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明霞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40-1142
目的分析蓬莱市1956—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蓬莱市1956—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6—2008年,蓬莱市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总体发病率最高为7521.35/10万(1957年),最低为103.48/10万(2007年),年平均发病率为671.29/10万。死亡率最高为55.81/10万(1958年),年平均死亡率为5.90/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比例发生明显变化,50—60年代,以呼吸系统传染病为主,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肝炎。90年代后,以肠道传染病为主。2000—2008年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和梅毒。结论蓬莱市在控制普通传染病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肠道和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防治上,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同时也应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  相似文献   
82.
规避医疗风险 保障医疗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范差错、事故,预防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是现代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重视寻找护理缺陷是防范护理隐患的根本,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规避风险的前提。充分认识医疗风险,加强风险识别,做到全院、全员、全面、全程安全护理,避免缺陷,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随着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开发使用,较好地解决了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分析的原理是:利用2种荧光成分对尿液各种有形成分进行染色,利用流式细胞原理,以激光散射强度、散射波幅度技术,识别和定量计数尿中RBC、WBC、管型等各种有形成分,结果快速准确,与手工法相比,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尤其在RBC分类方面,可分为均一型、非均一型和混合型3种,有助于判别出血部位,并提供渗透压参数,有很高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84.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上活化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B)患者外周血活化抗原CD69、HLA-DR分子在T细胞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3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免疫荧光三色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CAHB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CD69、HLA-DR抗原表达;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的病毒DNA载量。结果CAHB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的百分率(63.78%±9.7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D4+T细胞的百分率(45.88%±8.5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CD8+T细胞的百分率(44.64%±7.1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CD3+T细胞CD69的表达(6.85%±2.83%)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其中CD4+T细胞CD69的表达(2.31%±0.9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CD8+T细胞表达CD69水平(3.87%±1.8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3+T细胞上HLA-DR的表达(17.09%±4.23%)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CD4+T细胞中HLA-DR+细胞(7.97%±2.43%)和CD8+T细胞中HLA-DR+细胞(5.52%±1.48%)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01);CD8+CD69+、CD8+HLA-DR+细胞的数量与病毒DNA载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CAHB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淋巴细胞异常激活现象,T淋巴细胞的激活以CD8+T细胞为主,其在抗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RGH)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CR2、CCR5、CXCR1、CXCR3的表达 ,并通过观察血清趋化性细胞因子的改变 ,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RGH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2 0例RGH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8(IL 8)、γ干扰素诱导的蛋白 10 (IP 10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2 (MIP 12 )活化后可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因子 (RANTES) ,巨噬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MDC)等水平变化 ;同时用双色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2 0例RG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2、CCR5、CXCR1、CXCR3的表达情况。结果 :RGH患者血清RANTES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外周血CXCR1+ T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病毒反复感染机体后 ,抑制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RANTES并通过T淋巴细胞CXCR1+ 的高表达可能在RGH抗病毒感染的免疫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活化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 (CA)患者外周血CD6 9和HLA DR分子在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 30例CA患者外周血T细胞CD6 9和HLA DR抗原的表达 ,并以 3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CA患者外周血CD3 T细胞CD6 9的表达 (6 6 3%± 3 13% )与正常人对照组 (5 12 %± 1 6 4 %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D4 T细胞CD6 9的表达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CD8 T细胞表达CD6 9水平 (4 6 1%± 3 0 9%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6 7%± 1 31% ,P <0 0 1) ;患者组CD3 T细胞中HLA DR 细胞 (2 1 6 5 %± 8 84 % )比对照组 (13 5 6 %± 5 15 % )显著增高 (P <0 0 0 1)。结论 :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激活以CD8 T细胞为主 ,其免疫激活状态在抗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人类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mIFN-β基因治疗小鼠黑色素瘤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利用人类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将目的基因mIFN-β经体外、体内两种途径导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中,观察体外转mlFN-β基因的B16细胞的体内致瘤性和瘤苗作用,及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的mIFN-β对体内局部肿瘤治疗和抗肿瘤转移的作用。结果:1)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B16细胞能获得较高的转移效率和目的基因的有效表达;2)将mIFN-β基因导入B16细胞对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细胞表面MHC-I类抗原的表达;3)将转mIFN-β基因的B16细胞接种小鼠,其体内致瘤性明显降低.且对对侧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有抑制作用;4)瘤体内注射和经尾静脉注射途径给予AdCMV mIFN-β.对局部肿瘤和转移瘤有治疗作用。结论:利用人类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介导mIFN-β基因治疗小鼠黑色素瘤是可行的,并具有较好疗效,提示用腺病毒载体携带有效的目的基因来开发瘤苗和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101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临床尚乏特效治疗,其病情和预后主要受个体因素和发病年龄影响,而缩短病程的办法和改善症状的措施效果有限,治愈后还可有高达36%的患儿发生哮喘病[1].我们通过对近4年来1016例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期望掌握其发病规律和病情演变特点,指导本病的医疗和保健过程.  相似文献   
89.
患儿,男,6个月,因发热3d ,咳嗽1d入院。患儿生后d2即出现喘息,久治不愈。最后在北京儿童医院经纤支镜检查确诊为右主支气管软化症。出院后因症状加重来我院治疗。其兄8岁,因反复咳嗽、气喘于2岁6个月来我院就诊,当时即有桶状胸,双肺闻及哮鸣音。经正规治疗,哮鸣音始终未消失。考虑支气管软化症。查体:体温37℃,脉搏14 0次/min ,呼吸4 0次/min ,重病容貌,喘憋状,点头呼吸,口周发绀,咽充血。颈软,气管居中,桶状胸,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喘鸣音、痰鸣音及中小湿音。腹平软,肝肋下5cm ,剑下2cm。脾不大,肠鸣音正常。余无异常。入院…  相似文献   
90.
我院自1990年10月—1992年4月为3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分离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9例,女21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56岁,平均40±5岁。病程1—32年,心功能: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主动脉瓣狭窄3例,均为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