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肥胖及其致病相关记载始于《黄帝内经》,其后虽经历代医家补充与发挥,但尚未形成完整的肥胖致病理论体系。目前,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独立慢性疾病,也是引发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本文试图从中医病因学角度结合西医学研究进展进行阐释,提出适应新疾病谱的肥胖致病理论体系与结构图谱,即“肥人生湿-化饮-聚痰-致瘀-蕴毒-生风”,进而百病丛生,即肥为百病之长,以丰富中医病因学理论体系,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2.
李霄 《新中医》2022,54(3):220-222
遗精是一种常见的男科疾病,给男性带来了很大困扰.《理虚元鉴》是一部中医虚劳证治专著,对男科疾病遗精梦泄亦有独到见解,针对心肾不交为主的主要病机,提出独具特色的脉法及治法,有利于规范遗精的治疗,对现代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KRAS基因突变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DAC标本102例,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OPG在PDAC中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中46例肿瘤组织KRAS基因第12、13号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肿瘤组织中OPG与癌旁组织相比,其表达更高。46例KRAS基因突变检测中有24例野生型(52.2%),22例突变型(47.8%)。相关性分析显示KRAS基因突变与糖尿病有关(P=0.025),与OPG表达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Cox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组织大小(P=0.008)、分化程度(P0.001)、肠系膜上动脉受侵犯(P=0.043)、肠系膜上静脉受侵犯(P=0.004)、门静脉受侵犯(P=0.033)、术后化疗(P=0.023)、OPG表达(P0.001)与PDAC预后显著相关。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OPG高表达(P0.001)是PDA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OPG高表达提示PDAC患者预后差,其可以作为PDAC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鼻吸入消旋(Rac)、左旋(L)和右旋(D)特布他林(Ter)对哮喘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A组、对照B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用卵白蛋白(OVA)诱导法构建哮喘小鼠模型.对照A组、对照B组和实验组在OVA处理的第21~27天分别给予鼻内雾化吸入2 mg·mL-1 ...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高分辨超声(HRUS)诊断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HT)的效能。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前甲状腺功能、TPOAb、TgAb及HRUS资料,以组织病理学(HP)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56.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1974年由Frankei和Craig首次报道时称为前列腺腺样囊性癌.经检索文献,此病例报道较少[1],我们报道2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其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57.
摘要:目的:对 2016—2018年江苏省血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的总体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实验室检测流程的规范和检测质量的保证提供依据。 方法:室间质评每年1次,2016年样本盘为4支cfDNA(cell-free DNA)样本,2017和2018年样本盘均为5支含cfDNA的血浆样本,要求各参评实验室收到样本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并将所需填报的信息及测定结果上传至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数据库;依据回报结果计算各实验室的成绩,分析每批样本的总体符合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及问题与风险。 结果:3次室间质评分别收到10份、16份和20份有效回报结果。检测结果完全符合的实验室分别为30.0%(3/10)、37.5%(6/16)和10.0%(2/20);以得分≥80分为合格,合格率分别为90.0%(9/10)、56.2%(9/16)和50.0%(10/20);假阴性率分别为70.0%(7/10)、56.2%(9/16)和88.9%(16/18),而假阳性率分别为0%(0/10)、25.0%(4/16)和22.2%(4/18)。测定方法敏感性和cfDNA提取效率不高是假阴性的主要原因,污染和阈值设置缺乏验证是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结论:针对血液标本的肿瘤相关基因突变检测需选择高敏感性测定方法、优化核酸提取效率、规范检验流程和强化结果的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58.
粒细胞肉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8例GS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18例GS中男女各半;年龄12 ~70岁,中位年龄45.5岁.受累部位为淋巴结6例,乳房4例,皮肤2例,卵巢、胃、小肠、上颌窦、膀胱、口腔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局部包块,或黏膜息肉样增生.光镜...  相似文献   
59.
钟岳  屈士斌  杨西胜  汪建林  李霄  郝晓坤  李海民 《癌症进展》2019,17(9):1083-1087,1101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MIR31HG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对胰腺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MIR31HG的表达情况,分析MIR31HG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将SiMIR31HG转染至AsPC-1、PANC-1、Capan-2胰腺癌细胞中,分别作为SiA组、SiB组、SiC组;将空载体转染至AsPC-1、PANC-1、Capan-2胰腺癌细胞中,分别作为NC1组、NC2组、NC3组。采用CCK-8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分析下调MIR31HG表达对PANC-1、AsPC-1细胞5-氟尿嘧啶(5-FU)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影响。检测同一浓度5-FU处理下各组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IR31HG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胰腺癌细胞AsPC-1、PANC-1、Capan-1、Capan-2、SW1990中MIR31HG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P﹤0.05)。肿瘤直径﹥3 cm、有远处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CA19-9水平高的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织中MIR31HG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肿瘤直径≤3 cm、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为Ⅰ~Ⅱ期、分化程度为高分化、CA19-9水平低的胰腺癌患者(P﹤0.05)。下调MIR31HG表达后,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均下降(P﹤0.01)。SiA组和SiB组细胞的IC50均低于NC1组和NC2组(P﹤0.05);在同一浓度5-FU处理下,SiA组、SiB组细胞的存活率均低于NC1组和NC2组(P﹤0.05)。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MIR31HG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较高,且MIR31HG的表达情况可能与胰腺癌患者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情况、分化程度、CA19-9水平有关。下调MIR31HG的表达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可增强胰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发生颅外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9例发生颅外转移的脑膜血管周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患者年龄32~59岁,男性3例,女性6例。转移部位有肝、肺、骨、腹腔、皮下等。转移间隔时间0.5~10年不等,光镜下瘤细胞为形态大小较一致的短梭形细胞,瘤细胞间富于小血管,呈裂隙状或“鹿角状”,核卵圆形,具有非典型性,核分裂象多少不等,WHOII级或III级。免疫组化瘤细胞波形蛋白均呈强阳性表达,CD34阳性程度不等,弥漫阳性或局灶阳性。结论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临床呈侵袭性,易复发和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外,鉴别诊断包括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脑膜瘤及间叶性软骨肉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