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58篇 |
免费 | 320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篇 |
儿科学 | 62篇 |
妇产科学 | 22篇 |
基础医学 | 223篇 |
口腔科学 | 44篇 |
临床医学 | 875篇 |
内科学 | 318篇 |
皮肤病学 | 47篇 |
神经病学 | 87篇 |
特种医学 | 16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494篇 |
综合类 | 1471篇 |
预防医学 | 524篇 |
眼科学 | 32篇 |
药学 | 501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687篇 |
肿瘤学 | 1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132篇 |
2022年 | 127篇 |
2021年 | 161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293篇 |
2013年 | 210篇 |
2012年 | 267篇 |
2011年 | 256篇 |
2010年 | 253篇 |
2009年 | 193篇 |
2008年 | 201篇 |
2007年 | 307篇 |
2006年 | 277篇 |
2005年 | 342篇 |
2004年 | 238篇 |
2003年 | 182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225篇 |
2000年 | 154篇 |
1999年 | 172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114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苦参碱对腺嘌呤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采用腺嘌呤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模型,进一步了解苦参碱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8只;②病理组28只;③治疗组24只按250 mg·kg-1·d-1给大鼠灌服腺嘌呤,连续21 d灌暇腺嘌呤1周后,治疗组每天还按20 mg·kg-1·d-1的剂量用苦参碱腹腔注射,分别观察治疗2,3,4周,3个不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病理组和治疗组的血清肌酐、尿素氯、血清IL-6和肾小管间质的TGF-β1表达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等指标的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6的水平,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的TGF-β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采用HPIAS- 1000型全自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信号进行扫描,半定量分析各组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肾组织HE染色丰定量分析各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结果苦参碱治疗组大鼠的血清肌酐、尿素氮与同期病理组比较,有明显的改善(P<0.05);血清IL-6水卓、肾小管间质的TGF-β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同期病理组(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苦参碱治疗的各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低于病理组(P<0.05)。结论在腺嘌呤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苦参碱能降低其血清BUN,Scr,IL-6水平和TGF-β1蛋白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阻抑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并有相应的时效关系。说明苦参碱对腺嘌呤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6水平和抑制TGF-β1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仙榆汤治疗慢性持续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持续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组35例在口服美沙拉嗪的同时加用仙榆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肠粘膜镜像,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榆汤是治疗慢性持续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究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 共72例肺结核患者,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医院中接受治疗,随机分组法,每组36例.常规护理法用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应... 相似文献
94.
临床实习是护生由学生到护士的必经阶段,临床带教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理实习生今后的整体能力,本文结合自己从医带教护理实习生最近5年来的亲身经历、与其他带教老师的交流及和护理实习生的沟通中总结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去甲斑蝥素作用于前列腺癌PC-3细胞后,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9表达水平的变化,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PC-3细胞侵袭力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PC-3细胞的伪足形态变化。