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5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15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528篇
预防医学   250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177篇
  9篇
中国医学   267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目的:我国不同地区卫生资源发展不平衡,制定区域卫生规划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人口、健康等方面的状况。方法:利用统计年鉴数据,考虑经济、社会、人口、健康等因素,分别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地区的综合得分,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和因子分析综合得分的聚类分析将全国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元划分为6类地区,两种分析方法的分类结果类似。结论:将全国卫生区域分为六类,第一类地区:上海市、北京市;第二类地区:天津市;第三类地区: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第四类地区:辽宁省、山东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重庆市、陕西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南省、河北省、海南省、四川省、江西省、安徽省;第五类地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贵州省、云南省;第六类地区为:西藏自治区。分类结果基本符合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孕期摄食限制(PFR)所致雄性子代鼠海马结构及功能损伤改变,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受孕后第11~20天(GD11~GD20)限食,给予正常对照组日均摄食量的50%,部分孕鼠于GD20麻醉处死取胎鼠;其余孕鼠自然生产所得雄性子代鼠断奶后给予高脂饮食喂养,一批于生后17周龄(PW17)麻醉处死,另一批从PW17起,21 d内给予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UCS)后,于PW20处死,取海马组织。采用HE染色和(或)透射电镜进行组织学观察,ELISA试剂盒检测胎鼠血皮质酮水平,PCR检测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FR胎鼠海马显示亚细胞水平病理损伤,胎血皮质酮水平增加了1.19倍(P<0.05),Gr mRNA表达升高了38%(P<0.05),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1(Nr1)、Nr2B和突触蛋白Ⅰ的mRNA表达分别降低了25.0%,16.1%,16.1%和17.6%(P<0.05)。与高脂对照组相比,PFR成年子代鼠海马仅显示轻微病理改变,而PFR成年子代鼠在UCS后,海马病理损伤明显,表现为锥体细胞层极薄,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目减少和核皱缩,同时海马c 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及Nr1 mRNA表达分别显著降低了51.0%,50.0%,52.0%和33.3%(P<0.05,P<0.01)。结论 PFR可致雄性子代鼠海马结构及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FR所致的母源性高GC引起子代鼠海马Bdnf通路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和预防血液标本溶血的措施。方法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本5ml分别注入A、B两组试管里,A组为实验组,标本经人工溶血处理,B组为正常对照组,对A、B两组标本分别进行临床生化常规项目的检测。结果 A组(溶血组)中AST、ALT、ALP、LDH、K+、CHOL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TG、GLU、UA、Cr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小,溶血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避免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如发生溶血现象,应该重新采血,否则应在报告单上注明,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领导支持、临床路径实施条件、医务人员收入及能力等因素对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实施临床路径行为的影响。方法:对临床路径试点地区县级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问卷302份,利用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领导支持、医务人员开展能力、收入变化以及临床路径开展条件是影响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路径的重要因素。其中,与填报领导不支持临床路径的医务人员组相比,填报领导支持临床路径的医务人员实施临床路径的概率更高,是前者的3倍。在领导支持下,有91.3%的认为不具备临床路径实施条件的医务人员,以及96.4%的认为临床路径使收入减少的医务人员实施了临床路径。结论: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路径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领导支持和医务人员的开展能力是推动县级医院临床路径开展的主要动力,且实施临床路径的外部条件还需进一步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开展临床路径需要持续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儿童高IgM综合征(hyper-IgM syndrome,HIGM)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allo-HSCT的17例HIG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对移植后HIGM患儿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移植后,16例患儿临床诊断败血症;14例患儿在移植后100 d内病毒检测阳性,包括EB病毒11例、巨细胞病毒7例、JC病毒2例等;9例患儿存在侵袭性真菌病。