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颈部冷敷是耳鼻咽喉手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减轻组织肿胀、渗血、疼痛以及吞咽困难。但多年来我们发现使用冷敷袋及冰块存在大小不合适、接触面积小、无法固定等缺点,导致冷敷效果不理想。我科研制的改进型颈部冷敷袋应用于咽喉部手术后,取得较好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探讨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111眼)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应用新斯的明试验排除重症肌无力后,行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矫治上睑下垂.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术后上睑缘达角膜上缘以下1~2 mm水平,上睑凹陷得到矫正.结论 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是矫治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2006年4月,口腔颌面炎症、损伤及肿瘤术后患者共169例,随机分两组,激光组10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65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索三种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分支杆菌的抑菌浓度,分析三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布。方法 采用试管等倍稀释法测药物MIC。结果 未用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核菌株21株中20株 (95.2%)的MIC分布与H37Rv的MIC值相近。应用喹诺酮类药物于4周的结核菌株15株中13株 (86.7%)MIC分布与未用药组MIC分布相同,用喹诺酮类药物4周以上的结核菌株16株中15株 (93.7%)的MIC的分布与未用药组的MIC分布相比,增高的趋势明显。结论 长时间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引起MIC的增高而影响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5.
26.
以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简称芳纶,PPTA)纤维为基材,使用环氧氯丙烷(ECP)对PPTA表面进行有机修饰,得到了ECP改性的PPTA纤维(ECP-PPTA),然后使苯胺单体在ECP-PPTA表面接枝聚合,制备了ECP-PPTA/PANI复合导电纤维。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及X射线衍射分析仪 (XRD)等分析测试方法对ECP PPTA及ECP-PPTA/PANI复合导电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TA经ECP改性后,PANI成功接枝在PPTA表面,制备的ECP-PPTA/PANI复合导电纤维的电阻率低于PPTA/PANI纤维的,其室温电阻率最低为0.32 MΩ·m。  相似文献   
27.
头针注射为主治疗中风共济失调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头针及穴位注射为主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30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符合1 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之标准,经CT或MRI确诊为小脑梗塞或出血,以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男1 7例,女1 3例;年龄  相似文献   
28.
29.
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钠尿肽家族成员包括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C型利钠肽、D型利钠肽等。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时体内存在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异常,其中BNP是目前最能反映心力衰竭(HF)程度的指标之一。研究证实BNP的生理作用主要包括利钠利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157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A组4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日)、B组39例(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日;依折麦布10mg/次,1次/日)、C组38例(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日;依折麦布10mg/次,1次/日)、D组4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日),随访6个月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结果 治疗6个月后B组、C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斑块最大厚度(Tmax)、斑块最大面积(Smax)与A组、D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单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