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中药注射剂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药品不良事件(ADE)发生的规律及特点,完善并推进国家药物警戒工作。方法 采用Excel对2016年1月—2020年12月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报的289例中药注射液剂所致ADR/ADE的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临床表现、发生时间、关联性评价等信息进行归纳统计。结果 289例ADR/ADE中,老年患者(年龄≥65岁)及儿童(年龄≤14岁)发生比例较高,发生ADR/ADE的药品种类主要为活血类和补益类药物,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时间集中在用药2 h内;严重ADR/ADE上报3例,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均明显好转;引发ADE的不合理用药共计67例,其中以适应症不适宜占比最高。结论 应建立医疗机构内的药物警戒制度,明确上报范围和职责,加强中药注射剂ADR/ADE的监测力度,提高用药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广西产野生和栽培鸡血藤干燥藤茎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方法]用50%乙醇超声提取广西产野生和栽培鸡血藤药材的总黄酮,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广西产野生鸡血藤总黄酮含量较高,人工栽培的鸡血藤药材的总黄酮含量较低.[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鸡血藤的研究及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生长适应性及毒力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VIM、blaOXA、blaIMP)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blaSHV、blaCTX、blaLAP),测序确定基因型。扩增7个管家基因rpoB、gapA、mdh、pgi、phoE、infB和tonB,测序确定基因型并获得菌株ST类型。根据所携带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不同,将菌株进行分组,在不同亚胺培南抗生素浓度(0、2、8 mg/mL)下培养细菌,绘制生长曲线,比较各组细菌的生长适应性变化;通过线虫侵染模型用CRKP感染线虫,绘制线虫生存曲线,比较各组细菌对线虫的毒力作用。结果 无抗生素压力下各组菌株生长适应性相似;在2 mg/mL亚胺培南培养基中,双抗性基因组中blaKPC+blaNDM组、blaIMP+bla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强,单抗性基因组中blaIMP组生长适应性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mg/mL亚胺培南培养基中,双抗性基因组中blaKPC+blaNDM组和blaNDM+bla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强,且分别强于单抗性基因组blaKPC组和blaOXA组;单抗性基因组中bla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弱,blaKPC和blaNDM生长最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抗生素压力下,各组菌株对线虫毒力作用有所不同,blaKPC组、blaKPC+blaNDM组和blaIMP+blaOXA组生存曲线右移,线虫中位生存时间延长,菌株毒力减弱;blaIMP+blaNDM组生存曲线左移,线虫中位生存时间缩短,菌株毒力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不同的耐药基因以及携带单个或多个耐药基因均会对菌株的生长适应性和毒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倾斜式卧位在新生儿溢乳和睡眠护理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河北省衡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新生儿160例,回顾体位差异分组,对照组产妇和新生儿采用常规平卧位,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采用倾斜式卧位,收集2组产妇的开奶时间、新生儿溢乳发生率、睡眠质量等。结果:观察组产妇开奶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溢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均睡眠时间和体质量增长值则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倾斜式卧位护理的应用为新生儿营造舒适、安全的睡眠感受,减少溢乳的发生,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HEH)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例HEH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55岁.临床均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不适,均为单发,位于肝右叶,大小分别为5 cm×4 cm×3 cm、5 cm×4 cm×4 cm.例2伴肝门淋巴结转移.光镜下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或梭形,伴胞质内管腔,腔内可见红细胞,间质黏液透明变,瘤细胞浸润周围肝组织,例1伴钙化,脉管腔内见乳头状生长瘤细胞,似瘤栓样结构;例2淋巴结转移瘤细胞异型明显,伴局灶坏死,除淋巴结转移瘤细胞仅CD31阳性外,2例瘤组织CD31、CD34、FⅧRAg因子均为阳性,其中例2表达部分上皮标记如CK8和LCK.结论 HEH少见,易误诊为转移癌.在遇到胞质内管腔含红细胞、间质黏液玻璃样变性时应考虑HEH.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1974年由Frankei和Craig首次报道时称为前列腺腺样囊性癌.经检索文献,此病例报道较少[1],我们报道2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其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表达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idinase,H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HN基因对消化道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建立基础.方法:用BamHⅠ和XbaⅠ双酶切质粒pVHN,将获得的HN基因片段连接入穿梭质粒pacAd5 CMV K-N pA,构建含HN基因的穿梭质粒pacAd5-HN.利用PacⅠ单酶切对pacAd5-HN和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5)进行线性化处理后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共转染AAV-293细胞,分别利用蚀斑纯化和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重组病毒进行筛选和鉴定,并测定所获得重组病毒的滴度.结果:所构建重组病毒可有效表达HN基因,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63 kD,重组病毒滴度为108~1010 PFU/ml.结论:成功构建含H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所获得重组病毒的滴度可以满足体内外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1974年由Frankei和Craig首次报道时称为前列腺腺样囊性癌.经检索文献,此病例报道较少[1],我们报道2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其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KB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5例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LKB1、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分析LKB1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EMT的关系。结果 49例结肠癌组织中LKB1低表达,55例正常结肠组织中LKB1高表达;LKB1表达降低与淋巴结转移、TNM肿瘤分期相关(P0.05);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分别在25例、48例、26例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LKB1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r=0.648,P0.05),与Ncadherin(r=-0.891,P0.05)和vimentin(r=-0.660,P0.05)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LKB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EMT的发生呈正相关,可作为结肠癌转移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嵌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方法检测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石蜡包埋组织中EWS-FLI1融合基因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2例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及8例对照肿瘤标本,均为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EWS-FLI1融合基因检测方法采用嵌套式RT-PCR法。看家基因B-actin为内参照。结果 9例标本检测到β-actin片断,6例检测到EWS-FLI1融合基因表达,其中,“1型”4例,“2型”2例。8例对照肿瘤中未检测到EWS-FLI1基因。结论 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石蜡包埋组织中,用嵌套式RT-PCR检测EWS-FLI1融合基因是可行的方法,检测结果对肿瘤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