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分别有6例和3例。中位随访时间约为2年,3例患儿移植后早期死亡。患儿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率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分别为82.35%、70.59%和76.4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全相合移植患儿的EFS率高于不全相合移植患儿(P=0.019),全相合无关供者移植患儿的OS率、EFS率和DFS率均显著优于不全相合无关供者移植患儿(P<0.05),移植后无真菌感染患儿的EFS率与DFS率优于合并真菌感染患儿(P<0.05)。 结论 allo-HSCT能有效治疗HIGM。接受全相合移植并积极防治真菌及机会性感染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碘摄入水平的哺乳期母鼠及其仔鼠的碘代谢、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变化,探讨高碘摄入的亲代对其子代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碘酸钾,喂养3个月后交配,观察母鼠乳汁碘及其与生后14日龄仔鼠的尿碘、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组织学变化等指标。结果(1)低碘组母鼠和仔鼠尿碘、血清T4水平均明显降低;母鼠甲状腺显著肿大,仔鼠甲状腺肿大虽不明显,但有明显的滤泡增生。(2)各高碘组母鼠尿碘水平随碘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平行关系,而乳汁含碘量仅表现为轻度升高,与碘摄入量不呈平行关系;各高碘组仔鼠的尿碘水平与母鼠乳汁含碘量呈平行关系。(3)各高碘组母鼠的血清T4随碘摄入量增加而降低,但未见甲状腺肿大,组织学表现为胶质蓄积性大滤泡增多和小滤泡增生同时存在,在50倍和100倍高碘组滤泡增生更明显;各高碘组仔鼠血清T4随碘摄入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未出现母鼠发生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现象,甲状腺仅在100倍高碘组表现出轻度的滤泡增生。结论无论亲代和子代大鼠摄入的过量碘大部分从尿中排出;高碘摄入的亲代可能通过乳腺的调节作用减少了哺乳期子代对碘的摄入量;长期摄入过量碘的母鼠发生了甲状腺功能低下,但哺乳期仔鼠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结果提示高碘摄入的亲代对其子代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α链可变区互补决定区3 (TCR Vα CDR3)谱系特点及多态性.方法 采用RT-PCR扩增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CR Vα 34个亚家族,经免疫扫描谱型技术分析34个亚家族谱型.结果 5例正常健康人PBMC TCR Vα CDR3谱型多数呈高斯分布,4例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均出现多个TCR Vα亚家族谱型的异常改变,异常峰型包括单峰、寡峰/寡峰趋势,偏峰和不规则异常蜂型.34个TCR Vα亚家族中,不同亚家族异常峰型出现的频率不同,非正态异常峰型出现频率较高的亚家族有Vα13和Vα17(均为3/4),而Vα1.1、Vα10、Vα20、Vα28和Vα28亚家族均未出现异常峰型.TCR Vα7在HLA-B27阴性的患者(U2)中出现异常峰型,在HLA-B27阳性的3个患者(U1、U3、U4)中并未出现这个亚家族的异常;TCR Vα13则相反,即在HLA-B27阳性的3个患者中均出现异常峰型,而在HLA-B27阴性的患者中正常.结论 葡萄膜炎患者PBMC TCR Vα CDR3谱系具有显著多态性特点,单/寡克隆增生的T细胞有可能是葡萄膜炎发病中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住院病人跌倒预防临床实践指南》在我院试点应用,实施系统化的跌倒安全管理措施,提高老年病人防跌倒措施实施依从性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4个病区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前后对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老年病人跌倒预防认知度、跌倒预防措施实施满意度的差异,两组跌倒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跌倒预防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跌倒预防措施实施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跌倒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系统化的跌倒安全管理措施,不仅提高病人跌倒预防的认知度和预防措施实施满意度,更提高老年病人跌倒预防措施实施的依从性,自觉实施跌倒预防的各项安全措施,提高自我防护,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注射用复合辅酶对早中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肾内科确诊的CKD 1~3期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纠正贫血、控制高血压、降血脂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复合辅酶100 IU加入50 g·L-1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红蛋白、肾功能等生物化学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肌酐水平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磷水平下降,血浆白蛋白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降至正常,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血尿素氮水平下降,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血钙等指标2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和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丙二醛水平显著下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复合辅酶可延缓早、中期CKD的进展,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