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摘 要 目的:从准噶尔乌头中筛选抗EGFR作用的活性成分,并考察筛选成分对HEK293细胞和EGFR/HEK293高表达细胞株的抑制活性。方法: 用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膜色谱(EGFR/CMC)通过十通切换阀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构成二维在线联用色谱系统,将CMC上保留的组分进行接液,用离线MS来鉴定准噶尔乌头中抗EGFR活性成分;利用分子模拟对接实验分析活性成分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方式;体外用MTT实验证实活性组分对 HEK293细胞和EGFR/HEK293高表达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乌头碱、12 表 欧乌碱、准噶尔乌头碱为作用于EGFR的有效成分,并具有与对照药物吉非替尼类似的色谱保留特性;分子模拟对接实验表明这些成分与EGFR的相互作用方式与阳性药吉非替尼相似;MTT实验证实在浓度为0.4~50 μmol·L-1范围内乌头碱,12 表 欧乌碱,准噶尔乌头碱对HEK293细胞增殖与EGFR高表达的体外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筛选的结果与生物效应相一致;在线EGFR/CMC HPLC MS二维色谱系统在中药复杂体系中快速筛选发现活性物和药物先导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充分展现了细胞膜色谱法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灵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返魂草为我国长白山地区的一种特色药材资源,为保证其质量,为该药材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总结文献资料,对返魂草药材的鉴别进行综述。结果为返魂草药材提供了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结论阐述了返魂草药材的鉴定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脑梗死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方法将同期住院的脑梗死患者按既往史分为糖尿病脑梗死128例及非糖尿病脑梗死234例,对比分析2组年龄及性别构成、发病时间等一般特征及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住院病死率等近期预后情况。结果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P<0·05),临床神经缺损改善率有明显差别。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病死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和预后都差于无糖尿病脑梗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399例ACI患者在发病3d内分别进行A-PACHEⅡ和NIHSS评分,以发病28d时生存或死亡判断预后。以ROC曲线下面积衡量两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能力,找出最佳界值;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对两种评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函数方程式计算准确度。结果APACHEⅡ和NIHSS评分预测ACI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和0.822,生存或死亡的界值分别为12分和10分,预测准确度分别为74.5%和76.9%;二者联合的预测准确度为85.5%。结论APACHEⅡ和NIHSS评分对预测ACI患者的预后均有较高的价值,但两者结合预测的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3例,根据病情变化分为PIS组50例,非PIS组8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浓度。结果与非PIS组比较,PIS组患者第1、3、7天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S组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第1天比较,第3天达高峰,第7天下降且低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铁蛋白水平升高,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危险度呈上升趋势(χ2=20.63,P<0.01)。结论铁蛋白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铁蛋白水平升高,病情进展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期禁食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和HSF1的关系。方法小鼠随机分为两大组8小组,第一大组为假手术组,再进一步分为4个小组:A组HSF1Alb-小鼠正常饮食,B组HSF1Alb-小鼠禁食16 h,C组HSF1Alb+小鼠正常饮食,D组HSF1Alb+小鼠禁食16 h。对照组只进行开关腹和游离左外叶不进行阻断和开放左外叶血流;第二大组为缺血再灌注组,进一步分为4个小组:E组HSF1Alb-小鼠正常饮食,F组HSF1Alb-小鼠禁食16 h,G组HSF1Alb+小鼠正常饮食,H组HSF1Alb+小鼠禁食16 h。缺血再灌注组进行小鼠左外叶30%的缺血60 min再灌注6 h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ALT、AST。通过比较各组血清转氨酶的水平以及评价肝组织病理损伤的程度,来判断短期禁食及HSF1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禁食和不禁食对血清转氨酶没有明显差别,缺血再灌注组中,HSF1Alb-小鼠禁食组的转氨酶明显低于正常饮食组,但在HSF1Alb+小鼠看不到这一明显的保护作用;HSF1Alb-小鼠禁食组的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禁食能明显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禁食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在HSF1-/-小鼠被消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入院治疗的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基底动脉狭窄组)和症状性大脑前循环狭窄患者(前循环狭窄组)各80例,比较2组性别、血压等危险因素。另按血管狭窄程度、病情有无进展、出院1个月的生存情况,将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分别分为狭窄率<70%的轻中度狭窄组43例和狭窄率70%~100%的重度狭窄组37例,进展组34例和未进展组46例,生存组42例和死亡组38例,分析各组危险因素的差异及其预后。结果与前循环狭窄组比较,基底动脉狭窄组男性(75.0%vs 57.5%)、高血压(80.0%vs 66.3%)明显升高(P<0.01)。重度狭窄组既往脑梗死及吸烟显著高于轻中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既往脑梗死及吸烟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有关(P<0.05)。入院前驱症状与病情是否进展有关(P<0.01)。肺部感染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与预后有关(P<0.01)。结论男性及高血压是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及既往脑梗死是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前有前驱症状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性小,肺部感染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雌激素水平与绝经后妇女腱鞘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74例绝经妇女,其中32例为腱鞘炎患者(A组),42例同期健康体检的绝经妇女为对照组(B组);42例正常行经的健康体检妇女为正常对照组(C组).均进行雌激素水平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与B组之间,雌激素(E2)水平分别为(89.7066±126.7458)pmol/L和(45.6768±30.6342)p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雌激素水平分别为(89.7066±126.7458)pmol/L和(626.7384±361.5348)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绝经后妇女腱鞘炎发病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病情分为首发组64例,复发组56例,同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者72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并分析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首发组和复发组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组高于首发组。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血压、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梗死体积及人院时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与HDL—C、PLT呈负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与可溶性P-选择素、hsCRP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