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3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评估普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将98例冠心痛心绞痛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三组,A组34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 B组32例采用普伐他汀治疗,C组32例采用普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9±0.6)次,明显少于A、B组的(4.7±1.0)次、(4.5±1.3)次(P<0.05);治疗后C组血脂水平与A、B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三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4%、6.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C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A、B组的26.5%、25.0%( 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临床症状及降胆固醇作用明显,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保守的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LncRNA MIAT)靶向调节miR-128-3p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舌下静脉注射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诱导构建AF大鼠模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模型组、LncRNA MIAT siRNA质粒组(MIAT组)、miR-128-3p siRNA质粒组(miR-128-3p组)、LncRNA MIAT siRNA质粒+miR-128-3p siRNA质粒组(MIAT+miR-128-3p组)、空载质粒组,每组12只。另12只大鼠舌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分组干预处理后,检测大鼠心房肌电生理水平,比较各组有效不应期(ERP)和90%动作电位时程(APD90);计算各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比较各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使用试剂盒测量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miR-128-3p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LncRNA MIAT对miR...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对缺血再灌注后(IRI)小鼠肾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将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甲苷防治组(30 mg·kg^-1·d^-1),黄芪甲苷治疗组(30 mg·kg^-1·d^-1)。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小鼠术中暴露左右肾,于肾蒂处分离肾动脉,以血管夹夹闭两侧肾动脉45 min后松开血管夹,确认肾脏血液灌注复流后,关闭切口。从手术当天防治组灌胃给药,连续30 d;从手术60 d后,治疗组灌胃给药,连续30 d。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HE和Masson染色下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和胶原的沉积;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观察各组肾脏中Toll样受体通路相关分子(TLR4,My D88,TRAF6,TRAM,TRIF,NF-κB,TNF-α,IL-6,IFN-γ)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患侧肾脏的纤维化程度、病理损害最明显;TLR4/My D88依赖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LR4,My D88,TRAF6,NF-κB)的表达量最多,同时假手术组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RAM,TRIF)的表达量与防治组和治疗组没有差异。而防治组和治疗组小鼠的肾脏损伤有明显改善、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TLR4/My D88依赖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LR4,My D88,TRAF-6,NF-кB)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减少,且对该信号通路末端炎症因子TNF-α,IL-6和IFN-γ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因此,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TLR4/My D88依赖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TNF-α,IL-6和IFN-γ的释放来改善小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肾纤维化,而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可能并没有参与缺血再灌注后引起肾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64.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及T细胞亚群表达,并以1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28、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期银屑病患者CD4、CD4/CD8均显著低于静止期。认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表达增高及T细胞亚群异常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5.
<正>2016年WHO估计全球新发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病例为1.27亿[1]。MSM是CT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CT感染率约为18.2%,肛门CT检出率为15.6%[2]。男性感染CT后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尿道炎、前列腺炎、弱精症和不育等不良结局,也会传播给性伴扩大传染范围[3]。  相似文献   
66.
PCI术后应用欣维宁预防出血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能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严重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但PCI术后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急性和亚急性血栓一般发生在支架术后24 h及2周内[1],PCI术后强力抗凝治疗已成业内的共识.欣维宁作用于血小板粘附、聚集的最后通路,有良好的抗凝效果,能有效降低急性和亚急性血栓的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但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险.本文针对欣维宁在PCI术后应用过程中出血的发生原因,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成分输血适应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悬浮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浓缩白(粒)细胞、浓缩血小板、特制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冷沉淀等成分输血的适应证及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护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气管支架置入治疗气管淀粉样变伴狭窄的临床经验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咽部、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合并支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气管支架置入治疗,结合相关研究资料总结其诊疗经验。结果该患者经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成功,术后3 d出院,康复效果满意。结论气管淀粉样变合并支气管狭窄应用气管支架置入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9.
患者男,22 岁.反复头晕、左上腹部隐痛4 d,复发16 h 入院.查体:左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肌紧张,脾区无叩痛.超声检查:脾内见一大小约4.9 cm ×4.8 cm 的稍增强回声影.CT 检查(图1):脾内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境界清楚,其内可见多发小斑片状高密度影,动态增强扫描肿块呈渐进性强化,但各期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脾脏组织,病变中心区域始终呈低密度.手术所见:全麻下行脾脏全切术,脾脏大小约7 cm ×5 cm,质地软,色正常,于脾膈面见一实性包块,脾周无腹水及其他异常肿块.病理检查:脾脏内见一大小约4 cm ×4 cm 的实性肿块,质地较硬,内无分隔及囊腔,边界较清楚,与周围组织无黏连,病理学结果为脾脏血管淋巴管瘤(hemangiolymphangioma).  相似文献   
7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性治疗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与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并观察效果,同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本次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5.83%;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52.21±4.02)mm Hg,治疗后为(34.78±2.24)mm 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2,P〈0.05);治疗前氧气分压(84.58±2.56)mm Hg,治疗后为(93.02±2.16)mm 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1,P〈0.05);治疗前FEV1、FEV1/FVC、6 min行走试验分别为(37.5±11.0)%、(35.1±10.2)%、(379.1±16.0)m,治疗后三项指标分别为(46.8±12.0)%、(41.2±11.6)%、(436.8±15.8)m,治疗后三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48、16.65、18.95,均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