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一起高免疫水平下学校水痘暴发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有效控制水痘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校有学生1 439人,发生水痘病例87例,既往患过水痘的学生414人,有水痘疫苗免疫史的661人,易感者水痘疫苗接种率为64.49%,暴发前对水痘有免疫力的人占总人群的74.70%,应急免疫接种70人,暴发终止时有免疫力人占总人群的85.62%,水痘的罹患率为6.05%。结论 74.70%免疫率不能够阻止聚集人群水痘疫情的暴发流行,只有建立高灵敏的监测系统,及时甄别病例和采取应急接种等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62.
探讨2005-2013年济南市学校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学校传染病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3年济南市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5-2013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31种71 450例,年平均发病率99.57/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53.97%(38 565/71 450);发病数居前5位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肝炎和肺结核,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4.85%.各年累计发病高峰为5-6月.托幼机构发病数最多(32 060例),占51.07%;其次为小学,发病数为15 113例,占24.07%.结论 济南市学校传染病以丙类的病例数最多,主要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加强学校高发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监测报告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3.
背景:实时定量RT-PCR只能间接地反映融合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不能在细胞原位直观反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细胞内PML-RARα融合蛋白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前后的相对表达量。 目的:探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融合蛋白PML-RARα表达的动态变化在判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全反式维甲酸早期治疗的效果。 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全反式维甲酸干预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经典细胞株NB4细胞或来源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NB4细胞PML-RARα蛋白的表达,以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细胞PML-RARα mRNA的表达作为对照,以评价免疫荧光技术的可靠性。 结果与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无论是体外培养的NB4细胞,还是患者骨髓内的NB4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前细胞内均可见大量红色的融合蛋白PML-RARα,大小不均一、形状不规则,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后,NB4细胞内红色的融合蛋白PML-RARα形状逐渐规则,弥散状态变为散在分布,且随着全反式维甲酸干预时间的延长,原有的弥散状态逐渐消失。实时定量RT-PCR测得的PML-RARα mRNA的变化趋势与免疫荧光相一致。说明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ML-RARα能够更为直观地判断全反式维甲酸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免疫荧光;实时定量RT-PCR;PML-RAR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U937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0.036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比观察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中药治疗与两种西药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收集保守治疗的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132例,分别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和中药三种方法治疗。对比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中药组治愈42例(79.25%),甲氨蝶呤组治愈41例(80.39%),米非司酮组治愈22例(78.5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01)。中药组无明显毒副作用;甲氨蝶呤组恶心呕吐14例(27.45%),皮疹及口腔溃疡3例(5.88%),大便出血1例(1.96%);米非司酮组恶心呕吐11例(39.29%),皮疹2例(7.14%)。结论:三种疗法均有相同的疗效,但中药治疗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风湿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8只大鼠均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的建模,两组大鼠均在免疫后第14 d给药治疗,甲氨蝶呤片治疗的为对照组,风湿清治疗的为风湿清组,进行6周的治疗干预。结果:风湿清组与对照组大鼠治疗干预6周后,血RNAKL、MIP-1α以及IL-17水平风湿清组为31.6±2.2 pmol/L、273±25 pg/ml、10.6±0.5 ng/L,对照组为28.3±2.1 pmol/L、292±25pg/ml、12.6±1.3 ng/L,两组比较,均为P0.05。结论:风湿清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显著,可显著抑制RA-FLS分泌IL-17及TNF-α,调控RA-FLS的炎性增殖,进而保护骨组织,抑制骨破坏。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2007~2012年济南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CO)中毒流行病学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济南市2007~2012年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7~2012年济南市共报告非职业性CO中毒信息(事件)2 414起,发病(中毒)3 467例,死亡118例。2 414起事件中,IV级事件4起;报告事件起数居前3位的区县为市中区(495起)、槐荫区(336起)和历城区(327起);发病例数居前3位的为市中区(686例)、历城区(472例)和槐荫区(456例);1、12、2月共报告1 946起和2 772例。中毒原因以燃煤取暖不当为主,占发生起数(2414起)的97.14%;中毒场所主要为家庭,占发生起数的98.22%。[结论]家庭冬季燃煤取暖不当是济南市非职业性CO中毒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7.
影响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三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心理状况的变化又会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探讨影响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8.
目的使用三维MRI分割方法探讨月经周期中纤维腺体容积(FV)和乳腺密度百分比(PD)的波动,并与绝经期后妇女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每名受试者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并与HIPAA兼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气温与济南市4 个区居民日均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探讨气温在不同滞后天数下对各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济南市4 个区(市中、槐荫、天桥、历下)2008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死亡资料,以及同期气温数据和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效应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滞后天数时气温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部分亚类(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结果 济南市4 个区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暴露-反应曲线为“W”形;低温的滞后天数较长,累计效应可达1 个月,高温的滞后天数较短,不超过5 d,且呈现出收获效应;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热效应,高温当天的RR 值分别为1.12(95%CI:1.07~1.17)、1.06(95%CI:1.02~1.31)、1.08(95%CI:1.003~1.16)、1.10(95%CI:1.02~1.20)、1.13(95%CI:1.003~1.26),滞后期较短,泌尿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病在极高温时有较高的RR 值,分别为2.30(95%CI:1.18~4.51)、1.65(95%CI:1.02~2.69);其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均呈现出一定的冷效应,30 d 滞后的累计效应分别为1.51(95%CI:1.42~1.60)、1.90(95%CI:1.64~2.20)、2.12(95%CI:1.67~2.69)、1.48(95%CI:1.08~2.03)、1.60(95%CI:1.46~1.75)、1.40(95%CI:1.26~1.55)、1.68(95%CI:1.45~1.95)。结论 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的非意外死亡及各死因别死亡存在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是其危险因素,在高温或低温期间需针对敏感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0.
济南市1999年麻疹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进一步搞好学龄前儿童麻疹监测与控制工作。方法 :随机分层抽检对济南市 10个县 (市 )、区 82 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麻疹强化免疫效果调查。结果 :调查接种率为 90 .5 9% (88.6 0 %~ 92 .5 8% )低于预期接种率 (95 % ) ,应种32 6 75 8名儿童的报告接种率为 96 .45 %。建议 :广泛宣传强化免疫 ,依靠多部门合作 ,加强监督指导 ,重视对非计划免疫有价疫苗管理 ,提高强化免疫工作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