结果: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中MMP-9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中MMP-9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迁移与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划痕愈合程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的伪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去甲斑蝥素作用于前列腺癌PC-3细胞后,PC-3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可能与MMP-9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使PC-3细胞的侵袭伪足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的重要毒力因子vacA,cagA,iceA及插入序列IS在中国香港地区分离菌株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Southern blot方法,对72例证实为Hp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黏膜标本直接进行检测。结果:72例患者中,69例(95.8%)感染的Hp菌株为vacA sIc型,3例(4.2%)为sIa型;23例(31.9%)为vacAm1b型,46例(63.9%)为vacAm2型;6例(8.3%)为混合型。63.9%(46/72)的患者感染菌株为iceA1型,29.2%(21/72)为iceA2型。CagA的阳性率为88.9%(64/72)。结论:Hp毒力因子vacA,cagA和iceA在香港菌株中的分布有自己的特点;未发现特定cagA,vacA和iceA基因型别与DU相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和评价多重PCR-反向线点杂交技术(mPCR-RLB)快速同时检测阴道毛滴虫和念珠菌感染的方法。方法分别选择阴道毛滴虫特异性DNA重复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念珠菌属28srRNA至5.8s rRNA间隔序列Ⅱ(ITS2)为靶基因设计一对检测念珠菌的通用引物,构建二重PCR同时扩增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球菌、近平滑念珠菌、都柏林念株菌DNA,然后与通过氨基标记固定在尼龙膜上的各特异性寡核苷核探针杂交,并对女性阴道试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多重PCR可同时扩增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球菌、近平滑念珠菌、都柏林念株菌临床或标准菌株DNA,上述念珠菌标准菌株可扩增出302~441bp DNA片段,阴道毛滴虫临床株可扩增出262bp DNA片段。6种念珠菌和阴道毛滴虫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可分别与其相应的PCR产物杂交。通过对150例女性阴道试子进行检测,mPCR-RLB检测念珠菌的阳性率为47.33%,阴道毛滴虫的阳性率为6.67%,二者同时阳性率为1.33%。而培养法检测念珠菌阳性率为36.00%,阴道毛滴虫的阳性率为2.00%,二者同时阳性率为0.67%。明显高于培养法(P<0.05)。结论多重PCR-RLB可快速同时检测念珠菌和阴道毛滴虫,为女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摘要】 目的 分析口服阿维A对患儿身高和骨骼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21年1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口服阿维A疗程 ≥ 1个月的10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身高和接近成年终身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身材矮小的影响因素,对已达接近成年终身高者采用非劣效性检验分析身高与遗传靶身高的接近程度。次要观察指标为骨龄、骨骺闭合情况,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患儿基线与末次随访时骨龄与时序年龄差值的差异和骨骺早闭情况。结果 106例患儿中,男62例,女44例,84例为脓疱型银屑病,10例为寻常型银屑病,11例为毛发红糠疹,1例为颜面播散性粟粒型狼疮,阿维A治疗剂量<1 mg·kg-1·d-1,疗程1 ~ 90个月;0 ~ 18岁患儿96例,91例(94.8%)身材正常,5例(5.2%)身材矮小;83例阿维A单药治疗的患儿中,81例(97.6%)身材正常,2例(2.4%)身材矮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阿维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致身材矮小的风险比阿维A单药治疗增加76.57倍(OR = 77.57,95% CI 2.20 ~ 2 738.82,P = 0.017),而病种、性别、发病年龄和阿维A初始治疗年龄、疗程、平均日剂量对身材矮小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88、0.214、0.087、0.078、0.066、0.350)。13例已达接近成年终身高者均身材正常,非劣效性检验示接近成年终身高均不劣于遗传靶身高(Satterthwaite = 0.23,P = 0.030)。比较45例患儿基线与末次随访时骨龄与时序年龄差值,两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0.85,P = 0.250),且治疗前后均未出现骨骺早闭。结论 本研究初步显示口服阿维A治疗(剂量<1 mg·kg-1·d-1,疗程<90个月)对患儿身高和骨骼发育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Ⅱ),不同平面的髓腔与髓内钉直径的比值(匹配度)对于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显性失血以及总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PFNA Ⅱ内固定的70位患者,统计其年龄,性别,身高,骨折类型,术前及术后的红细胞比积,术中显性失血量,根据CROSS方程计算出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根据术后X线片,分别测量正侧位的髓内钉漏斗起始部,漏斗终止部以及股骨干峡部三个平面的髓腔与髓内钉直径的比值,每个平面正侧位片比值的均值记为R。对每个平面,按R值大小分为高匹配组(R小于中位数)和低匹配度组(R大于等于中位数),两组间分别比较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显性失血量。将隐性失血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骨折类型,R值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三个平 面中,高匹配度组的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均较低匹配度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性失血均无显著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所有自变量中仅髓内钉漏斗起始部和漏斗终止部平面的R值与隐性失血量呈相关性(P0.05)。结论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漏斗部的匹配度越高,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越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