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昶 《中国医药导刊》2015,17(9):880-881,883
目的:总结并分析羌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便改善和提高。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和2013年12月诊治的32例恙虫病患者,首先统计全部患者初诊及住院3天后诊断结果,其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另一组则采用传统四环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状况。结果:初诊后漏诊率为53.13%,误诊率为34.38%,住院3天后漏诊率为9.37%,误诊率为6.25%,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就治疗上,运用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恙虫病临床误诊率漏诊率较高,相关医师应提升专业素养,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以免误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结肠癌组织COX-2mRNA及CD34的表达,结合结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所见,探讨COX-2与肿瘤血管形成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结肠癌生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62例结肠癌、22例结肠腺瘤和22例正常结肠黏膜标本,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COX-2mRNA并用MaxVisionTM快捷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表达,光镜下记数MVD。结果结肠癌、结肠腺瘤组织COX-2m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且有统计学意义(74.19%:36.36%,P=0.001;72.73%:36.36%,P=0.015);结肠癌组平均MVD值高于腺瘤组和正常组,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19.628,P=0.000)。在62例结肠癌组织中,高分化组COX-2mRNA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组(X^2=4.215、P=0.040);进展期癌组的MVD高于早期癌组(t=3.079,P:0.003);淋巴结有转移组MVD高于无转移组(t=3.180,P=0.002);有血管侵犯组高于无血管侵犯组(t=2.093,P=0.041);COX-2mRNA阳性组MVD高于阴性组,COX-2mRNA高表达组MVD高于低表达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D记数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有效评价指标,COX-2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与肿瘤血管生成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中卫云医疗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经过数据处理分析提供的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等河北省及北京市共15家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接受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患者的脱敏数据资料。统计分析比较感染组(SSI)和非感染组(non-SSI)的分类数据,得到对术后感染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使用SPSS Modeler 20数据建模系统作为工具,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进行分析,得到术后感染的患者特征,即感染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764例患者数据,其中373例患者被诊断为SSI,发病率为4.4%(95%CI,2.2%~6.5%)。经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确定六个变量[包括肥胖、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Ⅲ级及以上、手术时间延长、慢性心脏病、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与SSI独立相关。以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分类可获得较高的精度,为90.6%,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易发生感染的患者特征,即两种感染模式:[(BMI=1) and (SD=1) and (ASA=1) and (RI=1)] or [(BMI=0) and (SD=1) and (DM=1) and (RI=1)]。结论: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应用于本研究可获得90.6%的平均精度,并得到两种感染模型,(1)患者肥胖,肾功能不全,ASA分级Ⅲ级及以上,且手术时间≥3h;(2)患者无肥胖,但同时患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且手术时间≥3h。  相似文献   
4.
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原因不明多系统受累的少见疾病。在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喉淀粉样变性发病率较低,占喉良性肿瘤的0.68%~1%。在呼吸道淀粉样变性中,喉发病率为70%,喉淀粉样变性常有声音嘶哑、咳喘、痰中带血,病变严重者发生喉狭窄出现呼吸困难,与喉部其他疾病如喉炎、喉息肉、喉良恶性肿瘤鉴别困难,影响诊断和治疗。本科1992~1995年间诊治9例资料完整的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5一62岁,平均41.5岁,40岁以上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IO月~5年或伴呼吸困难。2倒吸气性呼吸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已婚女性宫颈细胞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芯片技术对1 722例已婚女性的宫颈上皮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 722例中检出HPV感染者178例,总的HPV感染率为10.34%(178/1 722),其中单一型别的阳性检出率为8.89%(153/1 722);单一型别的感染中HPV43型为27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57%(27/1 722),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混合型HPV感染25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45%(25/1 722);其中HPV16型+X型7例及16型+X型+X型2例,占混合型感染的36.00%(9/25),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型别,其次是HPV43型的2型感染6例和3型感染2例,占混合型感染的32.00%(8/25)。结论 HPV43、58型单一型别及HPV16、43型的混合型是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别,基因扩增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标本,一次性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6.
1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病理分析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分析我院1991年10月至2003年2月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15例,复习其临床资料及病理记录,复查全部HE切片,光镜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易与乳腺癌和其他一些乳腺炎性疾病相混淆。为更有利于临床实践,可将其病理形态分为浆细胞肉芽肿型及导管扩张型。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较少见的非细菌性炎症,常见于绝经前后的中年经产妇,有自限性,手术清除病灶预后好。在临床与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时,极易误诊为乳腺癌,故熟知其病理特点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从而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但peNA用于甲状腺癌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不同组织学类型甲状腺癌peNA、CEA的表达状况并探讨其意义。材料与方法33例甲状腺癌为本院手术切除标本,按WHO病理分型标准分为乳头状癌(20例)。滤泡型癌(8例)、髓样癌(3例)、未分化癌(2例)。标本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ABC法,po.NA一抗为polo,CEA一抗为免抗人,DAKO公司产品,ANC盒为Vector公司产品。DAB显色,苏木素复染,TBS代替…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临床应用距今已50余年,目前对甲状腺肿块或结节,甚至大多弥漫性甲状腺疾病均有可靠的诊断价值。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对186例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FNAC检查,并对其中具有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78例行对照分析,探讨甲状腺疾病的FNAC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傅立叶变换在MR成像技术的空间定位和重建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高等数学的视角,对傅立叶级数、傅立叶变换的表达进行数学分析;以简单的方波函数举例说明了傅立叶变换在MR选层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环氧合酶-2 mRNA在结肠癌组织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63例结肠癌、22例结肠腺瘤、23例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结果COX-2 mRNA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及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60%、72.73%、34.78%,癌及腺瘤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结肠癌组COX-2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化程度的升高其阳性表达率也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也可见到当结肠癌已突破浆膜、有淋巴结转移和血管有浸润及远处有转移时组织中的阳性率虽高于未然组,但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X-2虽参与了结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却远非结肠癌恶变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