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Eph家族(Eph受体和ephrin配体)是最大的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亚族,在胚胎期具有调节细胞粘连或排斥、细胞迁移、轴突导向、突触形成、骨稳态调节、血管形成等多种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ph家族蛋白在脊髓损伤后表达升高,可能参与神经再生活动[1]。有学者认为其可作  相似文献   
82.
现代医学对医学检验的需求由辅助性向支撑性转变,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检验人才,是国家大健康战略的需要。历经三十年发展,医学检验教育在我国已形成目标明确、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但伴随着医学教育、社会需求的发展,医学检验由五年制变为四年制,授予理学学位,此教育模式对医学检验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滨州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对四年制如何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而体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原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对41例MPGN的临床及病理进行总结,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发病年龄的临床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41例MPGN患者临床表现以蛋白尿、血尿、水肿多见,50%以上患者有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病理有肾血管病变、肾小管间质病变者,临床表现重,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较多见,肾小管功能差。儿童患者症状较成人轻,肉眼血尿较成人多见,而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较成人少见,治疗反应较成人好。糖皮质激素加霉酚酸酯(MMF)治疗,能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少。结论:成人MPGN临床表现重,单用激素治疗难以奏效,糖皮质激素联合MMF治疗MPG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四种不同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方法并行临床分析.方法 132例患者行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术,分为A组(36例)经撕脱鞘置入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B组(36例)颈外静脉切开置入导管;C组(32例)通过引导钢丝并逐层扩张后直接置入导管;D组(28例)采用颈内静脉切开置入导管.结果 A、B、C、D四组透析前后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尿素清除指数均达标,A、B、D三组透析中血流量、回血静脉压、尿素清除指数以及导管留存时间相关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C组中上述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未非随机分组相关.四组手术后未出现大出血及感染相关并发症,B、C两组各出现1例导管异位情况.结论 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方法推荐首选经典撕脱鞘置管,该方法安全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其次是颈内静脉切开置管,通过引导钢丝逐层扩张后置管适用于皮下组织疏松、脂肪层少的患者.而颈内静脉切开方法置管是在没有超声学指引下临床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但该方法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故临床不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85.
为了配合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麻醉前一般先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股神经穿刺置管,术后接镇痛泵行术后镇痛.但是麻醉后不能引出神经反射,局麻时患者痛苦,且影响穿刺点定位,为了减轻患者清醒穿刺时的痛苦,本试验拟通过在连续股神经阻滞术(CFNB)前静脉注射小剂量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观察对患者的生理功能的影响和镇静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患者,男,17岁,因“乏力、泡沫尿2月余”入院。近2月来在外院就诊多次发现低血钾、蛋白尿,多次给予补钾治疗,疗效不佳,遂以“低钾原因待查”收入我科。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心率95次/mi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27×10^12/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94×10^12/L;尿常规:蛋白(+)、潜血(+)、尿糖(-);血清电解质:钾2.45mmol/L、钠145mmol/L、氯110mmol/L、钙2.1mmol/L、磷0.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8mmol/L.  相似文献   
87.
88.
矢状窦旁脑膜瘤常因其侵犯矢状窦和影响回流静脉而增加手术难度。具有一定的致残风险。我院近2年共手术治疗1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37岁;病程3个月~2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7例,癫痫4例。颅内压增高2例,发作性眩晕1例,幻视1例。10例脑膜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89.
据统计,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占人群10%,并发相关性肾炎比例约为8.8%。临床上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也不少见。无论是乙肝相关性肾炎还是慢性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均较棘手,目前尚无规范化治疗方案。为了探索有效治疗方法,我们观察了霉酚酸酯(MMF)、中小剂量泼尼松和抗乙肝病毒药物拉米夫定联合治疗13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现将疗效和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0.
王群元  张玉强 《临床荟萃》1998,13(11):481-482
随着近年来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慢性维持性HD患者越来越多.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兼症即使在大的现代化透析中心亦时有发生,有些甚至是严重的致死性的,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约80%终末期肾衰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并发症。据EDTA报道52.6%的透析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故怎样充分认识HD心血管并发症.及时正确处理.避免致残或死亡,提高透析质量和HD患者长期存活已是各透析单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