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42岁,工人,1985年10月患者以何杰金氏淋巴瘤住本院血液科,用COP方案治疗3个疗程,病情好转,出院后继续化疗。1986年1月5日起发热38.5℃,畏寒、乏力、尿黄、纳差、恶心呕吐,用灭吐灵,维生素B_6等对症治疗,上述症状未减轻,并出现腹痛、腹泻粘液便,11日停止化疗。23日仍发热,腹胀,巩膜微黄,腹软,肝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丰富环境(EE)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Akt信号通路及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健康7日龄SD大鼠90只,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A)组,不建立模型,不给刺激;缺氧缺血非刺激(B)组,采用Sale法建立HIBD模型,但不给丰富环境刺激;丰富环境刺激(C)组,建立HIBD模型,术后给予EE刺激,2 h/次,1次/d,共20 d.分别在缺氧缺血后第3天和第20天各组随机选10只,断头取脑,分别采用免疫印迹和焦油紫染色的方法检测大鼠脑缺氧缺血后海马CA1区Akt和Bad(ser136)的磷酸化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第3天脑组织中Akt和Bad(ser136)的磷酸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第20天海马神经元损伤非常严重(P<0.05).C组Akt和Bad(ser136)的磷酸化程度显著高于B组(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P<0.05).结论 EE刺激可以促进HIBD恢复,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Akt和Bad(ser136)磷酸化程度升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 49-2007)中"500~6 000 Hz频率相对于年龄为18岁的听阈级偏差的中值"年龄、性别修正方法(简称"GBZ 49-2007表格")和《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GBZ 49-2014)中"耳科正常人随年龄增长的听阈阈移偏差中值"年龄性别修正方法(简称"GBZ 49-2014表格")对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判定情况的意义及差别。
方法 将2 194例噪声岗位男性劳动者依据年龄分为4组,依据工龄分为6组,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测试结果分别使用GBZ 49-2007表格、GBZ 49-2014表格进行年龄和性别修正,计算、分析各年龄组、各工龄组听力异常率及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40 dB检出率。
结果 GBZ 49-2014表格所得听力异常率为61.9%,高于GBZ 49-2007表格(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GBZ 49-2014表格所得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40 dB检出率为12.5%,高于GBZ 49-2007表格(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但两者对听力检查结果判定的一致性强(Kappa值=0.934,P < 0.01)。GBZ 49-2014表格在3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在10年及以上各工龄组听力异常检出率均高于GBZ 49-2007表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GBZ 49-2014表格在4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5年及以上各工龄组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40 dB检出率均高于GBZ 49-2007表格,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两表格对不同年龄组、工龄组的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或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40 dB结果判定的一致性均较强(Kappa值=0.681~0.997,P < 0.01)。
结论 GBZ 49-2014表格的使用提高了男性在岗期间高年龄、长工龄劳动者听力复查比例,对及时发现在岗期间"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有积极作用,同时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用人单位及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JNK3、Bad(ser128)和c-Jun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硝普钠组、硝普钠+阻断剂组(阻断剂组)和溶剂组.以大鼠四动脉结扎脑缺血模型为基础,应用焦油紫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沉淀法检测JNK3、Bad(ser128)和c-Jun的磷酸化.结果 硝普钠组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显著少于对照组、阻断剂组及溶剂组(P<0.05),对照组、阻断剂组及溶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硝普钠组JNK3、Bad(ser128)和c~Jun的磷酸化显著低于对照组、阻断剂组及溶剂组(P<0.05),对照组、阻断剂组及溶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明显抑制JNK3、Bad(serl28)和c-Jun的磷酸化水平,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62岁,某石棉制品厂工人,接触石棉粉尘17年。车间石棉粉尘浓度为14.6~31.7mg/M~3。1979年起有胸闷、胸痛等症状,1983年起右侧胸腔积液,涂片见大量瘤细胞,性质难定。1977年起胸  相似文献   
16.
<正> 婴幼儿坏疽性皮炎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皮肤坏疽性疾病,国内曾报道过10例,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婴幼儿坏疽性皮炎的尸检病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7.
袁某,男性,49岁,驻沪部队某部助理员。1980年8月20日3时50分左右家属发现其呼吸心跳停止,即行人工呼吸并呼救,约6分钟该单位医护人员赶来现场抢救。体检: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全身皮肤青紫,即行心前区叩击,  相似文献   
18.
新型重组人TNF对小鼠和大鼠的毒性观察张淑英,袁伯俊,陆国才,刘俊平,张璞肿瘤坏死因子(TNF)以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抗肿瘤特性而受到普遍重视。但从已发表的实验结果来看,其效果并不象动物实验结果那样显著,且毒副作用大,全身用药时可引起高热、低血压、震颤...  相似文献   
19.
血清CA15-3、CA125、CEA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璞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05-1707
目的探讨血清中CA15-3、CA125、CEA浓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乳腺癌患者7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58例、健康对照60例样本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A15-3、CA125、CEA浓度。结果乳腺癌组中血清CA15-3、CA125、CEA浓度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在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单项指标检测时CA125Youden指数最高(0.678),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73.7%和94.1%。将CA15-3/CA125/CEA三个指标联合检测时,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Youden指数分别达到81.6%、90.7%和0.723。结论血清中CA15-3、CA125、CEA浓度可以作为乳腺癌临床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且联合检测比使用单一指标能显著提高检测效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sTNFR Ⅰ)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细胞(DC)对白血病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BALB/c(H-2d)小鼠为供鼠,C57 BL/6( H-2b)小鼠为受鼠,建立小鼠T细胞白血病BMT模型.受鼠全身照射(TBI)后4h内,将供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按1:1混合,经尾静脉输注于受鼠体内,同时输注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细胞株EL4细胞.实验分组:①A组:单纯照射组;②B组:白血病发病组;③C组:allo-BMT组(移植物未做任何处理);④D组:pXZ9-DC组(未经修饰的未成熟DC组);⑤E组:sTNFR Ⅰ -DC组(sTNFR Ⅰ修饰的未成熟DC组).观察移植小鼠GVHD典型症状、病理分级、白血病细胞浸润情况、存活时间、生存率等,采用ELISA法测定IFN-y和IL-4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异基因嵌合率.结果①A组小鼠均于10 d内死于骨髓衰竭.B组小鼠均死于淋巴瘤/白血病.C组小鼠出现明显急性GVHD表现,而D组和E组小鼠只有部分出现GVHD表现,且GVHD评分及病理表现均较C组明显减低或减轻(P值均<0.05),其中E组小鼠GVHD评分较C和D组均降低(P值均< 0.05),病理学改变最轻.C、D和E组小鼠存活时间分别为(11.50±3.50)、(21.70 ±5.80)和(25.80±5.20)d,D、E组小鼠存活时间均较C组明显延长(P值均<0.05),其中E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最长.B组小鼠18 d内均死于白血病,C、D和E组小鼠白血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20%、10%,各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移植后C、D和E组小鼠血清IFN-y浓度在+12 d时达高峰,后逐渐下降,+18 d时IFN-(y)的浓度E组较C和D组降低(P<0.05),D组较C组低(P<0.05).C组小鼠血清IL-4降低,而D和E组浓度渐升高,+12 d达高峰,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30 d,C、D和E组存活受鼠骨髓异基因嵌合率为95% ~ 100%,证实为完全供鼠型植入.结论 未成熟DC可诱导allo-BMT免疫耐受,输注sTNFR Ⅰ基因修饰的未成熟DC可延长移植小鼠的存活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GVHD的同时又保留GVL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