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Nimodipine,NM)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大鼠学习记忆改变及海马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尼莫地平对DAI大鼠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AI组和NM组,每组12只,通过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与NC组比较,DAI组大鼠第1~3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DAI组比较,NM组大鼠第1~3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与NC组比较,DAI组大鼠2 min内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DAI组比较,NM组大鼠2 min内穿越平台区域的次数明显增加(P<0.05)。与NC组比较,大鼠DAI后NF-κB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DAI组比较,NM干预后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DAI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主要表现为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穿越次数减少。大鼠DAI后NF-κB蛋白表达增加,可能与轴索继发性损伤有关,NM可能通过抑制NF-κB蛋白的活化来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及结核抗体(TB-Ab)检测对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分析IGRA及TST在不同年龄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就诊的疑似结核患儿367例资料,其中临床诊断结核病患儿113例,非结核病患儿254例。分析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等。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不同亚组(0~<2岁组、2~<6岁组、6~<10岁组、10~15岁组),分析IGRA及TST在各组中的参数。结果IGRA的灵敏度(90.1%)高于TST(77.9%)及TB-Ab检测(7.9%);TB-Ab检测的特异度(98.6%)高于IGRA(91.7%)及TST(83.5%)。IGRA与临床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次为TST、TB-Ab检测(Kappa值分别为0.800、0.598、0.087)。IGRA准确度最高,其次为TST、TB-Ab检测,AUC分别为0.910、0.807及0.533。4个年龄组间IGRA(Kappa值分别为0.784、0.867、0.744、0.770)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均高于TST(Kappa值分别为0.459、0.548、0.736、0.567)。6~<10岁组IGRA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岁组TST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RA对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检测价值较高,TB-Ab检测诊断价值较低;联合使用IGRA及TST可以更好地提高各年龄段儿童结核病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43.
上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CAN总线的工作原理、特点、常用接口器件和CAN节点构成方法及配置原则。下篇重点论述了CAN总线在生命科学仪器中的应用设计思想和使用技巧经验。  相似文献   
44.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相关临床等因素。方法:选择该院1954年6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157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根据COX回归模型的结果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PI=β1x12x2+---+βnxn1~n均为各变量回归系数,x1-xn为各变量等级值)。并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比较各组的生存率。结果:本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6年。全组总的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96.2%、92.1%、89.0%、86.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年龄、包膜侵犯情况、手术切除情况、临床分期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I=0.056×(年龄)+0.402×(肿瘤侵犯程度)+0.062×(肿瘤大小)+0.224×(分期)+1.207×(远处转移)-0.589×(性别)。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低危组(PI≤2.765),中危组(2.765相似文献   
45.
患者左上颈肿物6年,近1年增大明显,无其他不适。MRI检查发现肿物生长包绕颈动脉,CT检查显示肺部多个结节,诊断为恶性颈动脉体瘤。在行颈动脉压迫锻炼后,实施肿瘤连同颈动脉切除,并重建颈动脉,患者恢复顺利。讨论认为恶性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应以生物学行为是否有侵犯和转移为准,而非依组织学表现诊断。术后PET-CT证实肺部为转移瘤,病理诊断有淋巴结转移。病例较罕见,对此类病例的手术及后续治疗应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6.
我们遇到一例经行呕吐11年的顽固疑难病证,该病人曾经多处大小医院检查和治疗十余年,均无效果,我们治疗一年也不效。于1981年我们将患者的病案资料,函寄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请钱伯煊老大夫指导治疗。钱老在百忙中很快复了信,指出此病的起因,又据中医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modified-fescia iliac compartment block,M-FICB)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体位变动的镇痛效果。方法限期行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男17例,女43例,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改良M-FICB组(M组)和FICB组(F组),每组30例。M组采用超声引导注射0.4%罗哌卡因5ml于闭孔神经,15ml于髂筋膜间隙;F组采用超声引导注射0.4%罗哌卡因20ml于髂筋膜间隙。两组患者20 min后进行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记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和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记录神经阻滞前(T_0)、神经阻滞后10min(T_1)、20min(T_2)、摆放椎管内麻醉体位时(T_3)、术后24h(T_4)VAS评分。结果 M组闭孔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F组[(4.1±1.4)min vs(10.1±3.9)min,P0.05]。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0.5)min vs(2.1±0.5)min]。T_1~T_3时M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与T_0时比较,T_1~T_4时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有效阻滞闭孔神经,可以减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体位摆放过程中的疼痛,并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来自患儿的肺炎链球菌进行分型,为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正确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来自河北省儿童医院的182株肺炎链球菌,普通PCR对肺炎链球菌进行种属鉴定,应用多重PCR方法对菌株进行菌型分析。结果经PCR检测182株菌的cpsA基因扩增均为阳性;经多重PCR检测,除8株未分型菌株外,其余174株肺炎链球菌中,以19F、19A和6A/6B型数量最多,分别为68株(37.36%)、33株(18.13%)和26株(14.28%),其余型别有35B型、14型、6C/6D型、23F型、15B/15C型等。结论 182株肺炎链球菌的菌型主要为19F、19A和6A/6B,为该省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正确选择和制订使用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正>2008年4月的一天下午3点多钟,吉林省长春市某中学陆续有学生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此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对有病发症状的同学进行对症治疗,卫生单位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最后确认是一起由熟食中污染的金黄色葡萄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额部自体脂肪注射填充的安全解剖层次及注意事项。方法2018年1月至12月新鲜成人尸体头部标本12例(郑州黄河科技大学解剖学实验室提供),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47.5±11.7)岁。通过常规解剖和显微解剖相结合,观察额部各组织层次的形态学特点,以电子游标卡尺测量血管内径及组织厚度。结果额部由浅至深为皮肤、皮下脂肪组织、面部表浅肌肉筋膜系统、疏松结缔组织及骨膜。额部有3个位于皮下的浅层脂肪室,浅层中央脂肪室宽度为(2.17±0.27)cm,长度为(4.16±0.38)cm,左侧脂肪室宽度为(2.09±0.31)cm,长度为(3.65±0.39)cm,右侧脂肪室宽度为(2.14±0.29)cm,长度为(3.18±0.55)cm。深层脂肪室有3个,边界类似于浅层脂肪室,为无血管区。眉部深层在眶上缘外侧2/3的区域有眼轮匝肌后脂肪垫,厚度为(2.58±0.03)mm,长度为(2.55±0.05)mm。额部供血是由滑车上动脉、眶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提供,内径分别为(1.01±0.16)mm、(0.85±0.12)mm和(1.35±0.15)mm。结论额部自体脂肪注射应以额部深层乏血管脂肪室为主,浅层脂肪室不宜注射过多脂肪,避免产生不自然的"面具脸";额部浅层中央脂肪室及上睑区域有潜在的通道,应避免术后按摩塑形而导致上睑及眶周形成迁移性脂肪肉芽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