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5篇
  3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1-05~2012-09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行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的患者240例,所有患者按1∶1比例分为强化治疗组(A组)及常规治疗组(B组)。A组:在术前及术后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共30 d;B组术前及术后给予常规剂量10 mg/d,共30 d;对比剂肾病(CIN)定义为:在使用对比剂后的72 h内,血清中肌酐浓度升高>0.5 mg/dL(>44 mol/L)或者较原基础值升高25%以上。结果本研究240例患者,共28例发生CIN,总发生率达11.7%。其中强化治疗组(A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B组),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VS 13%,χ2=0.458,P=0.002)。两组在术后院内临床事件包括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死亡率、需要IABP治疗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给予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能够显著减少CIN的发生,同时减少院内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颈复康颗粒中羌活、秦艽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颈复康颗粒方中羌活、秦艽所含紫花前胡苷、龙胆苦苷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斑点清晰,分离度理想,各斑点耐值适中。结论:本研究中用于鉴别颈复康颗粒中羌活和秦艽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防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痛觉高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采用芬太尼全麻的方法麻醉,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观察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对照组不注射。结果:观察组术毕呼之睁眼时间(T1)6.72±3.41分钟,拔除喉罩时间(T2)8.26±3.01分钟,拔除喉罩到要求镇痛时间(T3)26.29±15.74分钟,要求镇痛8例(16.0%),躁动1例,躁动发生率2.0%;对照组术毕呼之睁眼时间(T1)5.94±3.15分钟,拔除喉罩时间(T2)7.44±3.28分钟,拔除喉罩到要求镇痛时间(T3)19.78±7.32分钟,要求镇痛22例(44.0%),躁动10例,躁动发生率20.0%。两组T1、T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3、要求镇痛人次和躁动人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痛觉高敏,较少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检测轻度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血管的内皮功能,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为临床提供早期评价高血压导致的血管并发症的可靠性诊断依据,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选择轻度高血压患者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8例,对照组56例,采用PHILIS SONOS 7500和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实时跟踪和描记。结果:高血压患者股动脉测值高于正常人;Ac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高血压患者股动脉测值低于正常人;研究组显效率达70.69%,总有效率为96.55%;而对照组显效率为46.43%,总有率为78.57%,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课题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研究和观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5.
聚合物胶束具有增溶难溶性药物、选择性靶向、P-gp抑制以及改变药物摄取途径等特点,作为药物传递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综述载药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与肿瘤靶向策略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目的 通过调查全国各省居民接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健康教育途径,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按照调查点和调查对象的选取原则共抽取181个调查点和≥15岁的33357名调查对象,其中城镇和农村调查点分别为84个和97个,调查对象为18156名(54.43%)和15201名(45.57%)。为了解不同人群对于健康教育途径和宣传材料选择的偏好,将调查对象按照地区、城乡和年龄组分成12个组,分别为东部城镇15~60岁组(5311名)、东部城镇>60岁组(1618名)、东部乡村15~60岁组(3561名)、东部乡村>60岁组(1106名);中部城镇15~60岁组(6055名)、中部城镇>60岁组(1560名)、中部乡村15~60岁组(4476名)、中部乡村>60岁组(974名);西部城镇15~60岁组(2791名)、西部城镇>60岁组(732名)、西部乡村15~60岁组(3789名)、西部乡村>60岁组(1218名)。使用专家设计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本研究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分类一般情况和接受健康教育的途径数据资料,有效问卷为33191份,有效率为99.50%;其中21296名(64.16%)表示接受过健康教育。结果 既往接受过健康教育的12个群组21296名调查对象选择媒介前三位者依次为电视(17.46%,11087/63510)、广播(14.54%,9237/63510)、传单/折页/宣传画(13.60%,8635/63510),其中选择电视和广播者均以中部城镇>60岁组为最高(分别为23.07%,314/1361;19.62%,267/1361),而选择传单/折页/宣传画者以中部乡村>60岁组为最高(14.97%,299/1998);选择网站/微博/微信者以东部城镇15~60岁组为最高(5.89%,577/9792)、西部乡村>60岁组为最低(0.30%,5/1639)。33191名调查对象希望了解结核病防治信息的途径前3位者分别为广播/电视/电影/网络/音像材料(26.76%,15517/57978)、医生宣传(18.21%,10559/57978)和张贴画/宣传栏/板报/展板/墙体标语(16.06%,9311/57978)。对宣传材料的选择依次为图画为主(25.76%,9549/37074)、文字为主(24.57%,9110/37074)。对网络的接受率以东部城镇>60岁组为最高(9.16%,163/1779),中部、西部乡村均较低[分别为2.60%(27/1037)和2.71%(25/923)]。最喜欢的网络咨询或查询方式依次为“使用医学专业人员在线咨询”(27.89%,9653/34608)、“到医学专业的网站查看”(21.86%,7563/34608)、“用百度或谷歌搜索”(15.74%,5448/34608)等方式。大众比较喜欢的网络传播知识的形式以文字+图片(29.14%,11268/38672)、文字+视频(26.20%,10131/38672)为主。结论 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将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有效地传达到特定的目标人群,特别是知晓率相对较低的老年人群和西部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动态血压变异性(BPV)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测定IMT,按IMT厚度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IMT斑块组;并检测24 h动态血压、血Hcy、血清hsCRP。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组、颈动脉IMT斑块组血清hsCRP、Hcy及BPV明显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hsCRP、以及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分析喉罩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运用必要性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患者76例为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气管插管组 (n=38) 及喉罩组 (n=38) , 气管插管组患者一次性气管导管, 喉罩组采用I-GEL喉罩, 全程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 (T1) 、插管 (罩) 即刻 (T2) 、气腹即刻 (T3) 、气腹后10 min (T4) 、停止气腹 (T5) 、拔管 (罩) 即刻 (T6) 6个时点的HR、MAP、PETCO2、苏醒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期躁动、拔管时呛咳、术后咳嗽、咽喉痛和声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喉罩组各个时点的HR、MAP值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 2组患异者PETCO2差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喉罩组的苏醒时间为 (5.12±3.82) min明显短于气管插管组的 (10.14±4.15) min (P<0.05) ;I-GEL喉罩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气管插管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8% (P<0.05) .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麻醉过程中, 采用I-GEL喉罩, 诱导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 术后苏醒时间短以及术后苏醒期躁动、拔管时呛咳、术后咳嗽、咽喉痛和声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术中通气状况良好, 安全性较高, 且患者舒适度、满意度高.具有比较好的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