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收集国内报道的胰腺结核37例,加上笔者报道的共38例;并以此作综合分析,且就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发生于胸部的腹外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CT 表现。19例均行 CT 平扫,9例行增强扫描,1例行 CTA 检查。结果:19例共检出23个病灶,其中3例为多发病灶(发生于软组织1例、骨骼2例)。病变位于软组织15例共16个病灶(两侧和前胸壁8个、背部5个、肩部1个、腋窝1个),位于骨骼4例共7个病灶(肋骨5个、胸肋关节1个、胸骨上段1个)。16个软组织肿块中呈类圆形或梭形13个,分叶形或不规则形3个;边界不清13个,边界清晰3个(其中2个有假包膜);CT平扫表现为等或低密度肿块14个,囊实性肿块2个,3个病灶内可见钙化(分别呈点状、弧形和爆米花样);增强扫描9例共10个病灶中,表现为轻度均匀强化2个,明显不均匀强化2个,边缘轻度强化1个,边缘明显强化2个,轻中度不均匀强化2个,多发小圆形轻中度环形强化1个;5个病灶可见肿瘤与骨质粘连伴骨质破坏。4例共7个骨骼病灶,CT 平扫6个表现为骨内软组织肿块、膨胀性骨质破坏(1个出现周缘硬化边),1个表现为软组织肿块伴有局限性骨皮质压迫吸收;肿块呈较低密度3个,等或稍低密度3个,稍高密度1个;1例行增强扫描,肿瘤呈轻度~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胸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对本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儿童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疑为气道异物的儿童行MSCT容积扫描,并对原始图像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小密度投影(MinP)、容积再现(VR,透明成像)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充分显示异物,并与气管镜对照.结果 26例患者术前均发现了异物,其中阳性异物2例,阴性异物24例;气管异物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12例,右侧支气管异物11例,与支气管镜检结果一致.MPR及CPR显示异物26例,MinP 21例,VR 23例.结论 MSCT原始轴位图像结合后处理技术,对气道异物定位、定性准确迅速,对指导临床内窥镜操作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PR及CPR能直接清楚显示异物本身,操作简单,可以作为儿童气道异物检查的首选后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 RCC)的CT表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Xp11.2 RC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12例均为实性肿块,11例椭圆形或类圆形,1例形态不规则.CT平扫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密度多不均匀,11例肿瘤内部有囊变、坏死区,7例有点状或斑片状钙化,增强后呈中度或明显延迟强化.1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有肾门软组织肿块形成,1例有肾上腺转移,1例有腰大肌和L5椎体受侵.结论 Xp11.2 RCC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当肿瘤在平扫上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伴有坏死或钙化,增强后中度或明显延迟强化,应考虑到此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5.
46.
胃间质瘤CT征象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43例,所有病例分别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免疫组化证实,如CD117,CD34,SMA-100及DESMIN。结果GST的大小、形态和均匀与不均匀的强化方式同恶性程度相关(P<0.05),与生长方式不相关(P>0.05);对比分析表明,病理为恶性、高度恶性及5年内复发、转移的CT征象大多表现为>5cm、不均匀强化、腔内/外生长;17例既向腔内生长又向腔外生长的胃间质瘤患者中,16例病理证实为恶性,有5例在3年内出现复发;5例GST呈间隔状强化,病理结果均为恶性,2例在3年内复发。结论瘤体直径大于5cm、不均匀强化、腔内/外生长和浸润与转移提示GST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螺旋CT表现。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甲状旁腺腺瘤均起源于下甲状旁腺,右侧4例,左侧4例,均位于气管外血管内间隙。肿瘤最大径为1.0~5.0cm,平均2.6cm。平扫肿瘤呈等密度,1例肿瘤内有环形钙化。注射对比剂后8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其中2例肿瘤强化明显,接近于周围血管密度,增强后肿瘤呈均匀强化者5例,3例肿瘤内可见坏死不强化区。结论增强螺旋CT检查可准确显示甲状旁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强化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转移抑制基因23-H1(nm23-H1)蛋白及其mRNA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7例胃癌组织中COX-2、nm23-H1蛋白及其mRNA。结果 COX-2、nm23-H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COX-2、nm23-H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无相关性。结论 COX-2促进胃癌浸润转移,nm23-H1抑制胃癌浸润转移,两者通过各自独立的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价64排vCT扫描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胃癌,均行64排VCT胃充气扫描及四期增强扫描,将所得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行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胃(Raysum),仿真内窥镜(CTVE),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动脉血管重建(CTA),所得结果与胃镜和/或手术病理对比.结果 41例胃癌,轴位图像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胃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7.56%(40/41),对38例进展期胃癌大体分型准确率为100%(38/38).轴位图像结合CPR及MPR能客观地反映出胃壁病变的部位、形态及大小,确定病变的侵犯程度、胃周脏器的侵犯程度、肿大淋巴结的检出及远处脏器转移情况.SSD、Raysum及CTVE能显示本病的部位、立体形态、大小及范围.CTA均能重建出胃癌的供血动脉.结论 64排VCT扫描与多种后处理技术相结合,能对胃癌进行综合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马雪妍  张永高 《放射学实践》2023,(12):1628-1633
随着对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冠脉解剖狭窄与心肌功能并不呈正比。在典型的缺血级联反应中,血流灌注异常最先出现,然后才出现代谢改变、室壁运动异常、心电图改变和临床症状。CT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可评估心肌血流灌注的生理学信息,对临床决策的制订及远期预后的评估至关重要。近年来,CT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发展较快,在技术方面,低剂量、双能量扫描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主要关注话题;在诊断方面,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的对比、心肌病的诊断及预后预测是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心肌灌注成像的扫描方案及相关技术和其在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