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175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405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31篇
  2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6 毫秒
951.
目的评价在冠状动脉造影(CAG)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应用人工压迫与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股动脉径路止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0例经股动脉行CAG或PCI治疗的患者,分为人工压迫止血组160例,Boomerang血管封堵器组140例,对比观察两种止血方法的成功率、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结果Boomerang血管封堵器止血成功率96.4%,与人工压迫法比较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不论单纯CAG还是PCI均显著缩短,PCI组中,封堵器止血后总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5.2%,显著低于传统压迫组(14.7%)。结论Boomerang血管封堵器止血迅速、有效、安全,优于人工压迫止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2.
患者男, 23岁。2003年 9月患者因头晕、乏力、咽痛伴心悸、胸闷。经抗感染 1周,咽痛好转,但出现发热、皮下淤斑。血象WBC22×109 /L,Hb80g/L,PLT190×109 /L。B超:肝脾大。骨髓象:单核细胞异常增生,原 幼单 0 425,原 早幼粒 0 205,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M4 )。9月23日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PVST)的因素及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脾切除断流术,记录PVST发生情况,调查所有患者病例与随访资料。PVST患者术后给予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双嘧达莫+华法林),记录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20例术后发生PVST 60例,发生率为18.8%。PVST组与非PVST组脾脏大小、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输血量、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门静脉血流速度为影响PVST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D-二聚体用于诊断PVS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CI为(0.724,0.863)(P0.05),诊断分界点为3.55mg/L。术后血小板计数用于诊断PVS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95%CI为(0.672,0.836)(P0.05),诊断分界点为435.5×109/L。60例PVST患者术后1个月的血浆PT与APTT值明显低于术后1d(9.22±2.13)s和(35.39±9.14)s vs(11.67±1.84)s和(41.94±10.92)s(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PVST比较常见,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门静脉血流速度为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54.
目的通过调查全省8~10岁儿童甲状腺肿流行现状,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全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多阶段抽样调查,州县级自查采用触诊法、省级抽查采用B超法检查8~10岁儿童甲状腺。结果全省州县级自查甲状腺肿大率为1.09%,省级抽查甲状腺肿大率为0.76%;州县级自查结果显示,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有118个县(市、区)8~10岁儿童甲肿率<5%,有10个县区在5%~10%,有1个县>10%。结论全省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大大低于既往监测结果,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55.
<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但若操作不当,可导致胆管损伤、血管损伤、内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我科近期在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损伤门静脉,导致了患者因失血性休克死亡的严重后果,现总结教训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67岁。2012-07-10以"间断右上腹痛1年"为主诉入住我科。  相似文献   
956.
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凤刚  张海涛  马文民 《河北医药》2009,31(11):1339-1340
2002年至2008年12月,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双尖双孔双槽弧形缝合针在腹腔镜下经皮缝合,行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206例,效果可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7.
据2000年8月出版的《泌尿外科杂志》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医师的研究发明:对于怀疑患有前列腺癌的病人,增加活检取样数量并没有实质性地提高癌症的整体检出率。 曾经有若干项研究表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进行的前列腺六点取样活检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标本以协助所有临床上前列腺癌的检出,而增加活检  相似文献   
958.
笔者近年来应用雷公藤与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银屑病4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 本组43例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在16~67岁,平均29.7岁;病期2周~36年,平均6.7年;患者均为泛发性皮损,进行期34例,静止期9例。2治疗方法 雷公藤片(佳木斯生物制药厂,黑卫药准字930397).每片含雷公藤甲素33μg,6片/日,分3次口服,服用4周。蝮蛇抗栓酶(深圳长白山制药厂、奥卫药准字第K7-034号),每支含 0 25酶单位. 4支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20天为1疗程。同时…  相似文献   
959.
顾旭华  陈颖  张海涛 《陕西中医》2023,(12):1730-1734
目的:观察健脾补肺汤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疗效。方法:选取110例呼吸道EBV感染患儿,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西医组和结合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体温消退时间、淋巴结肿大恢复时间、咽痛时间、咽充血持续时间、淋巴细胞亚类及免疫球蛋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EB DNA转阴例数、EBV-CA-IgM转阴例数、EBV-NA-IgG转阳例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结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两组腹胀便溏、咳嗽纳差、食欲不振、痰多色白评分降低,且结合组显著低于西医组(均P<0.05)。结合组体温消退、淋巴结肿大恢复时间、咽痛时间及咽充血持续时间显著低于西医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CD3+、CD8+水平降低,CD4+、B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升高(均P<0.05);且结合组上述指标与西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IgE水平降低,且结合组显著低于西...  相似文献   
960.
张海涛  王宴晖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513-2514
低血糖昏迷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低血糖昏迷临床症状复杂,特别合并有高血压,偏瘫症状者,更易误诊为脑血管病.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2008年8月共收治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病25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