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71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周围神经损伤(PNI)是临床常见病,属于中医“痹证”“痿证”范畴。本着“评价疗效、探寻规律、阐明机制、指导临床”为研究总体思路,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郭义教授团队与日本铃鹿医疗科学大学石田寅夫教授团队合作,围绕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开展了系列研究。明确了电针刺激可促进外周神经再生,早期干预效果更佳,低频电针效果更佳,且对失神经支配所造成的肌肉萎缩也有一定的疗效,肯定了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可改善病变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并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角度明确了其干预机制。研究为临床更好使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电针治疗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究双侧骶神经调节术(SNM)治疗儿童下尿路功能障碍(LUTD)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选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LUTD患儿9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功能训练+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研究组采用双侧SNM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尿动力学[膀胱最大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DLPP)、膀胱顺应性]、自由尿流率、国际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6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排尿次数、导尿次数、导尿量少于对照组,排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尿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LUTS评分低于对照组,PedsQLTM 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SNM治疗儿童LUTD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尿流动力学,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  相似文献   
34.
目的:开发一组新的听觉Oddball范式,通过事件相关电位观察其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脑加工反应。方法:社会招募健康志愿者15名(男8名,女7名,平均年龄40±9岁),分别进行纯音-正名(TS),其他名字-正名(OS)和反名-正名(RS)三组难度依次增大的听觉Oddball范式的事件相关电位检查,分析比较各组MMN和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结果:三组实验范式在所有健康志愿者中均诱发得到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和P300,TS组MMN和P300的潜伏期最短,OS组次之,RS组最长(P0.05),但OS组和RS组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MMN的波幅TS组最大,OS组次之,RS组最小(P0.05),但OS组和RS组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P300波幅比较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组听觉Oddball实验范式有一定的区分难度,有望进一步应用于植物状态/无反应觉醒综合征患者和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鉴别诊断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Icotini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CC827的增殖抑制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Icotinib处理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Icotinib对人肺癌HCC82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cotinib以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CC827细胞增殖,48 h的IC50为0.60 μmol/L,72 h的IC50为0.06 μmol/L;Icotinib诱导HCC827细胞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并具有剂量依赖性.进一步对周期相关蛋白检测发现,Icotinib处理组较对照组相比,显著上调p21蛋白表达,抑制cyclin D1及cyclin A表达,但对cyclin E作用不明显.检测还发现Icotinib处理组明显下调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Icotinib能够明显抑制HCC827细胞增殖,引起细胞G1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及抑制cyclin D1、cyclin A蛋白表达水平相关.并且MAPK/ERK信号通路在其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索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human angiopoietin 1,hAng-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修复骨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基因重组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Ang 1,经脂质体DOTAP介导质粒转染兔MSCs,G418筛选阳性克隆,RTPCR及免疫印迹杂交检测hAng-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Ang-1经限制性内切酶Xho-I和BamH-I酶切后,电泳显示1.4kb hAng-1目的片段和5.4kb pcDNA3载体片段,转染兔MSCs后,RT-PCR检测出目的基因mRNA,免疫印迹杂交检出hAng-1的蛋白表达。结论 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Ang-1能在转染的兔MSCs中表达,可以为组织工程骨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对载脂蛋白D(ApoD)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表达的检测,探讨ApoD等脂代谢相关基因对神经髓鞘生成的调控机制.方法: 用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ApoD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在O-2A谱系来源的成熟2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ApoD标记为阳性,而在T1A谱系来源的成熟1型星形胶质细胞中则未检测到ApoD的表达,从而在蛋白质水平验证本室研究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基因芯片结果中ApoD mRNA在T2A中高表达,而在T1A中低表达的现象.结论: ApoD等脂代谢相关基因可能在O-2A谱系发生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O-2A谱系与脑内脂质代谢以及神经髓鞘发生内在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明确5-FU处理胃癌MGC803细胞后自噬的存在,并探讨自噬在5-FU诱导凋亡中的作用.方法:5-FU处理胃癌MGC803细胞.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自噬的发生.结果:0.1-1000mg/L的5-FU作用MGC803细胞48h,抑制细...  相似文献   
39.
40.
荔枝核,就是荔枝的果核,多数人都把它当做废物扔掉了。其实,荔枝核为散寒祛湿佳品,肝经血分良药,能行血中之气,祛湿散寒通滞,可治疗因寒而致的疝气病。至于它如何成为一味中药,还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