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漏斗胸为一种先天性的胸廓畸形,主要影响心肺正常功能。我院自1965~1987年采用手术治疗6例,6例中5例采用胸、肋骨成形钢板内固定术,1例行改良的Vada 方法,术后随访1~20年,4例胸前壁内陷基本消失,心脏移位纠正,6例心肺功能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3.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的原因,探索临床在该时期的干预治疗措施。方法:分析近3年我科22例行动静脉内瘘术早期失败患者的资料,总结出10个主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及肾性高血压、血压≤110/70mmHg、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红蛋白≥130g/L、高凝或高黏状态、动脉射血压低、静脉回流不良或静脉压高、动脉硬化或动脉壁分层、补漏缝合。将以上10个危险因素进行评分,每个因素评1分,总分1~3分为低危,4~5分为中危,超过6分为术后内瘘闭塞的高危患者。结果:22例中有高血压肾病2例,糖尿病肾病11例,其他病因导致的慢性肾衰9例;术前血压低于110/70mmHg者2例;血红蛋白高于130g/L者2例;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者16例;血液呈高凝状态者3例;术中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分层者12例;静脉回流不良者5例;动脉射血压力不足者3例;吻合口漏血行补漏缝合者4例。手术后血栓形成的时间为30min~19d,平均为术后(5.13±3.02)d。评分结果为低危者8例,中危者11例,高危者3例。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形成的原因中以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最为重要,其次是血管外科操作技术问题。术前纠正高凝状态等危险因素,术中提高操作技能,术后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可以提高内瘘通畅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估肌肉减少性肥胖(SO)在超重和肥胖成年人群中的流行程度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减重门诊的156例超重和肥胖成年患者以及46名年龄相仿的正常体质量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人体测量学指标检测、生化指标测定,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进行人体成分检测评估。然后将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分为SO组或非SO组,比较2组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人体成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O与T2DM、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关系。结果在156例超重/肥胖患者中,有23例(14.74%)符合SO的标准,其患T2DM、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概率显著高于非SO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非SO患者,SO患者患T2DM、高血压、高脂血症的风险概率分别达344.20%、302.20%、515.60%,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构成、已婚与否及吸烟史后,风险概率仍有344.20%、298.30%、510.50%。结论超重和肥胖人群中,SO与T2DM、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在这一人群中进行SO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5.
BACKGROUND: Cause of acquired ophthalmoplegia is com-plex. With prolonged course, diplopia, optoconfounding and vertigosymptoms, treatment effects were not good enough for som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CD44、整合素α6β1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其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CD44、α6β1的表达。结果与原发灶相比,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CD44阳性率无显著变化(P=1.2305),ICAM-1阳性率则显著增高(P0.01)。原发灶中P-selectin与CD44、P-selectin与ICAM-1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8737,P0.01;r=0.7957,P0.01),而CD44与α6β1则呈明显负相关(r=-0.6583,P0.01);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CD44、α6β1表达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selectin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r=0.7534,P0.01),CD44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α6β1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5361,P0.01)。原发灶中P-selectin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r=0.8420,P0.01和r=0.7689,P0.01);CD44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82,P0.01;r=0.8634,P0.01);α6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r=0.6548,P0.01)。结论P-selectin、CD44、α6β1都与宫颈癌淋巴转移相关,其中P-selectin、CD44在淋巴转移的始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巴戟天炮制前后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巴戟天炮制前后3种蒽醌类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3种蒽醌类成分1,8-二羟基-3-羟甲基蒽醌,1,8-二羟基-3-甲基-5-羟甲基蒽醌,1-甲基蒽醌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以甲醇-水梯度洗脱(60∶40→85∶15,25 min);流速1.0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8 nm;进样量10μL。测定巴戟天生品和炮制品中三种蒽醌的含量。结果:3种蒽醌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8-二羟基-3-羟甲基蒽0.019 9~0.199 2μg,1,8-二羟基-3-甲基-5-羟甲基蒽醌0.0331~0.331 2μg,1-甲基蒽醌0.0197~0.196 8μg,3种蒽醌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8.50%~100.31%。巴戟天炮制前后蒽醌类成分有所变化。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巴戟天不同炮制品3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为解析巴戟天炮制原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厌食症患儿运用冯氏捏积手法配合冯氏消积散及外敷冯氏化痞膏进行治疗,并进行D-木糖排泄率检测。结果:临床治愈7例(11.1%),显效29例(46.0%),有效24例(38.1%),无效3例(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且以其"简、便、验、廉"以及无创性的特点,容易被广大患儿家长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9.
供精志愿者招募途径、态度及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浙江省人类精子库的招募工作提供依据,解决精源短缺问题,对浙江省人类精子库2008年5月至2008年7月的222名供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供精者招募渠道仅三种:85.52%通过网络获知招募信息;99.10%存在不同程度的顾虑;67.87%想通过捐精检验自己的生育能力;50.23%认为销毁不合格精液需事先告知;42.08%希望获知自己的精子所产生的子代的相关信息。故急需拓宽招募信息宣传渠道;根据影响因素做好宣传,消除顾虑;对供精者的知情权进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10.
复治肺结核病例继发性耐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治肺结核患者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 对285例复治肺结核病例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对异烟肼(INH)耐药118例(41.4%),对利福平(RFP)耐药71例(24.9%),对链霉素(SM)耐药134例(47.0%),对吡嗪酰胺(PZA)耐药62例(21.8%),对乙胺丁醇(EMB)耐药87例(30.5%).耐1种药57例(20.0%),耐2种药91例(31.9%).耐3种药81例(28.4%).耐4种药31例(10.9%),耐5种药25例(8.8%).同时耐2~3种药物的病例明显多于耐4~5种药物荇(60.3%VS.19.7%)(P<0.01).结论 复治肺结核病例容易对-线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通常需联合使用部分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