEM组和热化疗组Sp1、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热化疗组低于GEM组(均P<0.05)。与GEM组比较,热化疗组环氧合酶-2(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