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洪斌教授论治血管性痴呆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性痴呆 ( VD)是以智能减退 ,不能独立处理日常工作 ,甚至不能抵御外来伤害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 ,好发于老年人 ,属于中医痴呆、呆病、健忘、癫狂等范畴。血管性痴呆多发于中风之后。古代医家对中风所导致的痴呆无专门论述 ,散见于各家著述中。如《临证指南医案》云 :“中风初起神呆、遗尿、老人厥中使然。”《杂病源流犀烛·中风》也有“中风后善忘”之论。关于病因病机 ,普遍认为血管性痴呆与中风病有共同体质因素 ,二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就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中西医关于本病病因病理… 相似文献
72.
目的:建立黑地黄丸及其各单味药指纹图谱,探讨黑地黄丸复方水煎液与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水煎煮法制备黑地黄丸及其各单味药供试液,HPLC法建立其指纹图谱,对各色谱峰的归属进行分析,比对黑地黄丸复方水煎液与各单味药指纹图谱中药物化学成分的异同。结果:在黑地黄丸复方水煎液指纹图谱中共检出65个药源性成分,1个为煎煮后的化合产物。结论:黑地黄丸复方水煎液与各单味药指纹图谱中药物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复方经水煎煮后有新的化合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衰竭模型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该方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组、洛丁新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建立肾衰竭大鼠模型,分别连续给药12周后测定血浆血管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I(ATⅠ)、血管紧张素II(ATⅡ)。结果:与尿毒清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大鼠血浆ATⅡ含量降低(P0.05),ET、ATⅠ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黑地黄丸高组剂量组大鼠血浆CGRP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高剂量黑地黄丸能降低肾衰竭大鼠血浆ET含量,升高血浆CGRP水平,减少ATⅠ、ATⅡ合成,有效改善肾衰竭大鼠的血液动力学,对肾衰竭大鼠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4.
军队医院对外开放后,聘用合同制护士作为特殊群体走进军营,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她们的潜能,与时俱进,创造性地用好、管好这支生力军,诸家医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讨。我院组建“女子民兵救护队”,实行军事化管理,经5年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对这些特殊人员科学、合理、合法的管理新路子。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熟地、苍术及二者不同配伍比例保护大鼠残余。肾的作用,探讨熟地、苍术的相使作用,并寻找熟地、苍术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分为单昧熟地组、熟地+苍术(1:1)组、熟地+苍术(2:1)组、熟地+苍术(1:2)组、单味苍术组、模型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血红蛋白(HGb)、肾功能(Scr)、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单味熟地组、熟地+苍术(1:1)组、熟地+苍术(2:1)组与模型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组间比较:熟地伍苍术(1:1)组与单味熟地、熟地伍苍术(1:2)、熟地伍苍术(2:1)、单味苍术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熟地与苍术配伍应用具有良好的中药相使作用,且以1:1的配伍比例应用,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76.
<正>慢性肾衰竭(CR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肾脏受损并进行性恶化、造成肾单位严重破坏、肾实质不可逆转的损害,致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方面发生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临床上通常将CRF划分为4期,即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尿毒症前期)、尿毒症期。除第4期外,前3 相似文献
77.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始终坚持“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学科发展方向,加强重点学科和科学研究平台实验室建设,推动医院全面发展。本着“人才培养为重点、科技发展为先导、医疗质量为核心、优质服务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强化各级人员的三个意识,即“精品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CRF)脾胃证候,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9例观察组和59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黑地黄丸口服,9 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尿毒清口服,9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脾胃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瘦素(Leptin)及神经肽Y(NPY)的变化。结果:脾胃证候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水平得到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b和PA水平均有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S和MTL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S水平显著升高(P0.05),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leptin,NPY水平比治疗前下降(P0.05),且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黑地黄丸能较好地改善CRF患者中医脾胃证候和营养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整胃肠激素紊乱有关,健脾(胃)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9.
黑地黄丸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古方黑地黄丸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兼湿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口服黑地黄丸,对照组口服肾康宁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56%,显著优于对照组63.39%(P<0.01),失代偿期患者更突出;两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cr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UN、CO2—CP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黑地黄丸是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兼湿浊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 CRF大鼠)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及血清IL-1β、IL-6、TNF-α、IL-10、CRP水平的影响,探讨黑地黄丸改善CRF大鼠“微炎症状态”的免疫调节机制,并寻求最佳剂量。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5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行5/6肾切除术,建立CRF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2周后测定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6、TNF-α、IL-10、CRP的含量。结果:黑地黄丸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 CRF大鼠胸腺、脾脏指数,同时降低血清 IL -1β、TNF -倩、IL-6、CRP的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示黑地黄丸对CRF大鼠胸腺和脾具保护作用,并可有效调节CRF大鼠细胞因子紊乱。结论:黑地黄丸对CRF大鼠“微炎症状态”改善机制与其调节大鼠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保护CRF大鼠胸腺、脾脏,抑制炎性因子IL-1β、TNF-倩、IL-6的合成与分泌,下调CRP水平,上调IL-10水平等方面。且以黑地黄丸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