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调查尿酸类尿石病患者的食物疗法依从性,探讨其对策.方法:对92例尿酸类尿石病患者的食物疗法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并实施对策.结果:患者对尿酸类尿石病的发病率、复发率有初步认识,对饮食与尿酸类尿石病的关系有明确认识,但对食物疗法的落实情况不够理想.结论:尿酸类尿石病患者食物疗法依从性欠佳,应构建尿石病防治团队,加强宣教,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食物疗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2.
12例包皮口闭锁性急性尿潴留,主要表现为包皮炎症导致包皮口粘连闭锁,尿液完全不能排出。采用撑开包皮口、包皮背侧纵行切开及急诊行包皮环切术等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治愈。包茎伴炎症是导致包皮口闭锁住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时对真性包茎行包皮环切术是有效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73.
输尿管结石属中医“石淋、砂淋”等范畴。临床以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出现阵发性绞痛、血尿为主。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减少了组织损伤,且直接作用于结石本身,碎石效果显著。但由于术中水流压力以及碎石瞬间冲击作用,残余结石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2003年12月一2008年7月,我科运用清热通淋剂治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残余结石8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纤维蛋白原是否为可治性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纤维蛋白原是可溶性血浆糖蛋白,生理血浆浓度是2~4g/L,具有生理和病理的双重作用。在血液凝固的最后一步,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发生构象变化,聚合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是血浆和血液粘滞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极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增加了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与急性动脉血栓的发生和复发有密切关系。这些动脉包括冠状动脉、外周动脉和脑动脉等。纤维蛋由原在形成  相似文献   
75.
男性前尿道损伤后反复出血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8例男性前列道损伤后反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反复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前尿道粘膜和球海绵体裂伤的阴茎勃起,治疗方法应依据病情不同分别采用抑制阴茎勃起,保持引流通畅,药物止血,行尿道球海绵体修补术,行球部尿道损伤修补吻合术或双侧髂内动脉高选择性介入栓塞治疗,均获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6.
<正> 自1983年来,我们对100例喉异感症患者采用璇玑穴埋针疗法,取得了较好疗效,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男32例,女68例;发病年龄最小22岁,最大53岁;发病最长12年,最短26  相似文献   
77.
刘布克  孙谦  张犁 《放射学实践》2002,17(3):230-230
距骨嘴为罕见距骨发育变异[1,2 ] ,家族性并且双侧距骨变异更为少见 ,尚未见相关文献报告。其变异机理不明 ,常易被误诊为骨质增生 ,且可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病例资料  2例均为女性 ,系母女关系 ,年龄分别为 45岁和 2 5岁 ,农民 ,母为双侧距骨变异 (图 1)、女儿为右侧变异 (图2 )。病例摄取双侧踝部正侧位X线片。临床表现 :患者以不明原因的踝部“酸痛”及行走、站立常出现踝部酸胀感 ,时久甚之为主要症状。主要体征 :踝部软组织轻度肿胀、压痛 ,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稍受限并症状有加重。实验室检查 :BRE、ESR、ASO、RF均正…  相似文献   
78.
患者 ,女 ,4 6岁。因左腰腹胀痛伴全程肉眼血尿 6d、左胸闷 4d接受住院治疗。此前在外院以“急腹症”予保守治疗。体检 :体温 37 5℃ ,脉搏 96次 /min ,呼吸 2 2次 /min ,血压 12 / 10kPa ,贫血貌 ,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两肺呼吸音对称 ,左肋下可触及 8cm× 6cm包块 ,质韧 ,固定 ,边界不清 ,轻压痛 ,左肾区叩击痛 ( ) ,右肾区叩击痛 (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 77g/L ,尿常规RBC ,肝、肾功能正常。入院后经对症支持治疗 ,病情好转。B超示双肾、肝脏多个强回声团块 ,内部回声欠均匀 ,直径 1 5~ 3 0cm ,界清 ,左…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比较卡介苗(BCG)与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治疗对膀胱癌复发的预防作用及治疗毒性.方法 收集关于BCG与HCPT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比较性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评价比较疗效及毒性差异的指标.统计软件为RevMan 5.结果 共入选16个临床研究,包括705例接受BCG和905例接受HCPT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BCG组1年内复发率高于HCPT组(P=0.009),但2年内复发率和长期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0.99).BCG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和发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CPT组(P均<0.000 01).结论 HCPT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1年内复发率低于BCG,2年内复发率和长期复发率无差异,但治疗毒性明显低于BCG.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比较丝裂霉素C(MMC)与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对膀胱癌复发的预防作用及治疗毒性.方法 筛选13个临床研究,包括416例进行MMC、595例进行HCPT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作为评价疗效及毒性差异的指标.统计软件为RevMan5.结果 Meta分析显示,HCPT膀胱灌注治疗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显著优于MMC(P<0.01).MMC组膀胱刺激症状、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CPT组(分别为P<0.01).结论 HCPT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作用优于MMC,且治疗毒性低于MM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