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72.
<正>为即时了解辽源市流感疫情状况,掌握甲型H1N1流感疫情动态,从2009年6月开始,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国家级、市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截至12月31日止共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373份,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数据的汇总与分析,为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二仙汤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常用之方,由于其具有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作用,凡与此有关的疾病,如黄褐斑、慢性前列腺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弱精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都可加减应用,扩大本方的临证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4.
该文是从中医角度对日渐丰富的高血压临证报道进行的一次深入全面的归纳总结,试图找出隐藏在繁杂现象后面的共性及规律性东西,达到由博返约、化繁为简的目的,避免淹没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并试图根据所得结论解释并阐发一些相关问题。结论:实性高血压的病机共性是实邪所致的经遂脉道壅滞或拘急之象;虚性高血压的病机共性是为气血正常运行及减少阴阳耗损的经遂脉道拘急之象;高血压的本质是机体一种病理性或代偿性的涩滞或紧张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反映在血脉上,更是全身机能紧张或涩滞的体现。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3+1”模式在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72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达芬奇机器人“3+1”模式组24例,达芬奇机器人“4+1”模式组20例,腹腔镜手术组28例。对三组患者的淋巴结检出情况、术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达芬奇机器人“3+1”模式组检出淋巴结数为(23.13±4.18)枚,与达芬奇机器人“4+1”模式组(24.55±5.48)枚及腹腔镜手术组(22.07±5.48)枚(P=0.164)相比无明显差异;达芬奇机器人“3+1”模式组出血量与达芬奇机器人“4+1”模式组和腹腔镜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三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吻合口或残端漏、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淋巴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达芬奇机器人“3+1”模式组术后48h疼痛评分(0.40±0.16)明显低于达芬奇机器人“4+1”模式组(1.33±0.18)和腹腔镜手术组(1.36±0.20),达芬奇机器人“3+1”模式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3.5)d,明显少于达芬奇机器人“4+1”模式组(15.4±4.9)d和腹腔镜手术组(16.2±4.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达芬奇机器人“3+1”在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应用安全可行,可进一步减少创伤,加速术后快速康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6.
目的本研究总结机器人"3+2"模式胃肠手术Trocar布孔原则和方法, 以期为初学者提供帮助。方法 2017年4月至2022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机器人胃肠外科手术团队共完成998例机器人"3+2"模式胃肠手术, 其中胃癌600例, 直肠癌100例, 降结肠、乙状结肠癌98例, 横结肠癌20例, 右半结肠癌180例。通过对术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 结合术者操作体验, 多方兼顾, 制定出"3+2"模式胃肠手术Trocar布置方法。结果总结出四大布孔原则, 即肚脐周围置镜原则、主操作对称原则、戳孔间距8~10 cm原则以及辅助孔镜头对称原则;制定出3种适用于机器人胃手术和4种适用于机器人结直肠手术的模式化布孔方法及原则。结论机器人"3+2"模式胃肠手术Trocar布置方法简便易学, 可重复性和操作性强, 适用于初学者, 有望缩短初学者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31例)病人的临床疗效,并与阿普唑仑片对照组(31例)比较疗效,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有效率为61.29%;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灵胶囊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肝癌68例,随机分为HIFU+3DCRT组和手术组,各34例。HIFU+3DCRT组: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声像图引导定位、实时监控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3DCRT采用15MV X射线,计划靶体积(PTV)〈125 cm3者单次剂量4~6 Gy,5次/周,总DT 45~56 Gy;PTV≥125 cm3者单次剂量2~4 Gy,5次/周,总DT45~60 Gy。超声聚焦刀治疗5次/周。手术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HIFU+3DCRT组:CR 24例(70.59%),PR 9例(26.47%),NC 1例(2.94%),PD 0例(0),总有效率(CR+PR)为97.06%。手术组:CR 32例(94.12%),PR 2例(5.88%),NC 0例(0),PD 0例(0),总有效率(CR+PR)为100.0%。HIFU+3DC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18%(31/34),85.29%(29/34)、58.82%(20/34),手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06%(33/34)、94.12%(32/34)8、2.35%(28/34)。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84,P〉0.05)。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3.84,P〉0.05);两组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3.84,P〉0.05);两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3.84,P〈0.05)。结论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超声聚焦刀治疗早期肝癌近期疗效好,超声能准确有效地引导焦点定位、实时疗效监控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简称Rg3)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裸鼠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生长及新生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右前肢腋窝皮下移植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雌性裸鼠28只,随机分成4组:①联合用药组即Rg3(12mg/kg.d)+As2O3(45μg/kg.d);②Rg3组(12mg/kg.d);③三氧化二砷组(45μg/kg.d);④对照组(0.5m l/d)。自肿瘤接种第5天开始,Rg3隔日灌胃,共25次;三氧化二砷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共35次,期间观察裸鼠的生存质量。停药1周后,脱颈处死裸鼠,检测肿瘤的重量,并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Rg3组、三氧化二砷组、联合用药组对裸鼠人乳腺癌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联合用药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比单一用药组更强,联合用药组MVD明显低于三氧化二砷组及对照组。结论 Rg3与三氧化二砷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抑制乳腺癌新生血管形成,降低乳腺癌组织内的MVD,进而抑制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同时降低三氧化二砷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评价经皮缝合与开放缝合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3月~2009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的44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例,其中通过改良的Ma和Griffith方法经皮缝合(改良组)治疗17例,男15例,女2例;平均年龄37.3岁.切开手术缝合(开放组)治疗27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8.6岁,随访比较两种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间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1例术后6个月滑倒时再次断裂,二次开放手术缝合;3例出现伤口渗液,延迟愈合.改良组伤口均Ⅰ期愈合.44例患者术后平均获21.2个月(6~39个月)随访.按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改良组优15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开放组优18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开放缝合术比较,改良的Ma和Griffith微创经皮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效果好,是目前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