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27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450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7篇
  3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原发增殖性肾小球肾炎(PGN)患者外周血β2整合素(CD11 a、CD11b)、L-选择素(CD62L)的表达,了解它们在PGN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2例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CD11 a、CD11b、CD62L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血粘度、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PGN患者外周血CD11 a、CD11b明显低于正常,而CD62L显著升高。CD11b降低程度与CD11 a相一致,且CD11b降低程度与CD62L呈负相关关系。肾组织CD11 a、CD11b表达明显增加,CD11 a增加水平与CD11b呈正相关关系,CD62L波动较大。结论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的β2整合素,L-选择素存在异常,提示CD11 a、CD11b、CD62L在PGN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及其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及其蛋白组分.方法取5种诱导源诱导后提取抗菌蛋白,用不同细菌进行抑菌实验,观察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抗菌蛋白的组分变化.结果各诱导组产生的抗菌蛋白均能抗多种G+菌、G-菌和耐药菌株,但对不同细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别.各诱导组抗菌蛋白中有2条电泳带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但含量高于对照组;各诱导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的新的蛋白带.结论家蝇幼虫诱导后产生的抗菌蛋白抗菌谱广;不同诱导源可诱导家蝇幼虫产生相同蛋白及不同的新蛋白.  相似文献   
23.
张曦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3):176-178
目的 :探讨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16 0例中期妊娠妇女随机分研究 A组与 B组及对照组。研究 A组与 B组口服米非司酮 15 0 m g后 ,研究 A组经腹羊膜腔注入利凡诺 5 0 m g,研究 B组注入利凡诺 10 0 m g,对照组单用利凡诺 10 0 m g。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引产成功时间、引产腹痛、宫颈撕裂及副作用的比较均有差异性 ,研究 A组比 B组副作用小 ,利凡诺用量减少一半 ,但引产效果一样。结论 :利凡诺 5 0 mg配伍米非司酮联合引产 ,是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方法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础,是中医学中最富有特色的科学精华。证是辨证论治的前提和基础,是连接中医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桥梁和关键。正如叶天士指出:“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更加认识到证候是认识生命活动的一种科学方法,具有和现代医学同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糖尿病肾病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多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虚证的研究中,结果发现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ngiotensin Ⅰ-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肾阴虚证密切相关[1].这提示肾阴虚证存在其相关基因.目前克隆疾病的相关基因有多种方法,其中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对研究复杂基因组的差异基因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目的: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汉族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方法:选择汉族DN且中医辨证为肾阴虚证的患者以及正常人作为其对照组,进行正向和反向消减杂交.用硅胶法抽提血白细胞DNA,用RsaⅠ酶切基因组DNA成大小不等的片段,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连接,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PCR,将PCR产物与U载体连接,经蓝白斑筛选后,再用PCR方法插入片段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构建DN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结果:用SSH方法筛选出了DN肾阴虚证的差异DNA片段,得到586个白色克隆,再经PCR方法快速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从而成功地构建了DN肾阴虚证的DNA消减文库.结论:SSH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分离差异DNA片段以构建DN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DN肾阴虚证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27.
28.
目的 探讨长效抗菌敷料在肠造口所致造口周围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行肠造口手术并发造口周围皮肤瘙痒的直肠癌患者1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长效抗菌敷料(洁悠神)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皮炎平乳膏进行治疗。 结果 治疗第1、2周,2组患者肠造口周围皮肤瘙痒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4周,实验组肠造口周围皮肤瘙痒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14.056,P<0.001; χ2=15.465,P<0.001)。实验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长效抗菌敷料可以治疗由肠造口所致造口周围皮肤瘙痒,降低患者瘙痒感和瘙痒复发率,提高造口患者舒适度,从而改善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手段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78例,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综合康复组采用综合康复手段,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参考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标准,观察分析康复治疗后两组患儿精细运动评分、大运动评分、适应行为评分、语言评分及社交能力评分等。结果综合康复组患儿精细运动评分[(76.53±4.33)分]、大运动评分[(81.80±5.12)分]、适应行为评分[(76.37±3.79)分]、语言评分[(73.92±4.71)分]及社交能力评分[(79.83±6.10)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7.96±5.63)、(51.25±6.43)、(52.03±6.77)、(49.55±6.30)、(56.92±5.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763、53.763、43.745、39.251、32.947,P<0.05)。结论综合康复手段能显著改善小儿脑性瘫痪的预后,改善小儿多种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的方法,探索皮类中药石榴皮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石榴皮治疗痤疮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对活性成分靶点与痤疮疾病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其结果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以上结果,采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石榴皮治疗痤疮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图。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石榴皮多酚乳膏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及PI3K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获得药效成分31个,药物靶点193个,痤疮靶点1371个,药效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79个。石榴皮治疗痤疮的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核心靶点为Akt1、IL-6、VEGFA和PTSG2;关键信号通路可能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体内实验证实,石榴皮能够降低金黄地鼠皮脂腺斑PI3K蛋白表达水平,抗皮脂腺斑增生。结论 本研究预测了石榴皮治疗痤疮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以皮治皮”理论在中医皮肤科的应用提供现代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